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包裝行業發展調查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了更好地了解包裝行業對可持續包裝的認識以及可持續包裝在業內的應用情況,自2007年開始,《PackagingDigest》雜志和可持續包裝聯盟(SPC)每年都會在業內聯合展開一次關于可持續包裝的市場調查。2010年10月,《PackagingDigest》雜志和可持續包裝聯盟(SPC)再度攜手,展開了第4次有針對性的市場調查。此次調查的結果表明,隨著包裝行業對可持續包裝認識的不斷加深,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包裝行業變革和創新的主要推動力。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此次調查共收回630份有效調查問卷,調查對象涵蓋包裝加工商、包裝材料生產商、包裝設備供應商、消費品生產商及零售商等(如圖1)。這些受訪者所在公司的規模及總部所在地分別如圖2和圖3所示,包裝的產品類型如圖4所示。此次調查中,96%的受訪者表示對可持續包裝比較熟悉,而回答“完全不熟悉”的受訪者比例則從2007年的10%下降到4%(如圖5)。與2007年進行的第一次市場調查相比,這也是看印刷包裝專業文章,看印刷包裝專業文章,看印刷包裝專業文章,看印刷包裝專業文章,非常明顯的變化之一,這表明包裝行業對環境問題的認識更加深入,對可持續包裝的關注度日漸增強。
可持續包裝的行業領先者
本年度的受訪者一致認為:在零售業,沃爾瑪是推動可持續包裝發展的領導者;在消費品行業,寶潔公司贏得的贊譽最高(如表1)。相比之下,盡管越來越多的包裝材料生產商和包裝設備供應商已經開始提供更加環保的產品,但受訪者對他們在可持續包裝方面的認可度并不高,甚至有78位受訪者認為沒有一家供應商顯示出其在可持續包裝方面的領導地位。此次調查還顯示,接近2/3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所在公司對可持續包裝的重視程度增加了。同時,有6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客戶對提高包裝的可持續性更加重視了。另外,大約60%的受訪者認為,在包裝計分卡或等級分類中應該比較包裝供應商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實踐。越來越多的公司意識到可持續發展對包裝戰略的影響日益增強,大約81%的受訪者提到,目前有太多公司通過造假或發表未經證實的環保聲明為其包裝披上“綠色環保”的外衣。其中,一位受訪者指出:“當‘漂綠’行為充斥整個行業的時候,那些真正做到綠色環保的公司所付出的實際努力也變得毫無價值。消費者現在深陷‘環保疲勞’之中,不幸的是,我們為環保付出的努力卻被淹沒在他人‘漂綠’的嘈雜聲中。”然而,調查中有一位受訪者則看到了潛在的市場利益。“我們注意到,目前市場上有很多公司利用偽造的綠色證書欺騙消費者,我認為這反倒更有利于像我們這樣的誠信公司突出自身在可持續包裝方面的優勢,進一步鞏固在這一市場中的地位。我們在可持續包裝方面付出的努力,如制定詳細的員工和客戶培訓計劃,將成為我們取得成功的保證。”此外,3/4的受訪者認為行業需要一套詳細的、可全球通用的可持續包裝標準。至于這個標準應當由誰來制定,受訪者觀點各異,調查結果顯示,排在前三位的是聯邦政府、獨立看印刷包裝專業文章,看印刷包裝專業文章,看印刷包裝專業文章,看印刷包裝專業文章,第三方項目和貿易協會(如圖6)。
可持續包裝策略
調查顯示,已經制定了可持續包裝策略的公司所占比例由2007年的32%上升到45%(如圖7)。而且,這些公司的可持續包裝策略正逐步走向規范化,約25%的公司已經將可持續包裝策略作為公司規章,約35%的公司正在為其可持續包裝策略的公之于眾而努力。在受訪公司制定的可持續包裝策略中,最常見的幾項準則包括:能量消耗量(占62%)、循環再利用規范(占54%)、設計指南(占49%)、具體材料用量的規定和限制(占43%)。特別值得說明的是,隨著可持續包裝重要性的不斷提升,業內對可持續包裝設計也更為重視。調查結果顯示,將近2/3的受訪者認為可持續包裝設計已經成為可持續包裝決策中的一項重要因素。另外,由于材料在可持續包裝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可持續包裝決策中,對材料的選擇也非常重視。衡量材料可持續性的首要指標就是材料中再生原料的含量,其次是能量消耗量。超過80%的受訪者認為,是“客戶”促使他們采取可持續包裝策略,生產更環保的包裝,而這些客戶并不愿意為可持續包裝支付更高的價格。當然,這里所說的“客戶”指的是誰,還要視受訪者在供應鏈中所處的環節而定。很多受訪者表示,推動可持續包裝發展的是消費品生產商和零售商,而不是消費者。超過50%的受訪者指出,其所有的客戶中真正需要可持續包裝的比例還不到25%。正如一位受訪者所言:“我認為在人們對包裝的要求中,環保性是排在成本、耐用性和外觀之后的第4個因素。”
可持續包裝實踐
至少有2/3的受訪者認為,如果公司在可持續包裝實踐方面的努力失敗的話,將會對公司信譽造成一定影響。一位受訪者稱:“可持續包裝策略就像質量認證項目一樣,對于公司開展業務而言并不是絕對必須的,但如果你期望公司能夠在一兩年里保持正常運轉,那就最好制定并認真執行。”大多數受訪者認為,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對可持續包裝實踐的成功非常重要(如圖8)。近2/3的受訪者認為,在目前經濟衰退的市場環境下,可持續包裝很難向前推進。受訪者認為,公司在推行可持續包裝的過程中,影響因素較多,價格壓力(占42%)和競爭壓力(占37%)就是其中兩個重要因素(如圖9);在提升包裝工藝可持續性方面遇到的最大挑戰包括:原材料成本(占49%)、缺少替代材料(占38%)、生產同等品質包裝的能力(占24%)、與現有生產系統的兼容性(占24%)和缺乏標準(占27%)(如圖10)。對于達到可持續包裝發展目標所需的條件,受訪者認為最主要的3個條件是更好的新材料(占51%)、更多的教育和培訓(占51%)和更好的回收設施(占44%)(如圖11)。另外,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常用的可持續包裝評價工具主要有生命周期評估(LCA)、碳足跡以及溫室氣體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