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PDCA在兒科重癥監護室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pdca在兒科重癥監護室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1月至今兒科重癥監護室收治的140例患兒中,其中對照組與觀察組各70例,分析優質護理工作現狀,在觀察組患兒中落實PDCA管理模式,比較兩組患兒家屬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家屬中,非常滿意49例、滿意20例、一般滿意1例,滿意度98.57%;對照組組家屬中,非常滿意32例、滿意31例、一般滿意4例、不滿意2例、非常不滿意1例,滿意度9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過程中,引入PDCA模式,有助于全面提高兒科重癥監護室的護理質量,給患兒提供更加舒適、安全、科學的護理服務,值得推廣。
【關鍵詞】兒科;重癥監護室;PDCA;優質護理服務;應用效果
全院病情危重、復雜、有生命危險的患兒都集中于兒科重癥監護室,臨床工作是否安全、有序、有效,是否能夠明顯減輕患兒的痛苦,成為廣大家屬乃至全院、全社會所關注的問題。我院兒科重癥監護室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過程中,引入PDCA,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6年1月至今兒科重癥監護室收治的140例患兒納入研究,所有患兒均符合危重癥的診斷標準,必須采取重癥監護治療措施;排除年齡>14歲,家屬放棄治療者。將患兒分成兩組:對照組70例,男43例、女27例;年齡28d~5歲,平均(2.46±0.31)歲;其中38例呼吸窘迫綜合征、10例多臟器衰竭、22例心臟驟停。觀察組70例,男41例、女29例;年齡26d~5.4歲,平均(2.37±0.24)歲;其中36例呼吸窘迫綜合征、14例多臟器衰竭、20例心臟驟停。兩組重癥患兒的臨床資料沒有顯著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優質護理:①強化基礎護理:提供親情式、個體化的生活護理;②責任制:將每組患兒分成若干小組,每組6~7例,由責任護士分管各小組。③病房巡視:加強查房力度,保證藥液的及時更換。④健康宣教:向家屬普及有關患兒疾病的知識、治療和護理方案、轉歸和預后。⑤加強安全管理:嚴格落實“三查七對”,詳細評估高?;純旱牟∏?、健康狀況與護理風險。PDCA管理:①計劃(P):圍繞患兒的病情特點、癥狀和體征,科室管理者與護理人員共同分析、探討,找出對護理質量造成不良影響的問題,明確患兒家屬對護理服務的要求。共同討論,制訂符合患兒病情癥狀的護理計劃。②執行(D):加強基礎護理,引入開放式探視制度,提前1~2天告知家屬探視的日期和時間。階段性的總結、反饋護理效果,及時與家屬溝通患兒的臨床表現;若患兒機體功能恢復較好,生命指標穩定,未出現感染,病情無惡化跡象,則可在責任護士的指導下,讓家屬哄、抱患兒,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讓家屬獨自完成對患兒的部分護理。③檢查(C):每月月底評估PDCA的應用效果,找出護理問題,及時調整護理計劃。④行動(A):將調整后的護理措施落實在下一個PDCA循環中。
1.3觀察評定標準應用李克特五級評分法評估兩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1]:①5分:非常滿意;②4分:滿意;③3分:一般滿意;④2分:不滿意;⑤1分:非常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4統計學方法本研究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進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3討論
優質護理服務在各科室已開展多年,在長期的實踐中,其應用效果早以得到認可。PDCA是一種包含了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和行動(Action)四個環節的質量管理模式[2],適用于各個行業。我科針對危重癥患兒采取優質護理聯合PDCA管理模式,結果顯示:觀察組家屬護理滿意度98.57%,明顯高于對照組9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PDCA管理強化、規范了優質護理措施,減輕患兒家屬的緊張感和無助感,理性的面對患兒疾病,支持醫護人員的工作,從而使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更加順利。
參考文獻
[1]李爽.PDCA在兒科重癥監護室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17,(51):112.
[2]郭紅麗.PDCA在兒科重癥監護室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研究[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7,28(11):1403-1405
作者:宗社敏單位:濮陽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