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型教學法在眼科規范化培訓的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信息—病案討論—讀書報告—理論分析(IDRA)教學法采取病案引導式的教學查房,通過查閱文獻,點評讀書報告,結合查房問題,全面培養眼科學生臨床技能和科研能力。IDRA教學法增強了學員的臨床診療、文獻查閱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臨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拓寬了知識面,學生滿意度較高,適合臨床教學推廣。
[關鍵詞]IDRA教學法;眼科繼續教育;問卷滿意度
在臨床教學中,教學查房和讀書報告是常采用的教學方法。在長期探索中,形成了譬如PBL(Problem-BasedLearning)、CBL(Case-BasedLearning)等優化的教學方法,由高年資醫生指導的教學查房和研究生導師指導的讀書報告在教學醫院很普遍。教學查房是將理論知識轉化到實際應用的有效渠道,如何結合讀書報告,恰當整合與運用多元化模式教學,提高教學查房效率,成為眼科臨床醫師培養目前亟需解決的重要研究課題。為培養合格眼科學人才,提高臨床教學質量,本研究通過規范教學查房、結合讀書報告的新的臨床培養模式,強化眼科住院醫師臨床的思維能力,幫助實現從醫學生到臨床醫生的轉變。
一、方法組織
2016年1月-12月在華西醫院眼科在讀的臨床住院醫師,進入病案討論與讀書報告相結合的學習過程中,收集臨床病例,結合病例中的重點和難點,形成獨立的診斷和治療見解,開展病例討論,討論中發現新的問題,或提出尚未獲得一致認可的結果,圍繞這些問題檢索和閱讀自己感興趣的中英文文獻,并于之后一個月內組織相關內容的讀書報告或技能培訓,所有參與人員最后一起點評和總結。具體過程如下(見附圖)。經過為期半年的探索,與2016年6月,以問卷形式收集學員的反饋結果。
二、結果
本次教學過程的學生來自眼科臨床住院醫生和研究生中接受規范化培訓的卓越醫師共50人,一共完成病例匯報18例,讀書報告50篇,技能培訓4次,均按照要求完成。學員共查閱文獻214篇,其中論著175篇,個案26篇,綜述13篇,參閱書籍片段6冊。涉及眼科內容主要集中在:眼表疾病(10.74%),用藥規范(5.6%),視網膜疾病(17.29%),視神經疾病(6.52%),白內障(19.63%),青光眼(14.49%),眼部腫瘤(5.14%),斜弱視(7.94%),屈光手術(12.63%)。發送50份問卷調查表,全部收回。第一部分結果顯示,通過信息—病案討論—讀書報告—理論分析教學法,超過50%的學員認為可以提高文獻閱讀和理解能力,提高對疾病的認識、診斷和處理能力,通過文獻查閱和讀書報告的訓練,68%學員認為對報告和表達能力很有幫助,40%學員認為對提高科研能力很有幫助,剩下60%也認為有一定程度的幫助。以5分為滿分,平均滿意度達到4.432,滿意度較高。第二部分結果學員自評結果,顯示分別有近1/3學員認為自己在基礎知識、臨床技能和溝通表達能力方面比較擅長,72%的學員認為自己科研能力不足,其次是臨床技能(28%),鮮少有學員認為自己基礎知識薄弱,因此,在培訓期望上,絕大多數學員(84%)希望進一步提高科研能力,分別有36%和32%學員認為需要繼續提高臨床技能和溝通能力,20%學員認為進一步夯實基礎知識有必要。
三、討論
信息—病案討論—讀書報告—理論分析(Information-Discussion-Report-Analysis,IDRA)教學法結合了病例討論和讀書報告,先分析病例,提出問題,然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挖掘相關的知識點和技能要素,再重新組織材料,進行讀書報告,每一個循環過程都讓規范化學員充分地參與其中,針對自身的薄弱環節進行攻克,最終達到有的放矢的學習和培訓。臨床教學查房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方法,是提供技術指導、加強專業建設、培訓各級臨床醫師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而目前眼科教學查房模式仍存在傳統教學的一些不足,只有充分發揮教學查房的作用,才能使疾病的診治思路得到梳理,思維能力得以建立,理論和技術操作的考核得以實施[1]。另一方面,讀書報告可以促使學生認真閱讀文獻,提高專業英語水平,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大量信息[2]。從本次調查的學員自我認識中,大部分認為自己的臨床能力尚可,而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從一定層面上來說,也是因為長期臨床實踐,缺乏整合性的訓練,文獻閱讀不夠,在實際操作中總結和思考的能力不足。因此,如何把實踐能力與科研思維結合是我們長期思考的問題。在教學查房中如果能靈活運用CBL和PBL教學,與討論式教學法結合,則可以將臨床課程中理論知識的掌握和臨床實習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3],對科研思維的建立也很有幫助的。同時,在多元化整合的教學過程中,建立健全教學管理制度是很重要的。確立查房目標,盡快落實查房內容和形式,構建查房任務,推進團隊學習,才能有效地實現學習目標。華西醫學院長期以來都倡導的以整合理念引領醫學教程的改革,來改善原有傳統課程模式下學生知識面狹窄、零碎、看問題片面的缺點[4]。通過完善教學查房的規律性,同時也增強帶教老師的教學意識及提高教學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關注眼科住院醫師臨床基本技能和臨床思維能力,可根據具體情況組織聽評活動,根據意見實施整改。在此次評價中,即使發現了學員存在的問題和期望得到提高的關注點,就能為進一步改善和實施教學計劃提供可靠依據。此次參與教學的50名學員,在教學實施中表現出對技能培訓和病例教學的極大熱情,同時也表達了對科研能力不足的關注。結果與學院既往的調查研究結果近似,陳念等[5]在對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研究生科研基本情況的調查中認為應加強對醫學研究生科研能力和意識的培養,學院要為醫學研究生科研提供平臺。在本次調查中,68%的學生認為臨床、教學和科研并重,51%的學生在可嚴重會遇到問題并且向導師求助。但是,住院醫生的培養機制與研究生略有差異,他們在臨床上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強,但科研能力方面獲得指導較少,在此次調查結果中顯示有這方面的需求的學員比例高達80%以上。因此科室內也給每一位住院醫生安排了導師指導,同時加強了理論培訓和技能培訓。通過設置的教師專職崗位醫師,整合資源,在信息—病案討論—讀書報告—理論分析教學法的思路下開展臨床教學,獲得較高的滿意度。
四、結論
IDRA教學方法采取了病案引導式的教學查房,結合查房后提出問題,通過文獻查閱,點評讀書報告,全面培養眼科學生臨床技能和科學研究能力,對培訓的學員進行問卷調查顯示,該教學法有效整合了PBL和CBL,獲得較好的效果,以病例分析為出發點,鼓勵學員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充分調動了學員專業學習積極性,提高了臨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拓寬了知識面,學生滿意度較高,適合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孫侃.如何做好臨床教學查房[J].農墾醫學,2006,3:213-215.
[2]姜勇,張蕓,譚永淑.七年制病理學教學中撰寫讀書報告初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7:79-80.
[3]楊麗,楊長青,王菲,等.將PBL與討論式教學法融入消化科教學查房的實踐[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3,27(6):703-705.
[4]卿平,姚巡,萬學紅.以整合的理念引領醫學課程改革[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11,32(7):67-69.
[5]陳念,蘇維.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醫學研究生科研基本情況調查[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4,14(5):527-529
作者:唐靜,高云霞,鄧應平,張明,張軍軍劉隴黔 單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