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臨床醫學檢驗措施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檢驗前的措施
在臨床檢驗開始前,要對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取樣部位及檢驗項目等相關事項進行詳細的檢查,做好記錄,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將檢驗前的禁忌及注意事項詳細告知患者。如:血液抽樣前兩個星期,患者要保證規律的飲食及作息習慣,并且在檢驗前3天避免進食高脂肪食物,24小時內避免飲用酒精飲品,另外,抽血前12小時內要保持空腹。
1.2樣品采集控制
以血液標本采集作為例子,采集時間通常為清晨,要空腹進行,但是空腹時間要低于16小時,血液采樣時,使患者保持坐位或者平躺位,采樣前要求患者休息5-10分鐘,另外,采樣時,壓脈帶要低于60秒,一般來說,患者的前臂肘窩正中靜脈是最適宜的采樣部位,但是,實際采樣時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決定采樣部位。
2臨床醫學檢驗中的質量控制措施
2.1維護檢驗儀器在臨床檢驗過程中,檢驗儀器的運行狀態如何,對于臨床醫學檢驗結果會產生著重要影響;日常工作中,檢驗人員要對其進行相關的保養及日常維護,同時,還要定期檢查儀器的功能性運行,保證儀器能夠正常使用。一旦檢驗儀器出現問題,就要及時更換,避免影響檢驗工作。
2.2準備檢驗試劑
在檢驗過程中,要針對檢驗項目的規定流程,準備好檢驗試劑,檢驗試劑的配制主要是按照其說明書上的規定進行。在臨床醫學檢驗過程中,對于試劑的揮發要密切關注,檢驗試劑的放置要按照操作流程進行,必須放置于冰箱中,如果檢驗試劑長期沒有使用,在使用前,要測試試劑特性,更換不合格的檢驗試劑。
2.3分析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措施①檢查檢驗儀器,確保儀器能夠穩定工作;②保存檢驗結果數據,并且還要保證保存的檢測數據具有法律效應;③要根據標準的操作規程進行項目檢驗,保證檢驗的時效性及規范性。
3臨床醫學檢驗后的質量控制措施
3.1判定與審核檢驗結果隨著臨床醫學檢驗技術的快速發展,檢驗逐漸走向自動化與系統化,但是,在自動化與系統化的背后,交接工作也更多,包括:錄入檢驗信息、采樣編號、審核檢驗操作儀器、完成檢驗報告單、反饋檢驗結果,這一系列的工作,每項均有不同的負責人,因此,需要工作人員之間高度的配合,保證每個環節均能夠順利進行,避免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如果檢驗結果發生信息失真的情況,可以針對近期檢驗結果,將兩者進行對比,同時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臨床資料及標本采集情況,對患者的檢驗結果進行分析評估,保證合理性與準確性。
3.2建立報告簽收制度檢驗完成后,應該由專人將檢驗報告單統一送達,避免送達過程中出現錯誤;另外,臨床檢驗室要針對科室的具體情況,明確規定檢驗報告單的保存方法及時間,便于對于檢驗結果進行復查。
4結語
綜上所述,臨床醫學檢驗中,一定要對整個檢驗過程進行質量控制,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針對臨床檢驗中的問題,不斷提升檢驗水平,推動臨床醫學發展。
作者:趙文軍單位: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二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