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高職營銷專業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需要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銷售人才。作為銷售人才的重要來源,在高職院校營銷專業的人才培養中,重視和加強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將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促進學生未來的職業成長。同時就如何實現工匠精神的培育,從教師層面、學生層面和教學層面三個維度展開論述。
關鍵詞:工匠精神;培育;職業成長
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于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其中,銷售領域的人才需求尤為突出。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在銷售人才培養過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培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心態,求真務實,踏實進取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態度,不斷拼搏的奮斗精神,對學生今后的職業成長具有積極意義。
1工匠精神的內涵
工匠精神實質上是一種職業精神,表現為一種愛崗敬業,求真務實,刻苦鉆研,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以及對職業的認同感和責任感,是長期生產實踐中逐步凝聚而成的可貴品質。工匠精神代表了一種自信,一種執著和一種追求,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會為自己的工作感到驕傲,會不斷努力提升個人綜合水平,會在工作中找到獲得感和成就感。
2營銷專業學生培育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2.1學生職業道德培養的需要
銷售人員的基本職責是銷售企業的產品,職業道德和職業品格是銷售人員職業成長必須具備的基本品格,也是職業成功的立足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作為銷售人員,在銷售過程中,能否真誠守信地對待客戶,切合實際地向客戶推介產品,全心全意地開展自己的銷售工作,盡心盡責地為客戶服務,往往決定了銷售人員未來事業的成敗。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價值觀,形成愛崗敬業,工作踏實肯干,對客戶誠信負責,耐心細致的職業品格,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成長為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品質的企業員工。
2.2學生職業技能提升的需要
銷售是實踐性非常強的職業,干好干壞全憑業績說話,業績的提升主要來自于銷售人員的銷售技能。不少營銷專業的學生,在幾年的學業生涯中,雖然學習了一些基本銷售知識,掌握了一些基本銷售技能,一些簡單的銷售工作勉強可以勝任,但在相對復雜的銷售環境下,由于技能水平的不足,往往一籌莫展,錯失良好的銷售機會,影響個人的職業發展。工匠精神的培育,直接影響學生的職業意識,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主動探索和學習與銷售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調查市場、研究客戶、學習各種銷售話術,分析各類銷售案例,利用業余時間參與各類銷售實踐,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去不斷提升個人的銷售技能。
2.3學生未來職業成長的需要
首先,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助于學生職業信心的樹立。和本科生研究生相比,高職生的學歷起點相對較低,初入職場,難免由于自卑而難以融入企業環境中,但是,銷售的最大特點是不看學歷看能力,工匠精神能夠有效強化學生的內在動力和自我意識,引導學生通過不斷努力、不斷實踐去進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在銷售工作中不斷出彩。其次,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助于學生職業目標的明確。工作辛苦,競爭激烈,壓力大,是銷售工作的特點。吃閉門羹、被客戶拒絕是家常便飯,如果沒有明確的職業目標,缺乏對銷售職業堅守與執著的精神,是難以堅持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學生,從一開始就明確個人的職業目標,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會以頑強的毅力和堅持不懈的努力,不斷改變和提升自己,即使遇到挫折和失敗,也依然能夠不忘初心,不畏艱難,奮發前進。最后,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職場軟實力。工匠精神對學生職業成長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出于對銷售工作的熱愛和專注,學生學會耐心細致的處理銷售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加強與客戶的溝通和交流,學會進行自我管理,不斷拓展人脈資源,與同事相處融洽,開展團隊合作,使自己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3營銷專業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途徑
3.1教師層面
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離不開教師的言傳身教,也因此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職業的角度看,教師本身也是工匠,是教書育人的工匠,因此,教師自身必須認同和接受工匠精神,以匠心開展教學工作。作為高職營銷專業的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應該讓學生感受到自身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日常教學中堅持用心教學的理念;其次,在專業領域不斷深耕,提升個人教學水平和專業水平,滿足教學要求。銷售屬于實踐性科學,知識更新速度快,與經濟社會聯系緊密。任課教師不僅需要擁有扎實的銷售理論基礎,還需要熟悉國家經濟政策以及相關規定,不斷拓展和更新個人知識面,及時掌握經濟社會各種新動態和新熱點,滿足學生的知識訴求。同時,任課教師需要到企業一線參加各種社會實踐,熟悉和掌握企業銷售的實際特點和管理運作要領,在教學中以靈活的方式巧妙地將工匠精神元素融入教學內容,實現營銷專業學生工匠精神潛移默化的培育。
3.2學生層面
工匠精神的培育,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引導,也需要學生有意識的自我培育。長期以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陳腐觀念,不斷侵蝕學生的思想和理念,污染學生對工匠的認識和理解,導致學生對工匠精神嗤之以鼻。近年來,隨著社會各界對工匠精神的宣傳與弘揚,以及職業技能人才收入水平和社會地位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觀念在逐步改變;學校里校園文化建設中對工匠精神的宣傳和倡導,進一步改變學生的職業觀和人生觀。對營銷專業的學生來說,重新認識自己的專業,以務實的心態認真學習銷售理論知識,主動尋求社會實踐機會,一步一個腳印去磨礪和提升個人的銷售技能,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養成務實、求真、嚴謹的工匠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3.3教學層面
課程教學是營銷專業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徑。課程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完成專業理論和操作技能的學習和訓練,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將工匠精神有機地融入營銷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和實踐中,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1課堂教學
工匠精神的體現來自于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和案例。長篇大論的說教不僅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甚至會造成學生對工匠精神的抵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特點,根據課程內容的需要,將具有工匠精神的典型人物導入其中,講好工匠的故事,如我國古代庖丁解牛的故事,木匠大師魯班的故事,日本“推銷之神”原一平的故事等,使學生不知不覺中體會到工匠精神的魅力。同時,結合商品銷售中的具體情況創設相應的情境,把學生帶入相應的工作情境中,引導學生認真思考,理論聯系實際,用心琢磨銷售技巧的運用,全面領悟工匠精神的內涵,實現工匠精神的培育。
3.3.2課程實訓
工匠精神的培育還需要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因此,在課程實訓環節,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將職業場景與課程實訓內容有機結合,使學生提前了解和熟悉銷售崗位的工作內容和工作要求。實訓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嘗試,靈活運用各種銷售技巧進行產品銷售;鼓勵學生在吸引客戶、產品宣傳方面進行銷售創新,努力提升自己的銷售業績;鼓勵學生開展銷售管理,學會進行賬目管理、貨品盤點、收益核算等銷售技能;鼓勵學生遇到困難不要輕易退縮,學會耐心細致地去應對,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課程實訓中,加強對學生職業觀和金錢觀的引導,使學生深刻認識銷售的艱辛與不易,對銷售工作形成理性認識。通過課程實訓,學生不僅加強了對銷售理論的認識和理解,鍛煉了個人的銷售技能,更重要的是形成踏實進取、敢于創新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意識,實現工匠精神的培育。
4結語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高職教育人才優化的需要,也是順應社會經濟發展,滿足市場需求的重要體現,因此,在教育教學中必須高度重視工匠精神的培育,多管齊下,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銷售人才,更好地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沈明泓,戴中梁,李爽爾.人格培養:職業院校大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18):32-34.
[2]李明波.“工匠精神”究竟是什么:一個整合性框架[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7(04):107-115.
[3]韓婷,劉宏申,代戈.“工匠精神”融入職業院校學生職業觀的問題與對策[J].中外企業文化,2020,(06):159-160.
[4]王靖高,金璐.關于高職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幾點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16,(36):62-64.
[5]王桂英.基于工匠精神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研究[J].科技資訊,2020,18(09):68-69.
作者:劉予 單位: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