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校服裝市場營銷實習基地建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展望未來的發展目標,從規模上,高職高專教育將進一步占據整個高等教育一半以上的比例。如何改革舊的培養模式,探索出新的適合高等職業教育特點的新的教學模式,成為高職教育的一個急切解決的問題。服裝市場營銷專業作為在市場細分中的新專業,應抓住機遇,培養出符合市場要求的人才,推動服裝行業的發展。
一、服裝市場營銷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意義
(一)滿足服裝營銷行業對擁有實踐經驗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如何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與團結協作精神、具有科研意識與能力的人才,直接關系到人才素質教育的質量。隨著21世紀的到來,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來越多的企業需要快速適應企業發展,掌握理論知識,并能迅速轉換為實踐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二)有利于完成理論教學與實踐環節的有機結合,提高人才素質通過在校園內建立實訓基地,可以使學生在校內既能完成理論與實踐的有效銜接,大大縮短學生以后參加工作的適應時間,提高學校培養人才的質量,從而提高學校的聲譽,有利于學校的招生、就業,形成一個良性發展,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企業將自己的品牌引入校園,可以有效的整合學院現有資源,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同時,在大學校園創建品牌創業基地,可以將課堂教學與實訓有機結合起來,在真實的環境中培養訓練學生的技能,更實用,提高了學生就業競爭力,提高了學校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學生通過對企業文化的學習和針對性較強的專業技能培訓,很快適應了崗位工作的要求,提高了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
(三)有利于企業品牌文化推廣和人才儲備在大學校園創建品牌創業基地,有利于提升企業品牌的內涵和影響力,樹立企業形象,宣傳企業文化。以大連工業大學校園內的璐比大學生創業基地為例,璐比品牌的目標顧客大多是20-25歲的愛新潮女孩,她們熱愛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信而富有活力;追逐時尚潮流,創新而帶有個性,而這種目標人群正好是我們在校的大學生,她們能更好的詮釋璐比品牌的內涵,將品牌內涵推廣。總之,在校園內建立實訓基地,是一種定單式人才培訓模式,學生到企業后縮短適應期;有利于學生接受企業文化的熏陶,就業后能很快融入企業員工團隊,增強團隊力量。為企業儲備了大量的人才,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二、服裝市場營銷專業實訓基地建設實施方法
服裝市場營銷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概況起來就是:“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
(一)引進來。在校園內建立品牌的實訓基地,開展品牌的校內推廣活動月活動。
1.在校園內建立品牌的大學生實訓基地。許多品牌的市場定位是年輕時尚的青年,大學生恰恰是定位群體中的一部分,在校園內開設品牌專賣店,建立大學生實訓創業基地,是解決服裝市場營銷專業同學實訓的有效途徑。同時為服裝營銷專業的學生實習、創業提供條件。同學們可以在校園品牌店內經營過程中,在銷售該品牌的過程中,通過熟悉品牌的市場定位、產品設計等方面內容,來了解和掌握品牌理念、經營思路從而完成理論環節和實踐環節的轉換。同時,在校內建立品牌的大學生創業、實訓基地能實現學生、企業和學校三方的共贏。第一,使學生在校內既能完成理論與實踐的有效銜接,大大縮短學生以后參加工作的適應時間,將課堂教學與實訓有機結合起來,在真實的環境中培養訓練學生的技能,更實用,提高了學生就業競爭力,提高了學校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學生通過對企業文化的學習和針對性較強的專業技能培訓,很快適應了崗位工作的要求,提高了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其次,有利于提升企業品牌的內涵和影響力,樹立企業形象,宣傳企業文化,選擇在大學校園建立自己的品牌實訓基地,對品牌而言,其品牌的目標顧客大多是青年學生,她們能更好的詮釋品牌的內涵,將品牌內涵推廣。企業還可以有目的地培養、選擇企業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可以減少培養成本,同時承擔社會責,樹立企業形象,宣傳企業理念。第三,學校通過建立創業、實訓基地,可以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和學生的就業能力,學生提高職業素質、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從而提高學校的聲譽,有利于學校的招生、就業,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2.開展品牌的校園推廣活動月。利用校內實訓基地,組織本專業同學選取品牌,定期引進不同風格、不同品牌理念的服裝,在校園內開展品牌推廣月活動。可以將營銷專業同學分組,利用課程設計時間,同學自己出去尋找品牌、挑選產品、制定價格、設計促銷方案,并且實施銷售環節,開展品牌促銷月活動,各小組同學要進行市場調研、方案設計、方案實施等環節,完成校園推廣整體活動,也是對所學專業知識的實訓訓練。實施品牌推廣月活動可以鍛煉同學的溝通協調能力,同時實現校內資源的有效利用。
(二)走出去,與企業合作,建立營銷專業大學生實訓基地;將校園品牌延伸至企業,在校外建立大學生創業、實訓基地。
1.與企業合作在校外建立營銷專業大學生實訓基地。建立校外就業實訓基地是高職院校實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高職學生與職業技術崗位“零距離”接觸的有效途徑。通過與校外企業建立大學生實習、就業基地,可以使學生鞏固理論知識、訓練職業技能、全面提高綜合素質。搭建了從大學課堂到工作崗位之間建立實訓橋梁,實現了由理論知識教學到實際社會需求的無縫過度。同時,開展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十分有利于學生掌握崗位技能、提高實踐能力、了解崗位的社會屬性,了解校外實訓基地所在單位的一系列規章制度及員工日常行為規范,也可以為學生提供形成綜合實踐能力、職業素質、職業道德、職業意識的實踐氛圍。總之,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按照規范的職業標準開展項目實訓,能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縮短他們的工作適應期,同時解決了實訓和預就業兩部分內容,可謂一舉兩得。
2.將校園品牌延伸至企業,在校外建立大學生創業實訓基地。我院的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具備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連續六屆獲得大連市校企合作杯的金獎,并且在校企合作大賽中,入圍作品一直名列前茅,受到企業的青睞,所設計的服裝符合市場需求,具備了小批量生產的能力,在與企業合作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嘗試將校園品牌拿到合作企業去銷售,探討合作方式,讓營銷專業的同學在企業合作中,深入到合作企業,參與產品的前期市場調研,為設計產品提供一手資料,在產品設計環節得到實訓,同時對市場進行深入調查,掌握產品的價格、銷售渠道、以及消費者的消費心理,設計促銷方案,在實訓過程中與企業合作,也同時鍛煉了同學們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為企業儲備了人才,也實現了學院人才培養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實踐教學開展得如何,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的成敗,決定著服裝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培養質量的好壞,對服裝市場營銷專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的思想理念,將在校內建立大學生創業、實訓基地和在校外與企業合作成立校外實訓基地兩者有機結合,積極探索適應高職教育需要、有助于提高服裝市場營銷專業辦學水平、體現高職特色的專業辦學模式,走出一條立足高職院校實際又行之有效的專業實踐教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