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HCV核心抗原的化學檢測在肝炎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應用化學發光法(chemiluminescentimmunoassay,CLIA)檢測來自住院及門診220例樣本的hcv-cAg、HCV-Ab,并對其進行HCV-RNA定量分析,以了解HCV-cAg在HCV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結果表明,第一組75例高危人群篩查樣本中HCV-Ab有15例陽性(20%),HCV-cAg6例陽性(8.0%),HCV-RNA7例陽性(9.3%)。第二組70例確診組樣本中HCV-Ab66例陽性(94.3%)、HCV-cAg62例陽性(88.6%)、HCV-RNA60例陽性(85.7%)。第三組75例健康人群的篩查樣本中HCV-Ab5例陽性(6.7%)、HCV-cAg2例陽性(2.7%)、HCV-RNA無陽性病例。HCV-Ab和HCV-cAg聯合檢測陽性率與HCV-RNA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篩查HCV感染時,CLIA法檢測HCV-cAg的檢出時間早于HCV-Ab,HCV-cAg與HCV-Ab聯合檢測對術前患者HCV篩查更具有臨床價值。
關鍵詞:化學發光法;丙型肝炎病毒;HCV-cAg;HCV-Ab
HCV已呈全球性流行。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HCV的感染率約為3%,估計約1.7億人感染HCV,每年新發病例約3.5萬例[1]。在我國,病毒性肝炎的發病患者數始終位于所有傳染病的前列,而HCV的發病率在病毒性肝炎中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在目前還沒有疫苗的情況下,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至關重要。化學發光法(chemilumi-nescentimmunoassay,CLIA)檢測HCV-cAg可將窗口期縮短至35.8d,并且抗原量與RNA水平呈平行變化趨勢。CLIA檢測HCV-cAg采用全自動預處理步驟裂解病毒顆粒,并結合抗原抗體復合物,消除檢測HCV-cAg時HCV-Ab的干擾。HCV-cAg檢測能對HCV感染進行診斷并能監測感染者的病情變化。本文對本院住院輸血和手術前及門診的患者,以及市疾控中心患者共計220份樣本,進行HCV-cAg、HCV-Ab和HCV-RNA檢測,以了解HCV-cAg試劑在篩查HCV感染時的有效性。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來我院就診、體檢的人員,將其分為3組:第一組HCV高危人群組(75例)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丙型病毒性肝炎篩查及管理》中對于高危篩查人群的要求進行收集,標本采集于市疾控中心就診檢測人員、市看守所聚眾吸毒人員、我院初診檢測HCV的患者、ALT>80U/L伴膽紅素升高患者以及手術前(含輸血前)做例行檢查的患者。第二組HCV確診組(70例)為總院感染科HCV確證患者、總院腎臟內科HCV確證患者、某市疾控中心確證患者。符合下列任何一項即可診斷為臨床感染HCV病例:(1)符合血清HCV-Ab陽性和流行病學史;(2)符合血清HCV-Ab陽性和臨床表現;(3)符合血清HCV-Ab陽性和血清ALT、AST升高。納入標準:(1)年齡1~78歲,性別不限;(2)符合HCV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肝硬化、重疊HBV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炎。第三組陰性對照組(75例)為同期體檢的健康人。對3組分別進行HCV-Ab、HCV-cAg、HCV-RNA檢測。
1.2方法
采用分離膠專用試管抽取患者靜脈血3mL,離心取血清,并放置在-70℃冰箱中保存。(1)HCV-cAg檢測:采用HCV-cAg微粒子CLIA檢測試劑盒進行HCV-cAg檢測,試劑盒由美國雅培公司提供。(2)HCV-Ab檢測:采用HCV-Ab微粒子CLIA檢測試劑盒進行HCV-Ab檢測,試劑由美國雅培公司提供。(3)HCV-RNA檢測:采用RT-PCR,測定范圍在103~107拷貝/mL,HCV-RNA陰性判定標準:小于103拷貝/mL。HCV-RNA檢測試劑由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進行數據處理分析,數據均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檢驗比較差異,用kappa檢驗檢測結果的一致性。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3組樣本HCV-Ab、HCV-cAg、HCV-RNA檢測結果
結果見表1。高危組中HCV-cAg與HCV-RNA陽性率結果相一致,分別為8.0%和9.3%。確診組中HCV-cAg與HCV-RNA的陽性率結果分別為88.6%和85.7%,其中HCV-Ab的陽性率達到94.3%。陰性對照組中,HCV-Ab檢測陽性率高于HCV-cAg,分別為6.7%和2.7%。總體上HCV-Ab的陽性檢出率高于HCV-cAg。
2.2高危組75例樣本HCV-Ab、HCV-cAg和HCV-RNA檢測結果
以HCV-RNA為金標準,將不同組合模式下的HCV-Ab+HCV-cAg與HCV-RNA進行相關性分析。分析結果表明,HCV-Ab(+)+HCV-cAg(+)組檢測的陽性率為66.7%,高于HCV-Ab(+)+HCV-cAg(-)組的20.0%,說明HCV-Ab和HCV-cAg聯合檢測有助于提高HCV的陽性篩查率,減少假陽性的產生(P<0.05,表2)。
2.3確診組樣本HCV-Ab、HCV-cAg和HCV-RNA檢測結果
以HCV-RNA為標準,對確診組的70例樣本進行檢測,最后確診60例樣本為HCV-RNA陽性,10例為陰性。將不同組合模式下的HCV-Ab+HCV-cAg與HCV-RNA進行相關性分析。分析結果顯示,HCV-Ab(+)+HCV-cAg(+)組檢測結果陽性率為96.4%,分別高于HCV-Ab(+)+HCV-cAg(-)組合下的86.4%、HCV-Ab(-)+HCV-cAg(+)組合下的87.5%。以上結果表明HCV-Ab聯合HCV-cAg能提高檢測的陽性率(P<0.05,表3)。
3討論
目前血清HCV-RNA檢測已成為診斷HCV感染的“金標準”,其定量分析法的特異度為(98~99)%,高敏感度的病毒核酸擴增技術甚至可以在HCV感染后6d內檢測到HCV-RNA。病毒核酸擴增技術準確敏感,但試劑成本較高、操作繁瑣、實驗室各項條件要求極高,影響了此方法在HCV常規篩查中的應用。檢測HCV感染最初推薦用HCV-Ab指標。在臨床上,對大部分肝臟疾病患者而言,篩查檢測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均較高,HCV-Ab假陽性情況較為少見。然而,在HCV感染率低的人群中(如無償獻血者、現役或退役軍人、普通人群、衛生保健從業人員、性病門診就診者),假陽性率較高,陽性預測值較低[2]。HCV-Ab產生假陽性的主要原因有:高IgG血癥、RF干擾、超氧化物歧化酶干擾、用于試劑制備的HCV-cAg不純[2]。由于以上原因,不能僅僅依靠篩查實驗陽性反應結果來診斷一個人是否患HCV。因此,研究者需要應用具有更高特異度的補充實驗進行確證篩查。HCV-cAg作為一種新的HCV感染診斷指標,可用于獻血人員的篩查,且因其檢測時間段為感染后14~70d,窗口期比HCV-Ab短,可明顯增強輸血安全,亦能監測抗病毒治療療效。因此HCV-cAg的檢測對HCV的早期感染以及免疫功能紊亂和一些不產生HCV-Ab的患者很有價值[3]。HCV-cAg對HCV-Ab有一定的補充作用,但由于HCV-cAg的檢測靈敏度較低,在HCV的篩查中尚不能取代HCV-Ab的作用,只能作為補充,聯合檢測HCV-cAg與HCV-Ab可以提高HCV的篩查率[4]。有資料顯示,伴隨病毒血癥的發生,大多數HCV感染者血清中可檢測到HCV-cAg,其滴度和RNA水平明顯相關,在血清中的含量也可作為病程進展的指示,或抗體陽性慢性患者抗病毒治療的監控指標[5-6]。現行的常用篩檢方法有ELISA,它具有簡便、快速、靈敏度及特異度較好的特點,但對灰區結果判讀的可靠性通常較差[7]。CLIA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具有發光反應的高靈敏度[8],具有免疫反應的特異度[9]。與ELISA法比較,該方法優點在于全自動化分析,省時以及可重復率高,定量最小值可達皮克級[10]。熒光定量PCR法檢測HCV-RNA可反映患者體內病毒復制情況,是HCV感染的確證實驗。它檢測的窗口期短,約為14d[11],但受到實驗操作繁瑣、價格昂貴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難以在常規實驗室或基層醫院應用推廣和普及[12]。本實驗采用微粒子CLIA,定量檢測人血清或血漿中HCV-cAg含量,能夠診斷HCV感染及監測患者病情,并且該操作實現全面自動化,整個過程在雅培Architecti2000進行,大大減少了對實驗者的操作要求,也提高了檢測的精密度。HCV-cAg在血液中比HCV-Ab出現早,HCV感染后,檢測HCV-Ab窗口期長達70余天,因此在感染早期,HCV-Ab陰性不能排除HCV感染;急、慢性活動性HCV感染的標志是HCV-cAg的存在,類似于HbsAg在活動性HBV感染中的診斷意義。通過對3組共220例樣本進行HCV診斷,結果表明HCV-Ab檢測的陽性率高于HCV-cAg和HCV-RNA,HCV-cAg陽性率與HCV-RNA陽性率結果一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以HCV-RNA檢測為金標準,通過對高危組和確診組進一步分析,HCV-Ab和HCV-cAg聯合檢測陽性率顯著高于單獨HCV-Ab檢測。由于CLIA法檢測HCV-cAg能縮短HCV病毒感染的窗口期,并且抗原量與RNA水平呈平行變化趨勢,因此通過CLIA法將HCV-Ab和HCV-cAg兩者有效聯合診斷能夠提高HCV檢出率和診斷可靠性。
參考文獻
[1]李婷婷,殷森,黎誠耀.丙型肝炎疫苗最新研究進展———挑戰與希望并存[J].現代免疫學,2015,35(1):81-87.
[2]陳新月,任姍.《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解讀[J].北京醫學,2015,37(12):1186-1188.
[3]邵芳.HCV抗原、HCV抗體及HCV-RNA聯合檢測與ALT的相關性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4,22(2):81-82.
作者:孟繁君 王利新 王琦 單位: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心腦血管病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