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紗線產品開發與工藝教課探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課程培養目標
本課程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新型紗線產品開發與工藝設計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學生復制訂單來樣紗線的能力,創新開發新型紗線的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對新品種紗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設計能力,在紗線產品開發中的團隊合作意識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事紗線產品研發必須具備的嚴謹工作作風和高度責任感,在紗線工藝設計中的質量意識及紗線生產中的安全意識,對工作成果的展示和評價能力。
課程內容設計
1.課程的內容
本課程著重培養紗線工藝員和紗線產品研發員兩種職業崗位能力,輔助培養原料選配員、質量員、調度員等職業崗位能力。本課程以一個訂單生產項目、一個流行產品設計項目和一個創新設計項目為載體,以工作任務和職業崗位角色扮演為驅動,項目貫穿各主要和次要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項目一“訂單紗線工藝設計”,選取企業典型新型紗線案例“色紡緊密紡系列紗線”作為素材,模擬紡紗企業工藝技術部門接受客戶色紡緊密紡系列紗線訂單,見表1,總計40學時。
小組對項目內角色進行分工,明晰工作職責。依據企業生產流程和各項任務的工作過程,逐步完成訂單分析、工藝制定、工藝上機和產品檢驗與質量控制。項目結束后需提交訂單所要求的紗線產品和相關生產資料。項目二“流行紗線開發與工藝設計”,模擬紡紗企業產品研發部門適應市場需求進行流行紗線產品開發與生產,見表2,總計30學時。小組對項目內角色進行分工,明晰工作職責。首先對現有紗線主流市場進行市場調研,隨后綜合紡紗新原料、新設備、新工藝和新技術設計紗線品種,并逐步完成新產品工藝制定、工藝上機和產品檢驗與質量控制。項目結束后需提交所設計的流行紗線產品和相關生產資料。項目三“創新紗線開發與工藝設計”,模擬紡紗企業產品研發部門研發新型紗線產品,見表3,總計20學時。小組對項目內角色進行分工,明晰工作職責。綜合運用或創新紡紗新原料、新設備、新工藝和新技術,逐步完成新產品開發、先鋒試驗、研發成果總結與反思。項目結束后需提交所設計的創新紗線產品和相關生產資料。
2.課程內容設計的特點
(1)項目難度從“復制”到“創新”逐層深入。課程項目的安排遵從高職學生認知規律,項目一“復制來樣或訂單”,項目二“模仿市場創新產品”,項目三“自主創新”。三個項目由淺入深,環環相扣,相輔相成,使學生能循序漸進,不斷獲得階段性成果,取得成就感,提高學習興趣,從而確保學生新型紗線產品開發和工藝設計的專業能力及職業素質的養成。
(2)項目素材來源于市場,工作任務劃分類似于企業。課程的項目內容素材來源主要有兩個渠道:一是本土企業實際生產新型紗線的生產資料;二是學生通過網絡調研或實地調研所獲取的新型紗線信息和相關生產資料。項目內容來源和工作任務的真實性一直為現代職業教育理念所倡導,采用真實的項目和真實的工作任務,讓學生在課堂里轉變崗位角色,實現畢業后與相關職業崗位“零距離”對接。
(3)工作任務安排依據生產流程,學習單元分配基于工作過程。項目的開展按照企業實際生產流程,在工作任務的具體學習單元中又體現“基于工作過程”的理念,例如:項目一從訂單分析開始,然后制定工藝、實施工藝,最后進行質量檢測,提出進一步改進措施。在“訂單分析”工作任務中,首先建立對新型紗線基本知識技能的認知,然后模擬工藝員接到訂單任務,分析企業的工藝技術能力和生產能力決定是否承接訂單,接下來對訂單紗線的具體工藝技術參數進行分析,以供下一工作任務“制定工藝”參考。
(4)“工作任務”和“角色扮演”兩維驅動。項目內容安排在縱向上由具體的工作任務所決定,橫向上“產品研發員”“工藝員”“原料選配員”“調度員”“質量員”等各個角色崗位人員根據實際工作需要相繼開展工作。這樣的項目開展形式更容易讓學生轉變觀念,將課堂當作工作車間,將學習內容當作崗位任務,而且更加突顯了工作方法、溝通交流、團隊合作等素質能力的培養。
(5)課時安排“重產品開發、弱工藝計算”。由于開展本課程時學生已經掌握了紡紗各道流程的操作技能,熟悉紡紗機械和紡紗原理,具備普通品種紗線的工藝設計與計算、質量控制能力,所以課程設計時,課時的分配更加偏重于“開發”,弱化“工藝計算”,課堂上較為注重紗線新產品開發過程的訓練和工藝設計與計算難點的解決。
作者:趙菊梅高小亮單位:鹽城紡織職業技術學院紡織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