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力市場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世界各國電力改革模式
世界各國電力工業管理模式差異較大,與本國市場經濟發展程度、經濟發展水平、所有制形式等密切相關。歸納起來,大約有下列幾種模式:
(1)單一垂直壟斷型模式:全國發電、輸電、配售電業務全部由一家電力公司經營,多為國家所有制企業,由國家對電力公司經營實行管制,法國、意大利、葡萄牙、希臘等國屬于這種類型。
(2)多頭壟斷型模式:這種模式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多家垂直壟斷型,由多家電力公司分區經營,各區域電力供應相對獨立,發電、輸電、配電實行垂直一體化壟斷,各區電網是互聯的。日本是采用這種模式的典型,全國有10大電力公司,除沖繩電力公司外,其他9大電力公司都已互相聯網。第二種是多家發輸電壟斷經營,配電業務由其它多家公司經營,輸電網是互聯的。目前美國加州的電力工業采用這種模式。
(3)單一壟斷與多頭結合型模式:輸電業務由單一電力公司經營,并垂直經營發電和配電業務,發電和配電領域也允許其它企業進入,但由于電力公司壟斷輸電的優勢,為保證公平競爭,國家對電力公司實行管制,目前德國、美國的電力企業屬于這種管理模式。
(4)市場開放競爭模式:在發電、配售電領域實行完全競爭,輸電由一家公司經營,并實行政府監管。這種模式多為近10年各國電力工業改革后形成,以英國、澳大利亞、阿根廷、智利、挪威、新西蘭、新加坡、荷蘭等國為代表。
縱觀世界各國電力體制改革及電力市場建立的模式,全球電力行業改革的基本趨勢是打破壟斷,形成競爭機制的趨勢已成必然。但電力工業要求發、輸、供同時完成和為公眾服務的特征,打破壟斷的方法不是簡單的開放,也不是"放任自由"的市場。各國電力市場改革歸納起來有兩個鮮明的特征:第一,將壟斷限制在最小范圍內,即只保留真正意義上的壟斷環節。其基本作法是:對具有明顯公共性質的全國性(區域性)電力網,實行政府監管下的獨家經營,將電力行業的其它環節(發電和售電)放開競爭。第二,為達到競爭的目的,采取大規模的行業重組與資產出售政策。行業重組將電力企業按生產過程分為發電、輸電、供電三個環節,在可以按競爭運行的環節,將國有電力公司分拆成若干個并允許新的公司加入,形成競爭機制。電力行業重組應使股東價值、服務質量和價格水平達到最優平衡,實現三方總價值的最大化。
2國外電力改革特點
電力工業作為公用事業有其特殊性,因此,即使在市場經濟制度比較完善的國家,其電力工業的組織形式和運行機制也以區別于一般競爭行業的特殊性而長期存在。推動和使得這種改革取得成功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外部壓力,即社會對電力工業提高效率的要求,因為壟斷經營容易使企業管理與市場壓力脫節,造成高成本和低效率,結果導致電價升高,社會對電力工業提高效率的要求是推動改革的外部條件。二是改革和物質條件,即電網安全技術的發展,使電力在發、輸、配、售分開并開展競爭的條件下,仍然能夠保持生產與供應的穩定和安全。
國外電力改革的過程一般是由政府提出改革的要求,并成立一個權威機構進行改革的方案設計,同時起草有關政策法規,然后對傳統的一體化的電力公司進行分解,并成立機構對競爭進行監管。
始于80年代初的全球性電力改革結果各不相同。在認真研究世界范圍內的電力改革實踐后,可得出一個結論:電力行業重組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一個國家的產業模式取決于該國電力行業特色以及政治、經濟和社會因素等等。全世界沒有一個完美的電力行業改革模式,電力行業改革要實事求是,應從實際情況出發。
3國外電力改革經驗對我國的啟迪
(1)對電力改革的目的應有明確的認識,以確定改革步驟和方法:
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改革目的是不同的。不同的改革目的,會帶來不同的改革方法和步驟。英國電力改革的目的,一是給用戶帶來好處,二是提高效率,三是提高社會效益。實現這個目的的最佳途徑就是廣泛的競爭,促使費用和電價下降,給用戶帶來新的權利及更多更好的服務,使用戶成為第一受益者,而不僅僅是安全保證。打破壟斷、鼓勵競爭、提高效益、降低電價、改進服務,已成為大多數國家電力工業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