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行鼓勵農業產業化的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自從黨中央國務院提出‘要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產品的轉化增值.這一要求以來,各地農村積極探索農業產業化建設的路子,大膽嘗試,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涌現出一批農業產業化的先進典型。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農業產業化必將成為我國農業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因此,在目前研究分析我國農業產業化的現狀與遇到的困難,探討農行在農業產業化歷史潮流面前的市場定位,不論是對于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還是對于農行自身拓進業務空間,提高市場份額,都具有孟耍憊義。
一、農業產業化的特點、類型與發展中的障礙
盡管目前對農業產業化的表述不盡一致,但基本內涵沒有什么質的區別,農業產業化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四個“化.:市場化、社會化、集約化、一體化。所謂市場化,就是指農業生產與經營都以市場為導向,不論是生產經營的品種、數.、質.、還是生產經營內部主體之間的聯結及利益配,,都是受市場支配的。所謂社會化,就是指改變傳統的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產銷脫節的生產經營模式,轉變為生產、經營、加工、銷畝、服務相互聯系、相互配合的生產經營棋式,由孤立分散的小生產轉化為社會化的大生產。所謂集約化,就是指各種生產要索,如勞動力、資金、技術、經驗、設備、資漂實行優化配,,以取得最高的比較效益。所謂一體化,就是指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和產、供、銷、貿、工、農觸為一體,增強生產經營各環節的協調配合,提高市場競爭力。農業產業化可以有不同的實現形式,根據各地農村的實踐,大致可以概括四種類型:一是龍頭企業帶動型,即以農產品加工、儲橄、運銷企業為龍頭,圈繞一項產業絨一種產品,實行生產、加工、銷也一體化經營的一種農業產業化實現形式。龍頭企業外轄國內外市場,內轄生產基地與農戶,形成一種“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格局,其經濟利益主體是龍頭企業與農戶。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方式主要是合同契約,合同分別規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及違約貴任。二是中介組織帶動型。即從事同一農業生產項目的若干農戶按照一定的章程聯合起來,組成多種形式的農民互助合作組,如蔬菜專業協會等。在中介組織的帶動下,實行農產品生產、加工、營銷一體化經營的一種農業產業化實現形式。經濟利益主體是中介組織和農戶,他們之間的經濟利益主要通過章程和合同連接起來。三是科技帶動型。以科研單位為龍頭,以先進的生產技術推廣為核心,在科技的帶動下,實行農產品生產、加工、營銷一體化經營的一種農業產業化實現形式。經濟利益主體是科研單位和農戶,他們的利益聯結與分配方式:
(一)聯合生產經營,收益按比例分成;
(二)技術承包,提供種苗,分期償還資金,按產一繳納服務費;
(三)規?;a,產品按保護價保銷。四是市場帶動型和主導產業帶動型。市場帶動型即涵過培育農產品專業市場,如水果批發市場,帶動區域專業化生產和農產品的生產、加工、營銷一體化經營;主導產業帶動型即從利用當地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和產品入手,發展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的產業群、產業鏈。在這種形式下,利益主體的聯結呈松散型,主要通過市場機制和等價交換原則各自獲取利益。我國農業產業化還處在成長的初期,有許多問題值得探討,有不少困難瀚要克服。根據筆者的調查和研究,在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中目前主要存在三大障礙。
l、分散經營的小生產與農業產業化要求的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矛盾難以協調。由于經營規模小而分散,不利于專業化分工和集約化生產,不利于科學技術成果的推廣和應用,不利于機械化、自動化的普及和生產效率的提高。同時,農民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也存在矛盾,農戶只憑直觀經驗出發魷者說憑著感覺走,往往會受到市場的懲罰。
2、農業投入不足,農村資金非農化傾向嚴重,難以滿足農業產業化大皿的資金需求。一是國家財政對農業的投入比例太小,與農業的貢獻率很不相稱。.八五’期間,國家對農業的投入僅占農業投入總最的17.3%.農業投入主要依靠銀行信用社的貨款和農戶自籌資金。二是農村資金非農化,農貸比重逐年下降。目前在農村金融陣地,有吸收存款功能的金融機構除信用社和農行外,還有工行、建行、中行、郵政儲蓄,而對農業發放貨款的只有信用社和農行,其他金融機構紛紛從農村大肆吸收資金,集中輸送到城市,形成了農村支持城市的局面,使得農村本來資金緊缺的矛盾更加突出,據統計資料顯示,農行和信用社發放的農業貸款占全國銀行各項貨款總額的比例1995年為7.05%,1990年為6.5%,1994年為4.9%。投入不足,已成為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的主要障礙。
3、農業科技和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滯后,農民素質不高,制約著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目前,我國農民的整體素質偏低,影響了先進科技成果的推廣和應用。另一方面,農業科技資源奇缺,科技服務,信息服務等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蒲后,使得農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很少能獲得必要的指導幫助。這就成為阻礙農業產業發展的又一障礙。
二、農行的市場定位一一支持農業產業化的主力軍
1996年國務院《關于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指出:.耍逐步建立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分工協作的新的農村金融體系。‘農業銀行作為保留在農村的唯一的商業金融,應承擔起歷史賦予的盆任,找準市場定位,承擔起支持農業產業化的里任。
(一)農行支持農業產業化的必耍性分析。首先,農業產業化是繼農村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貴任制以后的又一次經營體制創新,也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實行農業的產業化、規?;⒓s化經營,可以改善農村的產業結構,提高生產經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從而為農行改善經營提供有利的外部環境條件。如果農行漠視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錯失農業產業化帶來的發展良機,盲目從農村撤退,進軍城市,恐怕不但城市擠不進去,連農村這塊地盤也會拱手相讓。其次,農業產業化是農業在市場經濟作用下的產物,而農行在向商業化經營轉軌過程中,首先考慮的是市場法則,因此,農行支持農業產業化,正是找準了自身特點與農業產業化經營之間的最佳結合點,而審時度勢作出的市場定位。再次,農行的根在農村,優勢在農村,發展潛力依然在農村,如果一旦放棄農村進軍城市,與中、工、建行爭奪城市業務,無疑是以己之翅攻人之長。第四,由于單個獨立核算的農村信用社大多數勢單力薄,難以滿足農業產業化建設大項目大企業的資金需求,這就有必要農行作為商業金融的介入。農行可以發揮資金足、力.強的優勢,通過項目的科學論證,集中資金,支持好龍頭企業、產業基地建設和科技成果的推廣,從而培育和發展自己的黃金客戶。另外,農業產業化通過城鄉生產耍素的合理流動和組合,有利于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同時也促進了農行調整業務空間,實現城鄉業務聯動,有利于實現‘優化鄉鎮,鞏固縣市,開拓城市’的總體戰略目標。
(二)農行支持農業產業化的基本策略。一是從地育終身客戶的角度,積極尋找信貸有效投放點,集中資金,支持好盆點客戶。目前,農業產業化大多還處在試點摸索階段,沒有現存了黃金客戶,農行應放遠眼光,扶持和培育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盆要基地建設。要防止撒胡椒面式粗放型投入,要主動參與調查研究,制訂計劃,挑選項目,審查評沽,通過科學的選項和論證,集中資金,向盆點客戶傾斜。二是調整飽貨管理思路,逐步形成一體化經營的大色貨管理模式。多年來.農行一直沿用傳統的按行政區域配紐他貸資金模式,導致他貸資金多方出口,條塊分創,形不成合力的狀況,一些農業產業化程度高的地區資金涌求.大,投入收益高,而一些農業產業化還處在起步階段的地區,他貸難以尋找到足夠的投放點和投放.。他貨資金一體化經營以后,資金可以向優勢地區、優勢產業傾斜。三是加弦色貨風險管理,防范和化解啟貨風險。農業貨款較其他貸款風險大,因為一方面產品有市場風險、技術風險、他息風險,更有農業所獨有的自然風險,因此,必須加強風險管理。耍建立風險測評系統,加強風險的預測;要加強貸欲的‘三查’管理,嚴格執行《貸款通則》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減少人為因素而導致的信貸風險;耍建立產業化經營風險垂金,讓風險基金分擔一部分啟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