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兒科門診臨床藥學服務體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為醫務人員提供藥學服務
我院臨床藥師在門診開展藥學服務還處于起步階段,沒有固定模式,鑒于門診患者多、流動性大,患者的用藥知識主要來源于所直接接觸的醫務人員,提升醫務人員的藥學知識水平對患者的用藥安全尤為重要。
1.1為醫師提供藥學服務首先通過醫院內網及時更新藥品信息,門診醫師可以通過兒科藥學信息服務系統自主學習新藥知識,同時可以網上交流與咨詢[6]。其次總結醫師在工作中的失誤,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如布洛芬混懸液(美林)100mL∶2g換成布洛芬混懸滴劑(托恩)時,藥物濃度增加了1倍,而部分醫師未注意,處方仍按照原藥的用法用量;臨床藥師發現后及時聯系醫師,并在內網新藥介紹里顯著標示這一信息。第三,每月進行處方點評,將不合理處方及違規使用抗菌藥物的醫師上報醫務科監督整改,以提高處方質量、規范門急診抗菌藥物的使用。
1.2為護士提供藥學服務每季度組織輸液室護士學習藥品相關知識,如門診常用藥物配伍禁忌、輸液藥品溶媒的選擇、抗生素配制后的儲存、輸液藥物不良反應的鑒別等。研究[7]發現,88.8%的醫務人員希望了解ADR的識別和判斷。靜脈輸液是兒童常用的給藥途徑,也是兒童發生ADR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門診,輸液室是患兒靜脈輸液的第一現場,所以護士對ADR判斷的準確性對患兒的用藥安全尤為重要。
1.3為藥師提供藥學服務首先加強業務學習,對本院常用藥品的藥理作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等定期進行學習。參照成人學習原則的應用[8],改變以前的自學模式,開展多媒體課件統一學習的方式,系統地學習、討論、總結,以提高藥師的學習效率與業務能力。其次,每周二開早會,討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及技巧,加強溝通技巧與能力的培養。第三,在門診藥房開展“品管圈”活動。2013年8月第一次“品管圈”活動以“減少門診藥房藥品調劑內部差錯”為主題,針對調配內差發生的原因并提出改正措施,制定標準化作業書(藥品調配標準化作業書、藥品拆零標準化作業書、退藥標準化作業書)。“品管圈”活動開展以來,門診藥房調配內差由原來的28件/周下降至13件/周,下降了54%。
2.1用藥咨詢無用藥反饋信息一個完整的用藥咨詢應有患者用藥后的反饋信息,雖然患者當時表示已經獲得藥品相關信息,但是實際用藥依從性及用藥情況尚不能有效反饋。
2.2門診報告ADR較少導致門診報告不良反應較少的原因主要是患兒家長無法正確辨認ADR,缺乏報告ADR的意識,甚至有家長怕麻煩而未報。應該在對醫務人員進行ADR宣教的同時,提高對患兒家長對ADR的正確認識。
2.3醫務人學習主動性不高醫師瀏覽醫院內網學習相關藥品信息主動性缺乏,主要是因為門診患者較多,醫務人員工作任務繁重、時間緊張,醫院外網無法瀏覽。
3小結
臨床藥師在門診開展藥學服務對患兒治療具有積極作用,應不斷借鑒國外及其他醫院臨床藥學服務的開展情況進行改進,將臨床知識和藥學知識有機地結合,在門診提供優質的兒科藥學服務。
作者:韓兆歡 吳慶濤 單位:江蘇省徐州市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