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教工黨支部參與城市基層黨建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高校教工黨支部與城市基層黨支部共建源于高校基本職能和黨支部基本工作兩個方面的要求。以《關于全面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意見》為政治引領和行動指南,高校教工黨支部可以從為人民群眾專業化的服務與指導,積極融入城市基層的各個領域,城市基層黨建的資源清單,通過共建推動和改善自身工作等方面開展共建活動。對高校教工黨支部與城市基層黨支部共建模式的研究還處于實踐探索階段,主要的共建模式包括高校教工黨支部與社區基層黨支部共建、高校教工黨支部與企業基層黨支部共建、高校教工黨支部與行業基層黨支部共建、高校教工黨支部與政府部門基層黨支部共建四種模式。其共同特點是充分發揮高校教工黨支部特色和優勢開展共建,但也存在人員、資源、機制等方面的不足。
關鍵詞:支部共建;高校教工黨支部;城市基層黨建
為了順應上海作為國際化特大城市的不斷發展,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上海在城市基層黨建領域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創新與探索。可以認為,上海近年來之所以能在發展如此迅速的環境下穩定前行,與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因時而變、因勢而為密不可分。2017年上海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強調:深入推進城鄉基層黨的工作體制機制創新、組織設置創新、方式方法創新。全面加強機關、事業單位、國企、高校、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完善全區域統籌,多方面聯動,各領域融合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1]。可見,“聯”已經成為上海基層黨建的關鍵詞,而高校則是城市基層黨建聯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對高校基層黨支部參與城市基層黨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學生黨支部,對高校教工黨支部的研究相對較少。從共建的角度看,主要從不同方面研究高校教工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機關黨支部、科研團隊的共建開展情況[2]。實際上,目前上海市很多高校教工黨支部正在以不同形式參與到城市基層黨建中來,而共建則是一種最普遍形式。本文將以上海海洋大學為例,對高校教工黨支部如何通過共建參與城市基層黨建進行研究。
一、高校教工黨支部與城市基層黨支部共建的出發點
高校教工黨支部與城市基層黨支部共建是基于高校基本職能和黨支部基本工作兩個方面的要求。對于高校教工黨支部而言,它既是高校的一個基本組織,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個基層黨支部。這樣的雙重身份促使高校教工黨支部與城市基層黨支部共建成為可能。一方面,高校教工黨支部參與城市基層黨建是高校職能的必然要求。眾所周知,高等院校具有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等五大職能。雖然社會服務職能最后被確認,但隨著社會整體的開放度和融合度越來越高,這一職能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教師作為社會人,不僅僅存在于象牙塔中,更生活在日常社會之中。高校教工黨支部作為由教師中的先進分子組成的集體,應當更多地擔負起高校社會服務的職責。參與城市基層黨建是高校教工黨支部服務社會的一個重要途徑。另一方面,高校教工黨支部參與城市基層黨建是黨章的基本要求。《黨章》第三十四條規定:黨支部是黨的基層組織,擔負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作為基層黨組織,不僅要對本單位、本系統的改革發展穩定負責,更要承擔本單位、本系統外黨的工作責任[3]。黨的基層組織服務群眾的功能的指向性已經超越了本單位、本系統,而應該在一個更廣泛的社會維度進行考量。
二、高校教工黨支部在共建中的優勢作用
2016年4月,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知識分子對知識、對技術掌握得比較多,對自然、對社會了解得比較深,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推動社會文明進步中能夠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級黨委和政府、各級領導干部要就工作和決策中的有關問題主動征求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歡迎他們提出批評。”[4]高校教工黨支部作為一支匯聚了大量高端人才的黨支部。在與城市基層黨支部共建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高校教工黨支部的特點,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優勢,使高校教工黨支部成為區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之一。
(一)專業知識的優勢知識分子具有知識先進、理論扎實的特點。知識分子受到長期的系統教育和科研能力培養,具有極強地系統分析問題的能力,對于綜合性問題,也善于使用多種科學方法進行多維度分析。對問題的認識比較深刻,能夠從自身專業的角度提出問題的解決對策。高校教工黨支部與城市基層黨支部共建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高校教工黨支部在專業知識方面的優勢,鼓勵高校教工黨支部積極參與城市基層黨建和區域化發展的專業性問題探討與決策,使城市基層黨建建設更科學,提高區域化發展的質量。
(二)創新創造的優勢知識分子具有勇立潮頭、引領創新的品格。一方面,知識分子作為掌握了大量專業知識的人才具備創新的能力;另一方面,知識分子肩負的使命意識和責任意識使其具備創新的動力。高校教工黨支部與城市基層黨支部共建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高校教工黨支部在創新創造方面的優勢,積極吸納高校教工黨支部對于城市基層黨建和區域化發展方面的創新性建議與意見,使城市基層黨建的工作思路更加開闊,區域化發展的方法更加多樣。
(三)責任擔當的優勢知識分子具有天下為公、擔當道義的情懷。這種對國家、社會發展“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度責任感在黨員教師身上體現得更為突出。高校教工黨支部與城市基層黨支部共建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高校教工黨支部在責任擔當方面的優勢,既要給予高校教工黨支部廣闊的平臺,也要給與高校教工黨支部充分的信任。讓高校教工黨支部真正融入城市基層黨建,真正從區域化發展的角度感受到自己的使命與責任。
三、高校教工黨支部與城市基層黨支部
通過共建實現共贏在2017年上海市委的《關于全面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意見》中,強調多層次、扁平化、融合式的區域黨建平臺建設,促進單位黨建、行業黨建、區域黨建互聯互補,實現黨建融合、工作融合、感情融和。而城市基層黨建20條具體內容,為高校教工黨支部參與城市基層黨建提供了政治引領和行動指南。第一,城市基層黨建的體制機制創新的根本目的是進一步提高社會治理能力,其落腳點還應當回歸到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上。因此,作為高校教工黨支部要從自身的實際與特色出發,為人民群眾專業化的服務與指導,要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新科技新成果給生活帶來的便利,享受到專業化的科學知識給生活帶來的指導。第二,城市基層黨建打破了原先黨建平行的“條條”概念,強調以區域發展為最終目標,這種以整體性的“塊塊”概念為特征的城市基層黨建有機聯動要求高校教工黨支部要積極融入城市基層的各個領域,不僅要實現教育領域內部高等教育領域與基礎教育領域的融合;而且要實現教育領域與其他領域的融合。第三,不同的組織掌握的資源各有不同,各有側重,城市基層黨建融合就是要把不同組織的各類優勢資源向城市基層黨組織傾斜,整合、分配不同組織中不同類型的資源。作為高校教工黨支部要積極挖掘自身資源與優勢,為城市基層黨建的資源清單提供強大的支撐。同時積極了解城市基層黨建的需求與擬開展的項目,結合自身特長,融入其中,發揮作用。第四,作為高校教工黨支部要積極融入城市基層黨建來推動和改善自身的工作,同時也為城市基層黨支部提供發展動力。通過共建,雙方黨支部書記能夠溝通工作問題、分享工作經驗,對于雙方黨支部而言,也可以通過共建分享彼此在黨支部建設方面的心得。
四、高校教工黨支部與城市基層黨支部的共建模式
目前,對高校教工黨支部與城市基層黨支部共建模式的研究還處于實踐探索階段,尚未對其加以總結推廣。2018年1月在上海召開的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上,中央政治局常委趙樂際強調,要強化街道黨組織統籌協調功能,推進街道社區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互相聯動。這對高校教工黨支部與城市基層黨支部的共建模式構建非常有借鑒意義。從實踐來看,在一定區域內,高校教工黨支部參與城市基層黨建,主要采取與社區基層黨支部、企業基層黨支部、行業基層黨支部、政府部門基層黨支部四種模式進行共建。
(一)高校教工黨支部與社區基層黨支部共建模式高校教工黨支部與社區基層黨支部共建一般源于雙方黨支部負責人或雙方單位領導的先期工作接觸,經過深入了解,達成共建意向。共建主要在社區開展各類活動,如上海海洋大學海洋文化與法律學院教工黨支部2011年1月起與周家渡街道黨工委進行共建,開展了科學商店進社區(養老咨詢)、文藝體育指導、社區講堂、公益講座等活動。這些活動共建雙方都參與前期設計策劃,從而保證了活動的良好效果。高校教工黨支部與社區基層黨支部共建模式能夠最大限度地向最廣大的群眾提供具有高校特色的各類資源,是高校教工黨支部融入社會基層的有效途徑,也是高校教工黨支部承擔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職責的有效載體。通過共建,社區基層黨支部在基層自治、社區服務等方面獲得高校的專業指導;高校教工黨支部也可以通過共建對會社民生問題有更深刻的認識與了解,獲得教學、科研所需的最鮮活的資料。
(二)高校教工黨支部與企業基層黨支部共建模式高校教工黨支部與企業基層黨支部共建模式既可能源于教師與企業在產學研過程中的先期接觸,也可能源于與教學、科研相關其他方面的關系發展。通過支部共建,高校教工黨支部可以進一步拓展與企業產學研的廣度與深度,企業也可以進一步加深與高校多方面的合作。上海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國貿金融會計黨支部與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在學生課外活動資助的背景下,于2016年與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雁蕩路、新昌路、水蕓路聯合黨支部開展支部共建。開展了證券知識與理財技巧講座、八一三淞滬抗戰80周年參觀四行倉庫主題活動、金融防詐騙知識宣講進課堂等多項活動。以支部共建的形式將企業資源有機的引入校園、課堂,實現了企業資源與高校資源的充分融合。高校教工黨支部與企業基層黨支部共建能夠從人才培養、科研轉化等方面有效助推區域經濟發展。
(三)高校教工黨支部與行業基層黨支部共建模式高校教工黨支部與行業基層黨支部共建源于對大學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大功能的深刻認識。通過支部共建,高校教工黨支部把自身在教學、科研方面的優勢與成果服務于社會的各個行業。一方面,高校教工黨支部以支部共建的形式,依托專業優勢與學生辦公室具有專業知識的輔導員及教師,為周邊中小學、幼兒園提供一系列專業服務。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分別與上海中學東校、泥城中學和臨港一小簽訂共建協議,利用水產學科優勢,為中小學在第二課堂、課外興趣小組與社團、課外科技競賽、學校特色創建等方面提供優質資源。另一方面,高校教工黨支部以產學研為依托,開展支部共建。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與青浦水產技術推廣站進行黨支部共建,通過博士服務團科技下鄉活動、水產系黨支部成員抱著進行專業理論服務、政治理論學習的目的(參觀陳云故居)、與漁民農民接觸,進行專業知識的服務。高校教工黨支部與行業基層黨支部共建模式可以有效樹立高校的社會形象,促進高校產學研轉化,為高校師生提供良好的社會實踐平臺;對于行業部門而言,也可以獲取高校專業師資、優質科研成果等資源,推動本行業的快速發展。
(四)高校教工黨支部與政府部門基層黨支部共建模式高校教工黨支部與政府部門基層黨支部共建模式既可能源于上級部門的政策要求,也可能源于雙方在日常工作或黨政聯系方面的接觸。上海海洋大學海洋文化與法律學院2013年起與上海市浦東新區臨港新城管委會組織人事科開展支部共建,為新入職教師提供政府部門掛職鍛煉的機會,豐富教師的社會實踐經歷;作為政府基層部門,也可以利用高校教師的專業知識提升自身的工作質量。更重要的是,這種模式的支部共建甚至可以跨越地域界限,2017年11月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以南方大閘蟹養殖為契機與陜西省黃龍縣黨支部開始進行黨建共建工作,實現了從行業幫扶到黨支部共建的轉化,從更高層面加強了雙方的聯系與合作。高校教工黨支部與政府部門基層黨支部共建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高校教工黨支部決策智囊的功能,從更宏觀的層面來推動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
五、高校教工黨支部與城市基層黨支部共建的展望
黨支部作為我黨的基層組織,既是戰斗堡壘也是旗幟方向。高校教工黨支部與城市基層黨支部共建是時展的客觀要求,也是高校發揮服務社會功能的必然路徑選擇。高校教工黨支部作為一支匯聚了大量高端人才的基層組織,在知識結構、創新能力、使命意識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城市基層建設、社會治理對高校教工黨支部的參與也有客觀需求。目前高校教工黨支部與城市基層黨支部共建還處于實踐探索階段,每一種模式都有其優勢,但還存在一定的局限,如:負責人或領導的變動、部門工作重點轉移等導致的共建活動停滯;共建活動在資金、人力、時間等方面的投入不足等問題。因此,如何進一步完善高校教工黨支部與城市基層黨支部共建值得進一步探討。
作者:任光超1;張聞2;岑偉平2;王逸昆2 單位:1.上海海洋大學教師工作部人事處,2.上海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