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糖尿病干眼癥的中醫療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1.1中醫診斷標準
①肺陰不足證:主癥:眼干澀不爽,淚少,視久易疲勞,甚則視物不清,白睛如常或少有赤脈,黑睛可有細點星翳,病勢遷延難愈。次癥:干咳少痰,咽干便秘,偶有煩熱,苔薄白少津,脈細無力。
②熱熾陰傷證:主癥:眼干澀隱痛,視物不清,白睛及瞼內有赤絲細脈遲遲不退,瞼內亦輕度紅赤。次癥:口渴多飲,多食易饑,腰膝酸軟,夜寐多夢,苔薄白少津或舌紅少苔,脈細數或細弱。
③脾胃濕熱證:主癥:眼干澀,瞼內可見粟粒樣小泡,眥帷有白色泡沫樣眼眵,胞瞼有重墜之感,病程持久難愈。次癥:食少腹脹,大便稀溏或口黏,口干。舌暗或有瘀斑,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數或澀。
④肝腎虧損,陰血不足證:主癥:眼干澀畏光,雙目頻眨,視物欠清,白睛隱隱淡紅,久視則諸癥加重。次癥:口干少津,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夜寐多夢,舌紅苔白,脈沉細。
1.2病例納入標準
②20~60歲的患者;
③患者自愿接受調查并已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3病例排除標準
①干燥綜合癥患者;
②眼部慢性炎癥、化學燒傷、過敏、瞼緣異常等;
③有精神疾患、行為障礙者,長期服用抗抑郁藥者;
④未獲得知情同意者;
⑤資料不全及不配合研究者。
2結果
2.1中醫證型分布情況分析所有病例根據局部和全身表現進行證候分析,其中肺陰不足證18例,占總例數的36%;熱熾陰傷證5例,占總例數的10%;脾胃濕熱證3例,占總例數的6%;肝腎虧損證24例,占總例數的48%。
2.2糖尿病病程及干眼癥發病率相關性分析所有納入的病例中,糖尿病病程<5a者9例,占總發病例數17%;病程5~15a者19例,占總發病例數38%;病程>15a者22例,占總發病例數45%。
3討論
糖尿病性干眼癥是由糖尿病性眼表病變演變而來,糖尿病患者出現眼干澀、異物感、燒灼感的癥狀較普遍。糖尿病眼表病變及糖尿病角膜病變的機理至今仍不十分清楚。張日佳等[1]認為糖尿病角膜上皮病變是糖尿病多發性神經病變和高糖狀態下角膜上皮和基底膜代謝異常的結果,與血糖控制情況及病程有關。糖尿病性干眼癥在中醫學中無明確記載,根據其臨床表現眼科屬中醫學“白澀癥”“神水將枯”的范疇?!秾徱暚幒吩唬骸安荒[不赤,爽快不得,沙澀昏朦,名曰白澀。”《靈樞•五癃津液別》云:“五臟六腑之津液,盡滲于目?!苯蛞涸谀炕癁樯袼?,于眼外潤澤為淚,于眼內充養為液,津液虧損而發為干眼病。因其屬于消渴之并發癥,故辨證和消渴同步,多因素體陰虛、飲食不節、情志內郁、勞欲過度所致,與肺、胃、腎三臟功能失調密切相關[2]。張景岳亦認為消渴多虛,其根在腎,不但真陰不足可致消渴,真陽不足亦可引起消渴[3]?!鹅`樞•本臟》曰:“心脆則善病消癉熱中”“肺脆則苦病消癉易傷”“肝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脾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腎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說明五臟虛弱是發生消渴的基本前提,多為先天稟賦不足,加之后天失養所致[4]。
筆者從糖尿病患者中篩出50例糖尿病干眼癥患者根據全身和局部癥狀分為4證﹙即肺陰不足、熱熾陰傷、脾胃濕熱、肝腎虧損4證﹚,其中以肺陰不足證﹙36%﹚,肝腎虧虛證﹙48%﹚為多見,說明這兩種體質是糖尿病干眼癥的易感證型,干眼癥的發生與糖尿病的病程呈正相關。從發病5a到15a干眼癥逐年增加,故筆者在臨證時強調對上述兩種體質的糖尿患者要高度重視,定期檢查,早期調整治療,避免重癥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同時要把干眼癥檢查作為糖尿患者的常規檢查中,提前發現陽性指標。
作者:王鑫閆鏞單位:開封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