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內進口基礎油市場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介紹了我國近年來進口基礎油市場的現狀及特點,分析了國內主要進口基礎油來源及主要流向,對近年來基礎油進口貿易國、貿易關口、貿易商進行了詳細分析,并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
進口;基礎油;貿易
0引言
近年來國內經濟的發展拉動了相關行業對潤滑油的需求,而基礎油作為潤滑油的主要原材料,需求量也快速增加。同時隨著環保法規和排放標準的日益苛刻,國內對高檔潤滑油基礎油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目前國內的基礎油產量及水平已不能滿足需求,每年都需要進口一定量的基礎油來維持供需平衡,且近年來進口量持續增長。中國的基礎油市場也成為了全球主要基礎油供應商競爭的熱點地區。
1近年來我國進口基礎油情況
1.1概述近年來我國經濟結束了之前兩位數的增長,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我國潤滑油產業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換擋期。但汽車等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我國潤滑油產業結構的調整,高檔潤滑油需求量明顯增加。與之相應的,基礎油的需求,尤其是高檔的Ⅱ、Ⅲ類基礎油的需求量發生了巨大變化。近年來我國基礎油表觀消費量整體上呈逐年上漲態勢,但增速比較平緩。見表1。隨著潤滑油需求量的不斷增加,我國基礎油的供給已經明顯不足,盡管近年來我國幾套Ⅱ類油裝置相繼開車,但仍無法滿足國內基礎油需求,每年仍需要進口一定量的基礎油來維持供需平衡,近年來我國基礎油產量及進口量如表2所示。 縱觀近年來我國基礎油進口市場,以新加坡、韓國和臺灣為首的周邊國家和地區仍是我國基礎油的主要來源。進口品種中Ⅰ類油所占份額逐年減少,Ⅱ、Ⅲ類基礎油份額明顯增加。進口基礎油主要經由南京、天津等關口進口至國內,再流向國內的貿易商或者國際油公司在華的煉廠。
1.2主要進口國(地區)分析周邊國家和地區一直是我國進口基礎油的主要來源地,在2014年前,新加坡始終占據進口國頭名,但2014年韓國取代新加坡排名榜首,主要原因是SK公司30萬t基礎油裝置的投產,使其加大對華的出口,從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韓國進口量的增長。另一方面,由于GS增加了國內的基礎油商以及現代殼牌合資的65萬t裝置的全面出口,均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韓國基礎油資源的進口量。另外,隨著中韓自貿區框架的確定,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韓國對我國基礎油的出口會繼續穩中有升。中國臺灣基礎油出口量一直維持穩定并逐年取代日本和俄羅斯站穩第三名位置,主要是由于臺塑增加商數量刺激總量增長。但是隨著中國臺灣中殼裝置停工,今后中國臺灣將無Ⅰ類油資源對國內出口。隨著韓國和新加坡基礎油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逐年穩固,日本基礎油資源占比被逐年稀釋,進口量也呈整體下滑趨勢。隨著卡塔爾GTL項目開車后,該國基礎油也開始大量流向中國市場,且進口量連年增長。而隨著Ⅰ類油需求的下降,俄羅斯基礎油進口量占比逐年下滑,而前些年進口量較大的烏茲別克斯坦已經跌出進口量的前十名。見表3。
1.3主要關口分析近年來我國主要的基礎油貿易關口比較穩定,我國進口基礎油主要經由南京、天津和杭州等海關進口到我國,其中經由南京和天津海關進口的基礎油量明顯大于其他海關。見表4。通過近年來對我國基礎油貿易關口的監測,我國基礎油資源流入的主要港口為:南京、天津、拱北、杭州、深圳、上海、青島、廣州黃埔。次要港口為:大連、廣州、寧波、湛江等。華東地區是我國基礎油的重要消費地和周轉地,這里集合了大部分的潤滑油調合廠,同時南通、太倉等地也是基礎油重要的庫存地,因此經由南京海關進口的基礎油量連年穩居榜首。華北地區有較多外資油公司在華所設立的潤滑油調合廠,因此經由天津海關進口到我國的基礎油量也明顯大于其他海關。
1.4主要進口商分析進口基礎油經由貿易海關進口到我國后,最終由國內的基礎油接貨商接貨后再做處理。經調研,目前國內基礎油接貨商主要有兩類,一部分是外資潤滑油企業在華所設立的調合廠,另一部分為國內基礎油的貿易商。近年來隨著高檔基礎油需求量的不斷增加,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基礎油的主要商進口量逐年減少,其市場份額也逐年稀釋,而臺灣、韓國等地區基礎油商數量有所增加。此外,近年來部分貿易商也開始嘗試潤滑油的調合生產業務。
2我國進口基礎油市場展望
受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2015年我國基礎油進口量將維持在260萬t水平。盡管今年我國汽車市場發展速度有所放緩,但中國汽車后市場的需求量巨大,因此預計到2020年,我國的基礎油進口量將達到290萬t。從需求品種來說,隨著環保法規的日益苛刻以及燃油經濟性要求的不斷提升,預計在未來國內Ⅱ、Ⅲ類高檔基礎油的需求及PAO的需求會不斷提高。
3結束語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國內基礎油進口量年平均增長率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長。以新加坡、韓國、臺灣為首的周邊國家和地區一直是我國基礎油進口較多的地方,且巴林、印尼等國基礎油近年來也大量涌入我國市場。隨著自貿區范圍的進一步擴大以及臺塑等煉廠增加其商,預計韓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資源會持續大量涌入我國市場。南京、天津和杭州海關是國內進口量最大的三個海關,據調研經由南京和杭州海關進口到我國的基礎油大都來自新加坡、韓國和臺灣;天津海關基礎油主要來自日本、韓國。國際油公司在華所設的獨資或合資潤滑油生產廠是進口基礎油的主要使用者。受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2015年我國基礎油進口量維持在260萬t水平,隨著我國汽車行業,尤其是乘用車行業的快速發展,預計到2020年,我國的基礎油進口量將達到290萬t。
參考文獻:
[1]張志娥.國內外潤滑油基礎油生產技術及發展趨勢[J].當代石油石化,2005,13(4):25-30.
[2]吳錚.我國潤滑油基礎油發展趨勢[J].當代石油石化,2009,17(5):16-20.
[3]白雪松.國內外潤滑油基礎油市場供求情況及分析預測[J].化工技術經濟,2007,25(1):28-34.
[4]毛豐吉.近年我國基礎油進口概況[J].國際石油經濟,2005,13(8):12-13.
作者:王雷 蘭奕 宋琳琳 崔鶴 單位:中國石油大連潤滑油研究開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