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性化護理在兒科急診預檢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析人性化護理在兒科急診預檢中的效果觀察。方法采用對照研究,選取2017年1月值2017年3月收治的720例兒科急診患者,運用隨機分配法將患兒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兒給予人性化護理,對照組患兒給予傳統分診護理,對兩組患兒的滿意度結果及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進行觀察比較。結果觀察組的護理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兒護理滿意度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相較于傳統分診護理,人性化護理在兒科急診預檢中能夠提高護理質量,改善護理滿意度,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關鍵詞】急診;預檢分診;人性化護理
預檢分診工作是通過科學方法對就診患者進行分類,第一時間識別危重患者,以確保患者得到及時救治,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的一項急診護理工作,是急診工作中的首要環節[1-3]。急診科室是醫院中最為重要的科室,其特點為病人最集中、病種最多、工作任務最重。急診預檢處醫護人員的服務質量、服務態度、工作效率與臨床治療效果密切相關。人性化護理注重“以人為本,優質服務”,將患者感受放于首位,關心關愛患者,有助于解除患者存在的負性心理并降低由此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從而實現“身心整合,內外一致”的目的[4-6]。目前對急診預檢過程中患兒的護理方式一般為傳統分診護理,但傳統分診護理對急診患兒在預檢分診中有一定局限性。現根據720例急診患兒的傳統分診護理和人性化護理進行比較,探討人性化護理在兒科急診預檢中的應用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進行急診治療的720例患兒。納入標準:①年齡0~18歲;②家長知情,自愿參與本次檢測;③符合倫理原則。排除標準:①意識不清醒,無自主能力者;②拒絕參與研究者。觀察組患兒360例女性198例,男性162例,年齡0~18歲,平均年齡(12.2±2.6)歲。對照組患兒360例女性200例,男性160例,年齡0~18歲,平均年齡(13.8±3.8)歲。據資料統計顯示,兩組患兒上述指標間均不存在較大的差異(P>0.05),符合對照研究的客觀要求。
1.2方法觀察組給予患兒人性化護理,突出人性化特點,準確及快速完成分診工作。包括:①由具有較高水準的護理人員成立綜合護理服務小組,制定護理干預相關制度及內容,成立監督小組進行評估、督導,培訓合格后方能實施。②主動關心安慰患兒,熱情感染患兒,注意語言柔和,使其心情放松,消除其緊張焦慮情緒,與患兒及家屬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③針對急診患兒情況進行觀察并有效分類,準確快速完成預檢工作,使情況較嚴重的患者可以及時獲得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傳統分診護理配合,由責任護士根據其生理指標,對患兒進行護理預檢。
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護理人員工作質量及兩組患兒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滿意度。工作質量:對兩組患兒急診預檢過程中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及工作態度評分,總分100分。護理滿意度:本院自擬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共包括10個問題,總分40分,根據分值分為4個等級:非常滿意(≥34分),滿意(27~33分),一般滿意(21~26分),不滿意(≤20分),完成后由值班護士統一回收。
1.4統計學處理分析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分類和匯總處理上述患者各項記錄數據。采用x²檢驗或者t檢驗。檢驗水準a=0.05。
2結果
2.1兩組患兒及家屬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滿意度為97.22%(350/360),對照組為85.56%(308/360),組間比較顯著差異(P<0.05)。
2.2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質量比較觀察組患兒360例患兒急診預檢過程中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評分為(81.28±2.72),工作態度評分為(80.63±2.53),對照組患兒360例,急診預檢過程中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評分為(61.02±3.51),工作態度評分為(60.25±2.59),明顯高于對照組,具有明顯差異(P<0.05)。
3討論
由于兒科急診患者年齡較小,自理能力較差且抵抗力較弱,極易造成交叉感染,患兒家屬普遍存在“早明確診斷、早治療”的迫切心理,因此急診預檢工作在急診工作中極其重要[7]。預檢分診工作是通過科學方法對就診患者進行分類,第一時間識別危重患者,以確保患者得到及時救治,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的一項急診護理工作[8]。通過分診疏導管理,可對患者有序診療,給病人充分的安全感和舒適感,從而增加其對醫院的信任度。人性化護理是將患者感受放在首位,以“以人為本,優質服務”為主題的優質護理服務。此項護理服務更注重人性化,包括:①與患兒及家屬溝通時使用禮貌用語,做的和藹可親、溫柔大方,以消除患兒及家屬焦躁情緒;②為患兒體檢時動作輕柔體貼,盡可能避免患者的痛苦;③護理人員應了解記錄患兒資料,并幫助其家屬掛號。
參考文獻
[1]趙文靜,朱爽,吳兵,等.急診預檢分診信息系統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5,(35):4470-4472.
[2]鄭若菲,林羽,簡鋼仁.急診預檢分診信息系統對危重患者病情分級的效果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5,(24):5-7.
[3]鄒宇虹,王珩.急診預檢分診護理流程在急腹癥患者診治中的應用探討[J].哈爾濱醫藥,2016,36(6):693-694.
[4]付晶晶.以患者為中心的優質護理在門診分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與價值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29):208-209.
[5]黃秀花.人性化服務在兒科門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及效果[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0):1944-1945.
[6]黃英.在急診預檢分診工作中實施人性化護理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4,(8):105-106.
[7]李學惠,張美芳,閆曉杰,等.急診預檢分診評分系統在急診病人病情評估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5,(32):4073-4075.
[8]范穎,袁秀群.急診預檢分診系統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護理管理,2015,(1):92-94,95.
作者:王維綺單位: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新生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