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老年服裝市場特點綜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老年服裝,作為中國服裝發展史上一個特定階段的特殊產物,具有特定的含義和重要的現實意義。需要指出的是:人口老齡化是當今世界面臨的共同問題,它不僅對發達國家而且對發展中國家構成了嚴峻的挑戰。
1.1人口眾多,且增長速度快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計劃生育的催化作用,目前我國老齡人口已達1.34億,占總人口10%,占亞洲老年人口的1/2,2000年已全面跨入老年國行列。據預測:到2025年,我國的老年人口將達2.7億,占世界人口的18.4%。由此可見,21世紀的中國老年市場將是世界最大的老年市場,或者說從市場規模的基礎性要素———人口是市場的主體來看,中國的中老年服裝市場具有不可限量的開發潛力。
1.2市場購買力強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收入的提高,中老年人正在逐步拋棄“重積蓄,輕消費”“、重子女,輕自己”的傳統觀念,花錢買健康、花錢買瀟灑正成為現代中老年人的時尚追求。隨著社會養老保險體制的完善,中老年人可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需求,使其相對有限的經濟收入,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現實購買力。中老年人的經濟收入狀況是決定中老年市場規模和容量的關鍵因素。有關資料表明,我國中老年人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為子女或親屬供養、老年人離退休金和勞動收入以及社會保險和救濟。我國老年人口基數大,老年人的經濟收入逐年在增加并具有強烈的購買欲望,我國的中老年服裝市場具有不可估量的開發潛力。
2.中老年人的服裝消費特點
2.1求美的特點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中老年人也是如此,他們已不再像幾十年前那樣不修邊幅。如今的中國的中老年人有其獨特的追求美的方式,大多趨向于穩重、大方。
2.2懷舊的特點人到了中年就特別容易懷舊,所以,往往是點滴的、足以引起人們美好回憶的事物都使人十分珍惜。表現在服裝上,中老年人在年輕時往往由于經濟、經歷及外在輿論的影響,錯過了追求美的最佳時機。到老年之后,他們更懷念年輕時所向往的衣服,而服裝的循環論恰能滿足他們的這一特殊心理。正如一位英國學者發表的見解:如果一個人提前穿上離時興還有5年的服裝,就會被認為是怪物;提前3年穿,就會被認為招搖過市;提前1年穿,會被認為非常得體;1年后穿就顯得過時;5年后穿上,就成了老古董;10年后穿它,只能招來恥笑??墒?過了30年再穿它,人們又會認為新奇,具有獨創精神。
2.3求新的特點與大多數年輕人一樣,中老年人也同樣具有“喜新厭舊”的心態,只不過是在求新的程度和層次上與青年人不同而已。另外,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以提高,中老年人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反映在服裝的消費上,中老年人在懷舊和求新的矛盾中尋找平衡點。過分懷舊難免造成照搬,致使服裝陳舊、呆板;而一味強求求新勢必導致過于前衛,超出中老年人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因此,對中老年服裝的設計要取得懷舊和求新兩者之間的協調一致,解決好穩定與變化之間的辯證關系。
2.4從眾的特點從眾心理源于人作為社會動物的合群性,千百年來,為了抵抗來自自然和社會的各種威脅和風險,人們形成了互幫互助、共進共退的傳統觀念,而不愿意獨自承擔脫離群體所面臨的各種風險。人們在消費的過程中往往顯示出循規蹈矩、人云亦云的特點,對于中老年人尤其如此。大多數中老年人在選擇服裝時盡量避免前衛和奇特,而比較講究檔次、質地及名牌。
3.中老年人服裝市場開發的對策商界有句名話,真正的市場、最好的市場莫過于待開發的市場。而老年市場形成,值得商家和企業投資開發。針對以上問題,本文提出一些相關發展對策和建議。
3.1加強技術創新由于服裝生產企業在中老年服裝的產品設計和技術創新方面與市場需求差距較大,導致產品結構不合理、服裝設計缺乏新意且型號不全、色彩單一。因此,服裝生產企業應注重中老年服裝的款式、色彩、型號、質地等多方面的要求,并逐步創立名牌。現代人更關心服裝的舒適、健康、環保等功能,而將款式、色彩、流行等因素放到次要位置,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趨勢愈加突出。針對以上分析,服裝設計師應根據中國中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進行設計,將中老年人的體型劃分的更細些,對同一胸圍的服裝,其衣長、肩寬、腰圍、臀圍可多分幾檔,增加服裝的適用范圍;色彩上應根據個人的膚色、喜好、體型、身份、環境等決定,遵循和諧、比例、均衡、節奏的美的原則。同時,服裝生產企業應改變傳統的少品種、大批量的生產模式為多品種(不同檔次、多花色、多號型)、小批量的生產模式。
3.2注重營銷創新營銷創新是指企業盡可能地利用現代高新技術手段,最有效地、最經濟地謀求新的市場開拓和新的消費者的挖掘。它包括應用新的廣告媒體,采用新的產品防偽方法,開發新的售后服務途徑,開發新的客戶需求分析工具。服裝企業的信息化。隨著我國國家及數據通訊網絡的相繼建成,發展數據業務已成為當務之急。然而,根據來自國家經貿委的消息:目前,國內大中型紡織服裝企業中只有10%的企業基本上實現了信息化,70%的企業處于學習和摸索階段,20%的企業尚處于初級階段,國內紡織服裝企業信息化堪憂。究其原因,就是這些企業沒有意識到營銷創新以及企業信息化對于企業營銷的必要性。服裝企業信息化是指服裝企業在科研、生產、營銷和辦公等方面廣泛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構筑企業的數字神經系統,全方位改造企業,以降低成本和費用,增加產量和銷售,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營銷方式的多樣化。在營銷方式上,除采取傳統的專賣店、精品屋、百貨商店、連鎖店等形式外,可根據中老年人的特點及特殊要求,采取一些新的交易方式,如郵購和電子零售等。電子商務以網絡為框架,以市場為基礎,以交易雙方為主體,以銀行支付和結算為手段,以產品數據庫為依托,為企業與消費者、企業與企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在網絡經濟大潮的推動下,企業“融網”、尋求e化之道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3.3引導中老年人改變傳統觀念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價值觀念是以情意為主線,在家庭人倫關系為中心的氛圍中實行人際關系的和諧,維持禮儀之幫的風范。中國人特別是中老年人講究含蓄美,注重“修飾而不露雕刻,自然而不顯簡陋”。這種著裝特點必然導致對服裝的理解態度和接受程度不同于西方。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和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服裝正逐漸國際化,中西服裝的差異正在縮小,對服裝的流行潮流也趨向認同。因此,借助電視、網絡、報紙、服裝會等新聞媒體,宣傳服裝文化,引導中老年人改變傳統的服裝消費觀念,使未來的中國中老年人著裝更漂亮、生活質量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