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兒童性早熟與環境內分泌干擾素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討兒童性早熟與環境內分泌干擾素(EEDs)的相關性。方法選擇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3例性早熟女童為觀察組,另選健康女童63例為對照組,檢測兩組血清EEDs水平及卵巢體積、子宮體積、血清雌二醇水平等,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DEHP、OP、BPA等EEDs指標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卵巢體積、子宮體積、雌二醇等指標水平顯著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EEDs與性早熟發病呈密切相關性,可能是導致兒童性早熟的主要原因。
關鍵詞:
性早熟;兒童;環境內分泌干擾素;相關性
經相關報道顯示[1],兒童性早熟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而農藥、洗滌劑、塑料工業等向環境排放物質及其分解產物,在自然界產生環境內分泌干擾素(EEDs)。EEDs進入人體會對內分泌激素釋放及合成、轉運、代謝等產生影響,直接對機體內環境穩定性造成破壞。這類物質中大多含有擬雌激素活性,一旦進入兒童體內,則可能與雌激素結合,從而促使骨骼及生殖器發育,是導致兒童性早熟主要原因[2]。但是目前對于EEDs與兒童性早熟的關聯目前尚無確切定論,相關文獻較少。本研究對性早熟兒童及健康兒童的EEDs水平進行檢測,分析其與靶器官發育的相關性。現進行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3例性早熟女童為觀察組,符合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制定的兒童性早熟診斷標準[3]。年齡6~10歲,平均年齡(8.3±1.6)歲;排除因生殖系統器質性病變、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內分泌系統病變所引發的性早熟。納入標準:符合兒童性早熟診斷標準,6~9歲女童;與本研究配合者;排除標準:伴有嚴重內分泌疾病者;合并精神疾病、免疫性疾病者;其他影響性發育疾病者;肝、腎、心、肺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另選健康女童63例為對照組,年齡6~11歲,平均年齡(8.2±1.8)歲。兩組女童以上一般資料情況無顯著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所有受檢者均抽取空腹靜脈晨血4mL,分離血清后加5mL正乙烷,漩渦振蕩器將部分脂肪取出,取正乙烷層,50℃水浴中空氣泵將其吹干,正乙烷甲醇飽和,定容為0.1mL,取上清液20μg進行檢測。對EEDs中辛基酚(OP)、鄰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雙酚A(BPA)濃度進行測定,采取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法進行檢測,使用HPI100高效液相色譜儀,進行定量、定性分析。卵巢體積及子宮體積采取三維超聲診斷儀測量受檢者子宮及卵巢的長、寬、高,并計算子宮體積。雌二醇以靜脈血離心后取上層血清,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測定,具體操作根據試劑盒說明書嚴格執行。
1.3統計學處理SPSS19.0軟件處理所有數據,計量資料選擇t檢驗,(x-±s)表示,計數資料χ2檢驗,率(%)表示,P<0.05或P<0.01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EEDs水平觀察組DEHP、OP、BPA等EEDs指標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子宮及卵巢體積、雌二醇水平觀察組卵巢體積及子宮體積、雌二醇等指標水平顯著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3討論
已經有相關研究證實[4],兒童性早熟是機體內分泌系統發育異常所引發的疾病。兒童性早熟為女孩在8歲之前、男孩在9歲之前出現第二性特征,或者女孩為10歲前月經初潮。目前已知導致兒童性早熟原因有:使用含有催熟劑肉制品;使用藥膳類滋補品;過多食用膨化類、油炸類食品;過多食用反季節蔬果;服用含激素成分營養品;生活環境因素等[5]。其中,生活環境中,果蔬殘留農藥、空氣中工業化學物質為影響兒童內分泌環境的主要原因。
EEDs為環境中可對機體內分泌系統造成干擾的外源性化學物質,一旦進入機體,可能對內分泌激素合成及分泌、釋放與轉運等造成嚴重影響,對機體內環境穩定性及協調性造成直接影響[6]。EEDs一般存在雌激素樣活性,能與靶器官雌激素受體結合,對于發育階段靶器官7的敏感度極高,從而促使骨骼及生殖器發育。已經有相關研究證實[7],EEDs產生與塑料、洗滌劑、農藥等物質及其分解產物等相關。EEDs分子量較小,化學結構和天然雌激素存在一定差異,但是其依然可以與靶器官中雌激素受體結合,與雌激素受體存在多個配體結合部位相關,其中某些部位可結合天然雌激素,也有部分能結合EEDs。器官處于發育階段的EEDs敏感性更高,在低劑量EEDs下都可能對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造成影響,加快骨骼及生殖器官正常的發育進程[6]。本研究為證實EEDs與兒童性早熟的相關性,選擇EEDs代表物OP、DEHP與BPA分別進行測定,發現性早熟兒童的EEDs水平顯著高于正常兒童(P<0.05),進一步證實EEDs與兒童性早熟呈密切相關性。DEHP為聚氯乙烯塑料增塑劑,其化學結構與雌二醇有相似之處,起擬雌激素作用;BPA為塑料增塑劑,經食物鏈富集于水生生物中,含有激素活性;OP為烷基酚類似降解物,有雌激素活性。為進一步分析EEDs對兒童性早熟的影響,分別對性早熟兒童及健康兒童卵巢及子宮體積、雌二醇等進行測定,結果顯示,性早熟兒童上述指標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兒童,EEDs與子宮體積、卵巢體積呈正相關性。
綜合上述,兒童性早熟與EEDs暴露程度相關,EEDs會促進兒童性早熟,可能是導致兒童性早熟發病的主要因素。但是本研究尚存在一定不足之處,需要更多前瞻性研究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張司露,衛海燕,顧倩茹,等.環境內分泌干擾物與兒童性早熟發病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5):736-738.
[2]柯江維,陶敏,楊玉,等.性早熟女童雌激素受體β基因多態性與環境內分泌干擾物效應關系的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4,41(9):1557-1561,1565.
[3]楊章萍,鄭曉萍,張旭慧,等.女童性早熟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4,35(1):133-135.
[4]吳慧平,金獻江,羅越,等.骨代謝標志物在特發性中樞性性早熟女童血清中的變化及意義[J].浙江醫學,2015,37(16):1347-1349,1352.
[5]顧威,沈衛星.玉米赤霉烯酮污染與兒童性早熟發病相關性研究進展[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志,2014,29(8):637-639.
[6]楊章萍,金銓,周標,等.性早熟女童血清中環境內分泌干擾物水平研究[J].環境與職業醫學,2014,31(5):331-335.
[7]湯小園,施長春,施憶玫,等.365例不同年齡兒童性早熟病因分析[J].中國醫師雜志,2013,15(11):1567-1569.
[8]張薇.性早熟兒童行為問題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4,20(4):695-698.
作者:何明 單位:梧州市婦幼保健院兒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