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本科生醫學影像學教學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醫學影像學是一門綜合實踐性的學科,其中的最大特點需要大量的影像資料,學生要通過對影像資料的分析對疾病進行診斷觀察,在這一過程中強調學生不僅是對理論知識的熟練掌握,而且應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與醫學影像設備的飛速發展,醫學影像學已發展成為了一門與計算機密切相關的集成像、診斷及治療的綜合學科。PACS/RIS(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Radi-ologyInformationSystems,影像存儲及傳輸系統/放射科管理信息系統)是以高速計算機設備及海量存儲介質為基礎,以高速傳輸網絡連接各種影像設備和終端,管理并提供、傳輸、顯示原始的數字化圖像和相關信息。具有查找快速準確、圖像質量無失真、影像資料可共享等特點。PACS/RIS系統應用于影像學教學中可方便的查找所需的片源,例如,在系統中輸入“垂體瘤”可將系統中所有相關疾病的影像資料全部調出,方便教師從中篩選,并可直接用于臨床教學,省去了在大量膠片中選取、掃描或翻拍等步驟,也可以將某一患者的不同治療階段的影像資料調出進行對比教學。
使用和PACS/RIS系統連接的多媒體能夠方便直觀地調出大量的圖像,利用PACS系統自帶的圖像處理軟件或處理單元,調節圖像分辨率、對比度、窗寬、窗位及三維圖像重建等,教師可根據實際教學的需要將圖像進行調整,甚至可以多屏顯示,便于對病灶的發展變化進行對比,有利于指導學生觀察學習。在實習課中利用該系統避免了在閱片燈下頻繁地更換膠片,也可避免由于學生觀察角度和距離對觀察的影響。利用PACS/RIS系統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可實現無膠片、數字化教學,更加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
2模塊化教學在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應用
傳統的影像學教學更多的是普放科的教師講授普通X線診斷,CT室的教師講授CT的診斷,MRI室的教師講授MRI的診斷內容,這樣,在教學中專業的教師可以很系統地講授本專業相關的理論知識和臨床診斷,但是,現代醫學臨床診斷中患者往往需要結合不同的影像診斷來對疾病確診,這就使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將不同的診斷方法統一起來。因此,很多的醫學院校都在嘗試將影像學分成若干模塊進行講授,我院目前著手進行這樣的教學改革,將影像學分為頭部、胸部、心血管、腹部、神經系統和四肢關節幾個部分,將每個部分的所有的影像診斷方法統一講授,這樣可使學生對同一病癥的不同診斷方法能夠有整體的認識和學習,同時提高學生對疾病的認知和分析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
3PBL在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應用
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任課教師在課前提出某些問題,學生據此查找資料分組討論得出結果,最后教師總結的授課模式。案例教學就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通過對臨床案例的閱讀、思考、分析和交流等方法加深對重點內容的理解認識,同時教給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原理,加深學生對基本知識和概念理解同時增加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法。近年來,PBL教學模式已成為了醫學教育改革的熱點,并被認為是目前比較適合學生學習和記憶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講授完該部分的理論和實驗的教學內容,可根據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若干組,給出一組或幾組膠片或圖像資料讓學生自己進行分析討論,查閱相關病例,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記憶,也可以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為今后的臨床診斷打下一定的基礎。
總之,隨著新的技術和新的診斷方法的不斷出現,醫學影像學的教學過程也要與時俱進,不能單單停留在講授書本知識的水平,要將最新的方法技術手段融入到教學過程中,使學生能夠更多地接受最新的理論和觀點,同時,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多種教學方法的結合使用,真正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中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作者:吳靜楊喜蘇立平單位: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內蒙古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