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少數民族體育與旅游融合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民族節慶體育;旅游;融合發展
隨著精準扶貧工作扎實的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人們生活水平會不斷提高,個人支配經費和余暇時間就會增多,在物質逐漸滿足的情況下,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會更強,對外出旅游變成一種生活的時尚,特別是,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外出去探索或體驗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見證不同的風俗習慣、宗教傳統和文化遺產。甘肅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以漢族為主體的回、藏、東鄉、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薩克、滿等16個民族,其中東鄉、保安、裕固是甘肅省特有的民族。甘肅少數民族在發展歷程中創造了豐富的體育文化,少數民族的節慶多內容豐富,其中節慶活動中民族體育形式占有很大部分。如何更好的滿足游客的需求,做好少數民族地區區域文化特色品牌,把節慶體育文化的開展充分與旅游融合,發揮旅游業的經濟效益推進貧困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參考。
1甘肅民族節慶體育與旅游融合的緣由
1.1政策性引領,推動節慶體育與旅游融合的契機
甘肅旅游業在政府的引導驅動下,呈現可喜的一面,旅游業發展顯示出后發優勢。甘肅旅游由資源大省,正在步入向旅游強省升級轉型。為促進旅游業的發展,2008年省政府《甘肅省旅游產業實現“三年翻番與質量提升計劃”的指導意見》。為了充分發揮甘肅省旅游資源優勢,加快把旅游業培育壯大成為全省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2014年甘肅省省委省政府了《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意見》。為了充分發揮旅游業在促進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推動全省經濟轉型、產業升級中的重要作用,甘肅省政府2015年《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實施意見》。在“十一五”期間甘肅省就出臺了《甘肅省旅游廁所建設規劃》、《甘肅省藏區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與發展規劃》等20多個旅游專項規劃,為全省旅游業科學發展奠定了基礎。這些政策與措施的出臺極大的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要提升旅游的內涵,讓游客感受和體驗民族特色文化的魅力,在民族節慶、時令中往往會以肢體的動作,體育文化來展演民族特色,這就把節慶體育很自然的與旅游業達到相得益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
1.2旅游帶動甘肅經濟提升
在少數民族經濟欠發達地區,旅游業成為當地支柱性的產業。根據近三年來甘肅省統計數據顯示,2015全年接待國內游客15632.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3.5%;國內旅游收入974.5億元,占全省經濟的14.4%;2016全年接待國內游客1908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2.11%,國內旅游收入1219.2億元,占全省經濟14.4%;2017年全年接待國內游客23897.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5%,國內旅游收1578.7億元,占全省經濟的20.6%。這充分說明旅游業的發展對甘肅經濟支持作用以及重要性。隨著旅游業的發展,人們不僅僅是觀光旅游,更需要精神層面的需求,更加喜歡參與式的旅游需求,搞好節慶體育旅游資源,讓游客觀賞和參與節慶體育,充分展示了民族傳統體育給游客帶來的快樂,這種趣味性和參與性是節慶體育旅游的核心是吸引游客的中心所在。體育旅游資源具有觀賞性、參與性、競技性、娛樂性等特點,可讓游客獲得更加真實和刺激的旅游體驗,游客在參與體驗過程中可接受當地文化的洗禮,從而提升了旅游者對民族地區的旅游形象。開展一些相關的主題性系列節慶體育活動能夠延長時間效應,使游客逗留的時間就會長一些,對于地方旅游品牌的影響會更大,來當地旅游的人會更多,在吃住行方面會增加當地經濟收入。大力發展民族節慶體育旅游資源,在當下少數民族脫貧攻堅時期助推經濟的發展。
1.3民族節慶體育與旅游融合能夠保護民族文化
旅游業帶來的經濟效益被政府、民間社會團體所關注,就會重視旅游的發展,尋求旅游資源的多元化。節慶體育源于祭祀、各種廟會活動、傳統節日慶典等。民族節慶體育是在一定地域產生的,它與該地域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生產、生活水平以及日常生活習慣、習俗等有密切的聯系。在沒有文字的民族要把生產、生活等文化傳承,主要靠口傳心授,靠身體活動來模仿,就會借用游戲、競技、歌舞等形式得以廣泛演化與傳播。如藏、蒙等騎術表演競賽,眾多民族的摔跤、射箭等展演著生存技能,白馬藏族正月十五表演的“殺野豬”儺舞,是人們對原始狩獵成功的祝福。這種民族歷代生活的文化特征,深深地嵌入到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方式中,成為一種特殊的形態,保存在體育活動中。民族節慶體育是一個動態性的文化體驗,由于少數民族生存環境的相對閉塞對文化的整體保護比較好,展演出最原汁原味的文化場景,是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再現。1旅游業的繁榮促進了民族節慶體育的發展和傳播,反過來民族節慶體育豐厚的文化底蘊提升了旅游的內涵。
2甘肅少數民族節慶體育概況
2.1甘肅少數民族具有豐富的節慶體育活動
甘肅是華夏文化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歷史上最早開展東西方經濟文化和各民族間交流的開放地區;自古以來商賈云集,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橫貫全境。甘肅是歷史悠久,文化多元,自古就是少數民族聚居、活動較多的地方,先秦時西戎、氐在這里活動。據《史記•秦本記》記載,秦的祖先最初居住在“西犬丘”為周王室討伐西戎,后因牧馬有功而賜“嬴”姓,成為周的附庸,得以建立秦國,而“西犬丘”經考古證明就在甘肅禮縣一帶。秦漢時期有匈奴、羌族,隋唐時期主要有突厥、黨項和吐蕃族。在一定時空條件下經過民族分化、融合,省內現有甘南、臨夏兩個民族自治州,有天祝、肅南、肅北、阿克塞、東鄉、麥積山、張家川7個民族自治縣,有39個民族鄉。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差異性很大,有平川大壩、戈壁沙漠、高山峽谷、森林草原。在特定的地域和時空條件下產生出來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蘊涵著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內涵。大量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和發展變化,由不同的地域環境、歷史因素、宗教信仰所形成,已經成為生理、心理、形態等特殊標志。2體育的健身性、愉悅性、肢體活動的展演性及技能技巧的傳承性,賦予了傳統體育的民族色彩,使得民族節慶活動中開展著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形態如(表1)。
2.2甘肅少數民族節慶體育的特點
甘肅少數民族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有著各自的傳統節日和習俗文化,在節慶當中也有豐富多彩的傳統體育活動,呈現著不同的特點。1)民族宗教性。甘肅少數民族節慶體育受宗教影響比較大,佛教文化和伊斯蘭教文化的影響,在宗教活動中開展一些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如寺院宗教活動中跳法王舞、馬首金剛舞進行驅災納祥,喇嘛的摔跤與角頭,信徒的轉香巴,在香浪節進行煒桑、插箭等。回族清真寺是群眾進行宗教活動的中心,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在進行宗教活動時如進行頂禮膜拜、下方、拉手跳舞等,這種儀式性體育活動傳遞著宗教信念。2)環境地域性。地理環境使處在的民族在語音、宗教、習俗、生產等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特別是身處在地貌各顯異態的甘肅少數民族節慶體育受地理人文和生產方式的影響,體現著在草原游牧的特色,如賽馬、射箭、套馬、摔跤、叼羊、賽牦牛、姑娘追、飛馬射銀、馬上扯旗、馬上角力等具有游牧文化傳統體育;居住在黃河沿岸的回族創造了牛羊皮筏競渡、夾木過河、人牛泅渡等具有黃河風情的體育項目;居住在山川之地的回族、東鄉族、土族、滿足等民族創造了農耕和商貿有關的傳統體育文化,如甩拋尕、打石頭、舉石擔、舉沙袋、抱腰、壓走馬、奪腰刀、打梭兒、打毛蛋、跳格、武術、拔腰、拔棍、跘跤等,在每年六月六“蓮花山”的花兒會;居住在高山森林的民族表達著與生存相關的傳統體育項目,如在菜花節、祭水節進行轉山、插箭、圍獵、打石進洞、跳鍋莊等。
3甘肅少數民族節慶體育旅游開發的優勢
3.1甘肅少數民族節慶體育的多重體驗
以村寨、牧場、寺廟為平臺開展節慶活動是一個民族傳承族群文化、道德教育,維系精神家園的重要場所,在少數民族節慶活動中,“體育娛樂是任何節日文化活動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強化、渲染了節日文化活動狂歡的氛圍,將節日文化活動的熱鬧氣氛推向極致,使人們歡娛了身心,加強了彼此間的交流,增強了民族和村落社區組織的團結,傳承了民族傳統文化,保證了民族的繁衍和進步發展。3節慶體育具有宗教祭祀儀式性、新春伊始的祝福、欣賞自然風光的郊游、體現農事生產和娛樂的狂歡等特點,滿足了現代人們體驗式旅游模式,讓人們體驗民族文化所帶來的炫彩奪目式的視覺享受,感悟民族文化深處的心靈情感。觀賞儀式型民族體育如藏傳佛教進行宗教活動時跳法王舞、馬首金剛舞、巴當舞,白馬藏族跳“池哥晝”儺舞,村落進行的民俗祈福活動如采花節、祭水節等具有的儀式文化欣賞。土、東鄉、保安、撒拉族的“花兒會”給旅游者優美的聽覺欣賞。藏族、蒙古族、哈薩克族、裕固族等少數民族以草原為民族體育活動地,開展賽馬、馬上技藝、賽耗牛、叼羊、姑娘追等具有觀賞性。
3.2甘肅少數民族節慶體育的參與性
人們選擇在民族傳統節日旅游是感受鄉土民俗風情,感受民族傳統體育的娛樂體驗。把民族節慶體育作為旅游資源就是讓游客參與民族體育活動,體驗民族文化的特色,感受節慶體育帶來的樂趣。如臨潭縣在正月十五舉行的“萬人拔河”,游客可以親自參與拔河,運動比賽輸贏勝負給人帶來的愉悅感;還有藏族的鍋莊舞,集藝術與健身性受到許多人的喜愛,跳鍋莊舞宏大的場面受到多人追捧;裕固族人的頂杠子,哈薩克族的射箭、射弩,藏族的大象拔河、摔跤、射箭,東鄉族和保安族的抱腰、拔棍以及多數民族開展的秋千等,動作簡單易學,這些傳統項目易于游客參與。參與體育活動在增長體育知識的同時愉悅了心情,鍛煉了身體,滿足了旅游者的文化體驗。
4發展少數民族節慶體育與旅游融合的策略
4.1做好民族節慶體育旅游品牌的宣傳
旅游業的發展需要有品牌營銷戰略觀念,要有品牌效應的思想。品牌力成為現代旅游業核心競爭力,誰能打造最強勢、最知名旅游品牌,誰就擁有了未來的旅游市場。將節慶體育打造成旅游品牌,豐富了旅游資源的多元化,是對旅游產業的升級。甘肅是多民族居住區,有著多元豐富的民族文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活躍的民族文化符號,特別是在節慶活動中開展的節慶體育更是如此。節慶體育具有相對固定的時空特點,通過網絡、廣播等現代媒體的宣傳和推介,形成品牌效應,如在臨夏蓮花山六月六舉辦的有漢、回、土、藏、東鄉等民族參與的“花兒會”,瑪曲縣格薩爾王賽馬大會,肅北縣那達慕大會,阿克塞縣賽馬、叼羊會,臨潭縣拔河賽事等,新穎獨特的節慶活動,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對異國異鄉之人很有吸引力,通過品牌的宣傳達到定向作用,喜歡觀看、體驗參與的人們就會有預見性的作用,安排定向的時間和地點,使旅游者去選擇而滿足需求。
4.2構建區域鄉村旅游中的節慶體育文化
甘肅少數民族一村一寨不同的地域具有獨特自然景觀,人們選擇去少數民族地區旅游不僅僅是去欣賞美景還要去感受體驗獨特的民族文化。節慶體育文化具有民族體育觀賞與體驗性,不僅對本民族文化具有傳承而且有很好的群眾基礎性。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發展旅游資源的重要條件,是對民族文化的重要呈現。甘肅臨夏地區的回族、東鄉族、保安族節慶體育是呈現的農耕商業文化傳統體育如拔腰、拔棍、武術等,河西走廊蒙古族、裕固族、哈薩克族是草原游牧文化,傳統體育套馬、摔跤等,甘南藏族高原游牧文化,傳統體育賽馬、射箭等和高山森林狩獵文化的傳統體育射箭、歌舞活動,體現凝聚、團結生存儀式。構建旅游產業化,提升區域鄉村經濟發展,打造“自然生態+體育+旅游”模式,重視民族體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展示民族體育風情,在區域鄉村旅游中打造民族傳統體育品牌,構建傳統體育特色村寨,開展在節慶中的特色體育活動,讓民族傳統體育產業化,滿足旅游者特色體育帶來的愉悅,讓旅游者感受民族文化帶來的精神享受,從而增加居民的收入,發展民族地區經濟。
4.3打造節慶民族傳統體育品牌賽事
民族傳統體育品牌賽事是集民族特色、休閑、娛樂、競技、觀賞于一體的多元文化活動,具有巨大的市場潛能。4民族品牌賽事通過現代媒介的宣傳報道,提升一個地方的知名度,能夠提升旅游業的發展,為當地經濟的發展提供動力。近年來在甘南藏族地區舉行了有一定影響的民族傳統賽事,如為了紀念格薩爾王在甘肅瑪曲舉行“格薩爾”賽馬大會,吸引了甘、青、川、藏等賽馬選手參賽,吸引了周邊五省及全國喜歡觀看比賽的游客達好幾萬人,比賽期間還舉行了娛樂性的體育活動;臨潭縣萬人拔河比賽,由于流傳時間長,參賽人數多,場面壯觀等被列為甘肅省非遺項目;阿克塞縣叼羊會;甘肅肅南縣射擊賽;甘肅肅北縣那達慕體育大會等,這些賽事的舉行吸引了數以萬計的人觀看。賽事的舉行增加當地食宿經濟的收入,可以利用賽事平臺進行招商引資,還可以創建旅游品牌,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參考文獻:
[1]曹沖,張兆龍,劉德軍.云南麗江節慶體育旅游開發研究,云南麗江節慶體育旅游開發研究[J]鄂州大學學報,2017,24(2):95.
[2]曹永英.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甘肅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6,35(2):92-95.
[3]陳振勇,童國軍.節慶體育的集體記憶與文化認同———以涼山彝族自治州火把節為例[J]體育學刊,2013,20(4):125-128.
[4]胡建忠,邱海洪等.“體育+旅游”視角下民族傳統體育品牌賽事產業化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8,30(1):42.
作者:田廣單位: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