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內PVC市場分析及發展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分析了2015年國內聚氯乙烯(pvc)市場的現狀,并對2016年PVC市場進行了預測,提出了PVC行業應對市場形勢的策略。
關鍵詞:
PVC;分析;預測;應對策略
2000年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帶動了化工建材行業的發展。此外,2003年和2014年兩次聚氯乙烯(PVC)反傾銷的勝訴,又為PVC行業創造了較為寬松的外部環境。經濟環境和外貿政策的寬松,使得國內PVC行業快速發展,產能快速擴張。但產品同質化、低端產品產能結構性過剩等因素已嚴重影響到PVC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受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國內PVC行業發展已由規模擴張期進入深度調整期。
1.2015年市場回顧
1.1市場總體走勢2015年,國內PVC市場整體表現低迷,全年整體價格在5000~6500元/噸低位震蕩,上漲時間短,下跌時間長。2015年年初,國內各PVC生產廠家開工率維持穩定,因下游市場冬季需求減弱,PVC市場價格快速下滑,市場一路低迷。進入二季度,下游市場需求逐步恢復,原料價格大幅上漲,國內市場開啟上升通道,價格震蕩走高,至6月份到達最高點。下半年,國內PVC廠家開工負荷較高,市場貨源供應充足,但下游市場需求疲弱,市場供需矛盾突出,行情陷入陰跌格局,價格持續震蕩下滑,且不斷探底(見圖1)。從2015年6月開始,隨著原料成本支撐作用的減退,PVC行情走勢進入下行通道。本輪價格下跌時間持續之長,下跌幅度之大,大大超出了市場預期。下半年由于市場缺乏利好支撐,甚至出現了廠家、貿易商集體爆倉的風險。分析認為,市場信心的缺失是導致這一情勢出現的重要影響因素。在市場成交價格持續下跌并跌破預期水平后,貿易商和下游終端客戶對自身庫存嚴格控制,將壓力全部轉移至生產廠家,廠家在資金周轉的壓力下,均以出貨為主,使行情走勢難以逆轉,從而形成下跌不止的惡性循環。
1.2生產情況2000年以來,在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的帶動下,化工建材行業的需求日益旺盛,為國內PVC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空間。隨著我國PVC生產工藝的日益成熟及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從2003年起我國PVC產能快速擴張,2005年開始達到飽和,隨后幾年產能過剩逐步體現。隨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到來,國內PVC產能增速明顯放緩,雖沒有達到2003–2005年的飛速發展水平,但基本每年仍保持一定增長,2014年國內PVC產能首次出現負增長[1]。2015年伴隨國家產業轉型和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落實,國內PVC產能為2348萬噸/年[2],同比下跌1.7%,第二次出現負增長(見圖2)。產能連續出現負增長,在PVC行業實屬罕見。除經濟政策嚴格外,長期無秩序、無規劃擴能帶來的市場低迷問題,使大量長期閑置產能清退,部分新建項目延期。2015年,PVC清退產能119萬噸/年,全部為電石法;新增產能76萬噸/年,其中乙烯法30萬噸/年,其他46萬噸/年,國內兩種工藝路線的產能比例正在發生改變。2015年,國內PVC西北地區產能占總產能的46%,且全部為乙炔法工藝(電石法和天然氣部分氧化法),比2014年的45%提高1個百分點。由此可以看出,西部地區依靠本地資源優勢,著力發展以電石法PVC為核心的“煤-電-PVC”一體化循環經濟項目,帶動了近幾年中國PVC產業的發展。同時,華東、華北等傳統的氯堿強省則根據自身情況,清退閑置落后產能,產能占比略有降低。2015年國內PVC分地區產能情況見圖3。2015年,國內PVC總產量1610萬噸,同比降低1.2%,但行業整體開工率達到68.6%,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保持著穩步提升態勢(見圖4),這表明PVC產量的回落并不意味著行業發展出現了后退。由于不斷受到鋁型材、聚乙烯、聚丙烯等替代產品的沖擊,未來PVC產量將不能延續大幅增長的態勢,整體行業只有通過市場引導、產業政策調控、工藝技術改造及企業整合等方式來進一步提升裝置開工率。根據氯堿行業規劃,未來國內PVC行業整體開工率將升至80%以上。
1.3消費情況PVC廣泛應用于包裝材料、人造革、塑料制品等軟制品和異型材、管材、板材等硬制品生產領域,是五大通用合成樹脂中產量最大的品種。其中,硬制品占總消費量的66%,軟制品占34%。管材、管件和型材、門窗是國內PVC消費的兩大領域,合計消費比例達到56%(見圖5)。其中,管材行業發展較為迅速,但PVC管材所占的比重下降明顯;型材行業受制于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產量繼續保持負增長。型材行業由于企業間競爭激烈,再加上對原材料的要求相對較低,目前基本選用電石法PVC生產。而乙烯法PVC的主要下游用戶集中在高端片材,特別是醫用片、卡基料、醫用料(輸液管、管件)、瓶料、高檔電纜電線料、透明膜、地板革、印刷片、鞋底料、人造革等領域,需求相對穩定。
2.2016年市場預測
2.1市場走勢分析預計2016年,國內PVC市場仍將維持相對低位運行。一是原料成本支撐乏力。在電石法方面,2016年電石同樣存在產能過剩、供需不平衡問題,產量將維持2015年的水平。如果電石價格進一步走低,對PVC行情只能起到拖低作用(見圖6)。而電石法PVC在國內占80%以上,將對國內PVC市場價格起到主導作用。在乙烯法方面,多家國際權威機構預測2016年國際油價將在40~50美元/桶,預計乙烯法PVC原料成本的支撐力相比電石法更弱(見圖7)。二是消費需求遞減。在轉方式、調結構、增動力的新常態下,國內經濟將保持中高速增長,2016年國內GDP增速預計在6.5%,房地產行業的去庫存仍將是主流。在這一大背景下,建材市場將延續疲軟態勢,PVC制品企業訂單不足,對PVC需求難有釋放。
2.2市場供需預測在供應方面,產能可能再次出現負增長。2016年,國內仍有部分PVC裝置計劃投產。其中,電石法產能125萬噸/年,主要集中在西北、華北地區;乙烯法產能110萬噸/年,主要集中在靠近港口的東部地區。但分析預計,由于整體行業發展速度放緩、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等多方面的原因,在計劃新增產能中,能按期投放生產的產能也僅占50%左右。同時,成本優勢弱及產業鏈不完善的PVC裝置將會被大量淘汰或關停,主要集中在華東、華中、西南及東北地區。因此,預計2016年產能投放數量將會減少。在需求方面,傳統的管材、型材需求將進一步減少,高新領域需求將逐步釋放。國內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建材市場將延續疲軟態勢,從而導致傳統的占很大比重的管材、型材對PVC需求不足;塑料產業地位全面提升,改性及更多高新領域的應用對PVC需求將逐步釋放。
2.3行業重新整合預計2016年PVC行業整合將加速,進一步淘汰電石法落后產能,乙烯法產能比例將逐步擴大。隨著國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的加大,部分不具備競爭優勢的電石法裝置將陸續被清退,遠期規劃將電石法PVC產能占比控制在75%左右。近幾年,西北大型氯堿企業依靠本地資源優勢,使電石法PVC生產迅速崛起和壯大,產能比例由2004年的69%升至2014年的83%。但隨著國家加大環保治理力度,電石法PVC的生產成本不斷提高,同時在國際油價長期處于低位的大環境下,華東、華北等具備港口和進口優勢的區域,乙烯法PVC的原料成本有所降低,乙烯法與電石法的成本差距正在縮小。而煤制烯烴項目的落地,更是加速了氯堿行業與傳統煤化工結合的步伐,電石法和乙烯法PVC工藝路線的產能比例將進一步發生變化。
3.產業發展應對策略
國內PVC行業產能過剩已非常明顯,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艱巨。大量閑置產能的清退造成PVC行業產能總體不斷下降。同時需求端競爭日益激烈,這就要求PVC行業要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高技術創新、加強市場服務。
1)優化產業結構之前寬松的環保政策和豐富的煤炭資源,使得國內電石法PVC的發展快于乙烯法。但是,電石法的劣勢主要在于其對資源和能源的高度依賴,且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不強。為改善這種局面,產業規劃中要適當降低電石法工藝比重,淘汰電石法落后產能,鼓勵發展建設更節能環保的乙烯法PVC裝置。
2)提高科技創新由于國內PVC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生產企業效益受到嚴重擠壓。伴隨著塑料產業升級,對PVC專用料和特種樹脂的需求會逐步增加。PVC產業要瞄準精細化、差異化產品,緊緊圍繞醫藥、衛生等細分行業,創新研發推廣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綠色低碳、安全環保類的高端新材料產品。
3)加強市場服務生產企業應以高效益為目標,前瞻性地把握和引導市場,完善產銷研機制,調整產品結構,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更好地服務客戶??傊?,在PVC行業淘汰落后及閑置產能加速、投入產能減少、下游需求釋放有限、需求端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企業需要準確把握PVC行業的發展動向,瞄準市場,制定有效的經營策略,從而實現整體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石油石化市場年度分析報告(2015)[R].中國石化咨詢公司,2015,473-490
[2]千訊行業研究.中國聚氯乙烯行業研究報告[R/OL].2016年版.中國氯堿網,2016,1-10:
作者:張丹丹 單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事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