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議獸醫體制的改革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有人員
畜牧獸醫局、監督所、疫控中心分別定編12、10、17人,比原畜牧局實際人數多17人,原宿松縣家畜配種站7名在編在崗人員充實到鄉鎮站,基層力量得到加強。全縣共配備了215名村級防疫員,整體構建了縣、鄉、村3級責任網絡,基本做到干事有人。
1.2有經費
改革后,畜牧獸醫局機關、監督所、疫控中心及鄉鎮獸醫站均為財政全供,編內人員工資直接財政打卡,結束了長達17年的差補歷史。原35名獸醫聘干在崗工資補助由宿松縣財政每年預算安排39萬元,由以前每人每年1000元增加到1萬多元,增幅達10倍以上。動物防疫、應急物資儲備、村級防疫員工資補助縣級配套等經費全額納入財政預算,做到有錢辦事。
1.3有體制機制
為盡快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借此次改革東風,先后在畜牧獸醫局機關、監督所及疫控中心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考評辦法,出臺了鄉鎮獸醫站、村級防疫員考核管理辦法,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并不斷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做到獎罰分明,機關辦事效能顯著提高[1-2],單位形象、職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1.4退休獸醫老有所養
改革前,非在編獸醫在崗時靠自食其力,退休后尤其是年邁時便無經濟來源,生活無著落,老無所養,病無所醫,上訪時有發生。為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努力避免產生新的社會不穩定因素,宿松縣鄉共拿出資金420余萬元,為已退、未退集體獸醫及獸醫聘干全部辦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1.4.1已退集體獸醫。2008年5月,體制改革方案出臺前,宿松縣政府先期啟動退休獸醫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保統籌單位部分分別由縣財政、鄉鎮政府、農業委、畜牧局及退休者個人各承擔30%、50%、5%、5%、10%,87名已退人員全部進入社保,并從當年7月起按月領取養老金。
1.4.2在職集體獸醫。納入企業養老保險,2008年12月31日前社保統籌單位部分,縣、鄉政府分別承擔40%、50%,個人承擔10%。
1.4.3獸醫聘干。納入企業養老保險,2008年12月31日前社保統籌單位部分縣、鄉政府各半分擔,從2009年起,宿松縣財政每年預算安排后續保費10萬元。
2宿松縣獸醫體制改革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改革3年多來,新的獸醫管理體制顯現出旺盛的生機和活力,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獸醫事業的不斷發展,難免也會產生一些問題和不足,這些問題有的要立即著手加以解決,有的要逐步改進和完善,需要廣大業內人士和社會各界廣泛探討和深入交流。
2.1機構
2.1.1畜牧獸醫局機關。根據安徽省政府體制改革文件,縣級獸醫工作機構可以是行政局,也可以是農業委下屬的二級局,據了解全省各地做法不一,而且有的已納入參公管理,有的仍是一般事業單位,應在全省范圍內統一機構層級,統一單位定性。
2.1.2監督所。宿松縣動物衛生監督所雖是新組建的單位,但其工作主要依附于主管局,基本類同于局機關一個科室,沒有相對獨立的自主權,人員積極性難以調動,各項監管職能難以發揮。要改變這種現狀,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監督所人、財、物獨立,將行政執法職能真正落實到監督所。3.2人員3.2.1力量分布失衡。中堅力量大多定崗在局機關,監督所雖定編10人,但有7人為非專業,2名專業人員超過55歲,有3人長年被外單位借用,無法承擔繁重的監管任務。疫控中心與局機關綜合業務股合署辦公,只有3名工作人員,同樣是力量嚴重不足,這2個機構的人員亟需調整充實,尤其是需要較高層次的專業人才。
2.2.2新鮮血液難補充。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職工退離原崗位,部分人員調離本系統,空缺崗位逐漸增多,少數鄉鎮出現了無人站,需要盡快予以配備,但現行招錄政策制約了單位的用人需求,同時由于畜牧獸醫仍是一個弱勢部門,用人單位難免會遇到無人報考的尷尬局面,需要花大力氣爭取,出臺更多的優惠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2.2.3聘干政策落實不到位。據了解,部分縣原獸醫聘干已享受財政全供,與之相比,宿松縣仍有較大落差,聘干需要抽出一部分時間和精力去組織收入,以此來彌補工資缺口,難免給工作帶來負面影響,而且制約了聘干正常合理的流動。為此,可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解決院一是積極爭取縣財政增加預算曰二是主動與鄉鎮政府銜接,爭取地方投入曰三是強化檢疫執法和監管,通過合理的收費彌補經費不足,同時建立聘干正常增資機制,穩定人心[3-4]。
2.3經費出現新缺口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被重視的程度越來越高,監管部門的責任愈來愈重,尤其是野瘦肉精冶,獸藥殘留等檢測,費用昂貴,單位無力承擔。一方面要求各地加大爭取力度,另一方面建議省業務主管部門做出統一部署,提出明確要求,并將各地檢測經費投入作為一項重點內容在督查考核工作中體現出來。呼吁有關檢測機構盡可能降低檢測費用,為基層排憂解難。
作者:姚松林單位:安徽省宿松縣畜牧獸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