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科研型研究生培育形式探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增加課程討論、強化科研表達能力培養
大陸高校目前醫學研究生公共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教育仍以大班授課為主,專業課程則多為小班教育,但缺乏討論和互動,仍以“填鴨式”教學為主,不利于鍛煉學生的邏輯表達能力。在全球化的21世紀,交流表達能力十分重要,如何進行有效的專業知識及科研交流是高年資醫生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培養重點也要相應改變,增加訓練研究生的學術討論和表達能力的培養內容,例如增加專業小課堂的互動討論,制定嚴格的學術匯報制度,定期組織學術或科研小組匯報和討論,讓學生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另一方面,在公共課程的內容也應進行適當改革,增加下面3個方面內容:①安全知識,包括實驗室安全、生物安全、化學安全等內容,教授學生實驗過程如何保護自身和他人安全以及實驗中出現意外情況如何應對。②計算機與網絡應用相關知識,包括of-fice應用、Photoshop制圖以及電子文獻檢索知識等等,確保信息化時代掌握如何獲取有價值的資料,同時也為科研論文寫作及實驗圖表準備打下堅實基礎。③知識產權及學術誠信知識,培養嚴謹治學作風和養成學術誠信的良好習慣。
2加強研究生獨立科研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
重視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操作能力的培養,給予研究生更多的時間參與研究實踐,在有效監管和帶教的前提下放手讓學生學習和掌握各種實驗技術,比如公共實驗平臺的所有實驗技術應由技術人員對研究生進行反復培訓,確保研究生掌握該技術操作。只有通過這樣的實踐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獨立科研能力和獨立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切實提高科研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在這一方面,應加強導師指導作用,導師平時應多與學生討論,注意在微觀上引導研究生獨立思考、自己動手,鍛煉他們科學邏輯思維和獨立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
另一方面,21世紀科技的飛速發展以及知識新陳代謝的不斷加速,各種新技術、新概念不斷涌現,特別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是每位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能力,也是每位科研型碩士必須具備的能力。可以通過定期文獻交流、討論等方式,督促學生多看專業文獻,把握本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并提出自己的見解。還可以安排他們參加各種學術活動進行學術交流和學習,使他們的工作能瞄準學科前沿,跟蹤最新進展,以提高其探索開拓和創新能力。
3提高研究生經濟資助
按照歐美和香港的教育模式,科研型研究生一般給予全額或者半額獎學金,研究生還可以通過研究或教學助理等勤工助學崗位獲得較豐厚的經濟資助,從而滿足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需要。而大陸的科研型研究生獎助學金往往比較低,每個月只有數百元,最多不超過1000元,研究生常常面臨生活的壓力。政府應該增加教育經費投入,提高研究生獎學金和生活津貼,讓他們無后顧之憂。學校或者醫院也應增設各種勤工儉學的崗位,給研究生更多補貼機會。
4增加研究生國際交流機會
21世紀是信息社會,人們已經進入“地球村”時代,只有積極參加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才能緊跟世界發展的步伐。這對于醫學科學相對落后的中國更為重要。通過參加國際會議和中短期的國際學術交流,讓研究生了解和接觸國外同行的研究工作,不僅能提高其英語交流能力、拓寬其國際視野,提高其綜合素質,還可增加后續跨國科研交流合作的機會。
總之,醫學教育內容復雜、要求嚴格、培養周期長、實踐性專業性強、社會期望高。隨著經濟社會的巨變以及醫學生命科學知識的飛速更新,時代對醫務工作者的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研型碩士以培養具有學術理論水平和實驗科研能力的高素質醫學專門人才為目標,醫學院校應該著眼信息化、國際化、標準化的要求,不斷進行醫學研究生教育改革,力爭培養出具有寬厚的自然科學基礎、深厚的醫學基礎理論、較熟練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具備科研思維和獨立開展科研能力并且擁有國際化視野和國際交流能力的醫學科研型碩士。
作者:楊一華陳正勤單位: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