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金融市場業務進展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是有利于豐富銀行資金來源方式,實現新形態存款在銀行體系內流轉。目前我國存款利率上限仍受嚴格管制,而客戶對資金增值的需求大幅增強,由此產生的矛盾曾導致2011年9月四大商業銀行存款罕見凈流出4200億元。發行理財產品突破利率限制可緩解該矛盾,助推銀行貫徹“存款立行”經營理念。
二是有利于調節信貸規模,優化信貸資源配置,提高銀行收息水平。銀行可將央企、國企、大型集團客戶金額大、貸款收益較低的融資需求與理財資金對接,將貸款規模釋放至銀行綜合收益較高的客戶或項目,從而優化銀行貸款收息率、NIM等財務指標。
三是有利于打造新興中間業務收入增長點,減少經濟資本占用,促進銀行經營轉型。國外先進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占其總收入的比重平均超過50%,相應發展中間業務、特別是新興中間業務是我國銀行經營轉型的重要方向,提升中間業務收入占比的要求將逐年提高,同時不得以貸收費、浮利分費等規定限制了銀行通過貸款衍生收入的粗放發展模式,在此背景下,金融市場業務將成為合規新興中間業務收入的重要來源。
四是有利于提高銀行服務水平,為客戶提供便利、創造價值、降低風險。伴隨經濟金融的轉型升級,低成本融資和高收益理財需求呈現常態化,銀行相應的營銷體系和服務模式也應發生適應性變化。發展金融市場業務可增強高收益理財產品發行能力,增強債券發行承銷能力,增強黃金租賃、股權投融資、債權收益權、租賃收益權轉讓等新興市場業務對接能力,滿足客戶多元化金融需求。
商業銀行發展金融市場業務主要策略
(一)完善理財產品系列,提高金融資產募集的規模和效率,優化產品結構降低資金成本。一是改變傳統存款營銷理念,完善大存款營銷管理模式,將理財產品、基金等金融資產納入銀行存款體系進行考核,順應金融市場發展趨勢,持續做大折效存款規模。二是完善理財產品的設計,通過發行期限、風險級別、收益水平差異化的理財產品滿足客戶流動性、安全性、收益性的多樣化需求,防止存款流出銀行體系。三是實現理財產品和存款資金良性互動,合理引導資金在理財、基金、保險、黃金投資等領域的有序轉換。四是滾動發行產品維持資產組合規模的同時,提高開放式理財產品及短期理財產品在組合中的占比,通過短期資金匹配長期資產,擴大資金成本和投資收益的利差。
(二)豐富金融資產運作投向,成熟產品在規范化基礎上實現規模經營,創新產品在風險可控前提下進行積極試點。一是做好與票據市場的對接,試點銀行承兌匯票直貼業務、推廣銀行承兌匯票轉貼現業務,做大對接理財資金的票據收益權轉讓業務,拓寬票據貼現業務的渠道。二是做好與同業資金的對接,對同業客戶實施名單制管理,加強銀行分支機構與當地同業機構的聯系,規范詢價、議價行為,提高業務效率。三是做好與債券市場的對接,提高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企業債等債券品種的承銷能力。四是做好與信貸資產的對接,通過設置客戶評級分類授信等準入門檻和落實名單制管理,實現與傳統貸款投放的區別與互補,完善理財融資業務審批流程,提高資產管理組合收益。五是做好與貨幣市場的對接,在資產組合中適當配比拆借、回購等貨幣資金市場工具,應對理財資產流動性兌付要求。六是試點與股權市場的對接,嘗試股票收益權投資業務、類基金信托計劃、投資公募基金FOF、非上市公司股權PE項目等創新型業務,滿足激進型投資者的理財需求。七是創新與實物資產的對接,將具有公允價值的實物商品與銀行高價值客戶對接,為商品供應商提供B2C渠道,理財客戶在產品持有期內可自主選擇以優惠價格換取約定商品或返還投資本息,實現銀行、實物提供商、客戶的三方共贏。八是提高貴金屬、外匯業務、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能力,加快推進貴金屬交易、貴金屬實物銷售、黃金租賃、貴金屬質押融資業務,穩健運用遠期、期貨、掉期、期權等金融工具,滿足客戶開展與匯率、利率、商品、指數和信用等標的掛鉤的衍生產品交易需求,提高銀行本外幣資金管理水平。
(三)與信托、證券、基金等公司建立營銷戰略聯盟,實現資源共享,暢通創新渠道,減少交易成本。在金融市場業務發展中,堅持以減少銀行資源消耗,整合利用外部資源為導向,注重與各類金融同業、中介機構等建立營銷戰略聯盟。一是將銀行傳統的網點優勢、渠道優勢、傳統客戶資源與基金、證券、信托等公司的平臺優勢、技術優勢、專業客戶資源相結合,實現銀行與戰略合作機構的優勢互補、渠道互通、資源共享,擴大金融市場業務規模和范圍。二是借鑒戰略合作機構在市場營銷及業務運作方面的先進理念和做法,加大各類金融市場產品的創新力度,更好地貼近專業客戶,更好地對接資本、貨幣、外匯、商品、票據等五大市場,提升快速響應能力和創新能力。三是不斷提升戰略合作機構的深度和廣度,好中選優地確定合作機構,構建穩定戰略聯盟關系,從而提高銀行議價能力和合作業務運作效率,避免人力、精力、財力上的分散,進一步挖掘合作紅利,降低營銷成本、溝通成本和交易成本。
(四)切實防范金融市場業務各類風險。一是逐產品、逐環節梳理業務風險點,制定事前風險管理方案、事中緊急處理預案、事后違規處罰規章,防止因金融市場業務資金量大、業務主體多、交易結構復雜、產品創新活躍產生的各類風險。二是落實風險隔離,機構設立時區分前臺產品交易部、中臺風險管理部、后臺運營管理部,實現部門、人員權責制衡,防范操作風險。三是執行風險限額指標,針對資產組合類理財產品、本外幣投資、代客衍生交易等交易類別設置細化風險限額指標,對金融業務風險實現剛性約束。四是嚴格計提風險撥備,在管理金融資產組合時,根據風險等級高低設置權重,對可能發生違約的風險嚴格按規定提取損失準備金,做好資產減值處理。五是密切關注監管政策導向,加強與銀監局等監管部門的聯系,對政策限制的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壓降業務規模,對政策鼓勵的搶抓市場機遇、率先試點突破,在合法合規前提下實現金融市場業務有效發展。
作者:呂信單位:農業銀行江蘇省分行公司業務部高級產品經理經濟學碩士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