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營銷專業真實職業環境的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通過認識真實職業環境的重要性和構成要素,介紹了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真實職業環境的構建及實踐,探索了一條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發展之路。
關鍵詞:
真實職業環境;校企合作;訂單班
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主要培養面向汽車修理廠(含4S店),汽車保險公司等相關企業的服務及技術人員。畢業生就業的工作崗位主要有汽車銷售顧問,汽車服務顧問,汽車保險理賠及查勘定損崗,汽車維修零部件管理和二手車鑒定評估及交易崗。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要求學生具有識別汽車零部件極其總成,描述各系統基本工作原理,解釋汽車維修的工藝流程(必要時實施汽車維修)的基本技能,并以此為基礎向顧客提供汽車銷售及售后的專業化服務及建議。這類工作既要于汽車本身打交道,又要與顧客進行必要的深入的溝通和交流。目前開展的實訓課程偏向于汽車機械及電器維修,盡管也十分必要,但在訓練學生思維,溝通,決策等方面存在十分明顯的缺陷,導致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后不能與企業進行“無縫對接”,上手較慢。
一、真實職業環境在高等職業教育里的重要性
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一定管理能力的技能型、應用型、生產型人才,重點培養以實踐能力為基礎的職業能力,以服務社會為宗旨。職業技能訓練針對特定的職業和崗位,培養的人才具有針對性與適應性,職業指向雖相對狹小但明晰。高職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其核心就是就業教育。有專家指出“消耗性實訓培養不出有過硬本領的人,過硬的本領只有在真刀真槍的生產性實習中才能培養出來。”職業教育必須有真實的職業環境,也就是要有真實的“情境”而不是模擬的“情景”,并且還要能在“情境”中實現對學生的培養,所以創造真實的職業環境就可以精確定位學生的就業崗位,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真正做到與企業的“無縫對接”。
二、真實職業環境的構成要素
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只有在真實職業環境中才能真正做到教學做一體化,真實職業環境的構建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一般來說,真實職業環境的構成要素集中體現在環境機制,教學模式兩大方面。
(一)環境機制包括建立有效的、動態的、可持續發展的校企合作機制。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企業外部環境日新月異,只有動態建立的環境機制才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才能有效做到職業教育畢業生和企業的“無縫對接”。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實施場地共建、資源共享。場地怎么實現動態建設呢?場地可以在企業的真實生產場地,也可在學校的教學實訓場地。在企業場地里,學生分批次參與實際生產實踐。在學校的教學實訓場地里,企業可以實施員工內部培訓,學校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
(二)真實職業環境的教學模式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的高度參與生產實踐,專家和教師共同評價學習成果,把學生被動接受教育變為積極主動的學習。在專家和教師構建的能力標準基礎之上,實施學生自主選修,學生自主擬定生產實踐范圍,由專家和教師確認是否屬于典型工作任務。因為企業的生產實際情況是動態的,學生擬定的生產實踐主要來源于真實的工作任務,先有任務,才有學生自主的實踐科目,再有專家和教師把握方向,最后才是對學習效果的評價。這一過程中,老師指導學生做什么,為什么做,即回答what、why的問題,專家教會學生howtodo即如何做的問題。
三、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真實職業環境構建與實踐
根據真實職業環境集中體現的兩大方面,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和力帆汽車銷售公司、長安汽車、奧豐汽車服務公司等企業實現了場地共享,人員互派,共同研究制定了長期的發展規劃,在具體項目上建立了有效合作機制,專家到學校,教師到企業,企業員工來學校培訓,在讀學生到企業生產實踐,內外交叉辦學和實現企業生產。例如,在校內建立了力帆汽車培訓中心,眾多企業專家擔任學校的外聘教師,由學校教師參與了力帆汽車銷售顧問等行業企業的培訓,既滿足了企業的員工培訓需求,提升了學校教師的行業參與能力,根本上實現了共同開發課程,員工和學生共享培訓成果。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探索真實職業環境的道路上,提倡學生在眾多的校企合作“訂單班”中選擇一個作為其“出口”,例如“安誠保險班”、“東風南方班”、“長安福特班”、“力帆銷售班”等。這些訂單班的課程由企業專家和學校教師共同確定,師資互派,學生在實踐中遇到新的任務將報告指導老師,指導老師確定這是本專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后,鼓勵學生積極探索,認真完成,再由專家進行指導,在專家的帶領下或幫助下由學生完成工作任務,最后由學校教師在專家對學生能力的評價基礎上完成綜合評估。
四、分析與總結
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真實職業環境的構建及實踐加強了校與企之間合作,提高了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順利畢業就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因為企業的培訓需求并不是很大,往往讓企業覺得在經濟上有所“吃虧”,目前大部分的公辦院校受制于財務機制,并不能直接給予企業大量的補貼。在經濟上如何取得企業和學校、學生的三方之間的平衡,確保真實職業環境的實踐得以可持續發展,這是下一步需要考慮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徐盈群.論基于真實職業環境的商務類專業實訓模式選擇[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2),10(4):39-43.
[2]傅濱.“教學做一體化”商務英語創新教學模式[J].教育與職業,2014(1中):115-116.
[3]亓傳偉,任艷斐.“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計算機軟件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4(1):111-112.
作者:金明 單位: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車輛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