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心理干預對急診車禍外傷病人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探討支持性心理干預對急診車禍外傷病人創傷性應激障礙癥狀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急診入院的80例車禍外傷病人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預、用藥指導、康復鍛煉、營養干預、并發癥預防等在內的常規心理護理,觀察組聯合應用支持性心理干預,比較兩組心理應激反應、創傷性應激障礙癥狀、生活質量等指標。[結果]觀察組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回避/麻木、高警覺、再體驗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t值分別為3.858,4.808,3.409,P<0.05);軀體疼痛、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活力、總體健康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t值分別為2.180,2.511,4.318,3.622,3.969,P<0.05)。[結論]支持性心理干預有助于緩解急診車禍外傷病人心理應激反應,抑制創傷性應激障礙癥狀,改善生活質量。
關鍵詞:急診車禍外傷;支持性心理干預;創傷性應激障礙;生活質量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及道路交通的發展,機動車輛造成的交通傷害日益增加。車禍為突發重大負性生活事件,身體急劇變化會給病人造成強烈的心理應激反應,產生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極易發展為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臨床主要癥狀表現為情感麻木、創傷的重復體驗、高度興奮,而這些癥狀在病人車禍后1個月仍持續存在,不利于病人術后康復[12]。支持性心理干預通過傾聽、解釋、疏導、保證、鼓勵、指導、支持等方式,給予病人某種形式或一定程度的精神支持,對于緩解病人負性情緒效果值得肯定[34],但目前還少有應用于車禍外傷的文獻報道。本研究主要探討支持性心理干預對急診車禍外傷病人創傷性應激障礙癥狀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
①年齡≥18歲;②因車禍致傷,且意識清楚,無腦器質性損傷,可配合檢查及量表調查者;③具有正常溝通交流能力;④病人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疾病或認知功能障礙者;②伴有聽力障礙等影響正常溝通交流者。
1.2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急診收治的80例車禍外傷病人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35.22±4.54)歲;受傷類型:顱腦外傷3例,上肢骨折4例,下肢骨折9例,腰椎骨折5例,多發性骨折2例,手外傷5例,骨盆骨折8例,擠壓綜合征4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8例,高中(含中專)18例,大專及以上14例;家庭經濟程度:≥3000元/(月•人)21例,<3000元/(月•人)19例。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36.15±4.92)歲;受傷類型:顱腦外傷3例,上肢骨折5例,下肢骨折8例,腰椎骨折5例,多發性骨折3例,手外傷6例,骨盆骨折7例,擠壓綜合征3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例,高中(含中專)16例,大專及以上17例;家庭經濟程度:≥3000元/(月•人)24例,<3000元/(月•人)16例。兩組病人年齡、性別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方法
對照組在急診過程中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預、用藥指導、康復鍛煉、營養干預、并發癥預防等。觀察組聯合應用支持性心理干預。1.3.1評估病人心理特點入院當天,分析病人受傷嚴重程度、性別、年齡等個體特征,評估病人心理應激反應。由于車禍為突發意外事件,病人均伴有焦慮不安情緒,主要反映在血壓升高、心率加快、肌肉緊張等;由于身體上的劇烈疼痛與不適,過于嚴重估量外傷程度,以及對車禍傷治療后的效果無法預知等因素的影響,病人均會產生緊張、恐懼的心理,主要表現為呼吸加速、體溫升高、精神緊張、臉色蒼白等,同時由于對周圍人員的不信任及家屬或朋友均沒有在場的情況下,這種不良心理表現更嚴重;身體上的疼痛也會導致自制力瞬間失去,產生急躁易怒心理,在進行急診救治過程中配合程度較差;有些病人過高評估自身外傷程度,會失去治療及生活信心,出現悲觀絕望心理。1.3.2支持性心理干預①傾聽解釋:病人急診入院后,醫護人員與病人在安靜的環境下進行一對一的單獨交流,指導病人從自身角度描述在發生車禍時的情形,同時誘導病人重演車禍。②疏導:讓病人自由表達在車禍中的所想、所感,車禍后的自身應激反應,如腦海中不斷重現的車禍現場的情形,現在是否存在焦慮、低落、易發脾氣等情緒;同時給予有針對性的心理紓解,向病人闡明這些應激反應均為正常反應,并指導其進行壓力和情緒管理;在病人能夠接受的情況下與病人分析車禍事件對生活、家庭、工作造成的影響,分享走出車禍陰影的方法和成功案例。③保證:醫護人員要充分理解病人的處境及心理感受,在專業技術范圍內給予保證,如對其病情給予合理解釋,同時就心理干預對本次研究重點(心理應激、創傷應激障礙癥狀、生活質量)等效果做出保證與承諾。④鼓勵:通過了解病人內心需求后,采用行動和語言的方式給予鼓勵及支持。⑤預期性指導:對病人治療后初期情況給予預先考慮,告知病人治療的有效性、可能發生的狀況等,共同商討應對措施,化解病人心理應激反應。⑥家庭支持:指導病人家屬親友給予病人安慰、鼓勵、疏導,構建家庭支持系統,引導病人以積極的態度面對車禍引起的創傷,樹立恢復健康的信心[2]。
1.4觀察指標
1.4.1焦慮抑郁干預前,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測評兩組心理應激反應,兩量表均由20個條目組成,采用1分~4分4級評分法,分值越高,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1.4.2應激障礙癥狀干預前后采用創傷后應激障礙癥狀量表(PCLC)[5]進行測評,包括回避/麻木、高警覺、再體驗3個維度,共17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1分~5分5級評分法,分值越高,應激障礙癥狀越嚴重。1.4.3生活質量干預前后采用生活質量量表(SF36)[6]進行測評,取軀體疼痛、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活力4個維度,各項總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生活質量越高。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表1兩組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x±s)
3討論
交通事故是一種嚴重的突發應激性事件,幸存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應激反應,導致病人出現一系列心理、生理變化,尤其以焦慮、回避創傷刺激、警覺性高、分離癥狀等為主,可導致人體內神經、分泌、免疫系統功能失調,影響身心康復[78]。車禍所致的意外創傷人群的身心康復,不僅影響病人生活質量、家庭幸福,也一定影響社會安定。因此,加強對車禍外傷病人的心理干預就顯得尤為重要。支持性心理干預源于支持性心理治療的一種,支持性心理治療理論認為,任何應激源均會給個體帶來心理與軀體的反應,應激源嚴重程度、個體抗應激源的潛在能力、個體支持資源的多少均會影響個體應激反應。采用傾聽、解釋、疏導、保證、鼓勵、指導、支持等不同形式的支持,可緩解病人的應激反應,解除軀體癥狀[910]。車禍外傷病人由于疼痛劇烈、疾病認識不足、對預后憂慮、擔心費用昂貴、住院環境不適應等因素,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緊張、抑郁、絕望心理狀態,可能出現拒絕治療或不配合護理治療的行為[1112]。本研究采用傾聽、解釋、疏導、鼓勵、保證、指導、家庭支持等支持性心理干預方式,傾聽消除車禍病人焦慮與孤寂感,獲取病人信賴;解釋可對車禍病人心理應激產生原因給予針對性說明,提高解決問題的方案;激發病人潛在能力與主觀能動性,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保證可消除病人多疑情緒;支持是通過構建社會支持系統,為病人心理與軀體癥狀的恢復保駕護航。結果表明:觀察組病人SAS、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回避/麻木、高警覺、再體驗評分亦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支持性心理干預可化解急診車禍外傷病人心理與軀體應激癥狀。陸紅英等[13]將支持性心理應用于社區精神分裂癥病人干預中,認為支持性心理療法可化解社區精神分裂癥病人病恥感,所得結論也支持本文觀點。護理干預的終極目的在于改善病人生活質量。本研究中,護理人員通過對病人心理情況評估,給予支持性心理干預,一則可以保證干預效果的針對與時效性,二則傾聽、鼓勵、保證、支持等方式可增強病人的存在感與被尊重感,提高病人積極治療與配合護理的依從行為,促進術后康復,進而提高病人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表明,支持性心理干預有助于緩解急診車禍外傷病人心理應激反應,抑制創傷性應激障礙癥狀,改善生活質量。需要指出的是,支持性心理干預必須建立在對病人應激反應的準確評估上,給予個性化的心理干預,本研究尚沒有對此展開比較分析,需要在后續研究中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2]郭彥豐.心理護理對車禍所致骨折患者創傷后應激障礙的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2):28432845.
[3]康燕.支持性心理治療對復發老年抑郁癥患者抑郁癥狀、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18):46544656.
[5]王相蘭,孫先廣,韓自力,等.早期創傷后應激障礙癥狀清單平民版最佳篩查界值ROC分析[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09,18(10):933935.
[6]方積乾.生存質量測定方法及其應用[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0:811.
[7]吳萍,趙景云,錢旺興.中醫情志護理干預對改善車禍骨折病人創傷后應激障礙的作用[J].護理研究,2015,29(8):932935.
[9]邱婷婷,夏靜,周小鳳,等.支持性心理療法對養老機構癡呆照護者心理健康的干預效果[J].西南軍醫,2017,19(5):419421.
[11]周運彩,夏翠蘭,白小娜,等.創傷骨科致殘患者應激性心理狀況評估及應對策略[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3):132134.
[13]陸紅英,袁勤,陶麗,等.支持性心理干預對社區精神分裂癥病人病恥感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7,31(15):18311834.
作者:陳穎 徐華 單位: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