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兒科常見護理糾紛的原因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對于臨床兒科常見的護理糾紛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以不斷提高護理質量,提高護理的安全性。方法將本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間收治的兒科產生護理糾紛的病例共計5例作為研究資料,分析產生糾紛的原因,針對具體問題實施有效的干預措施。結果依據不同的因素實施有效的干預措施后,本院護理糾紛的發生率顯著降低。結論在兒科護理中,要不斷提高護士的護理能力與人文素養,積極與家屬進行充分溝通,避免糾紛的發生,以不斷提高護理質量,不斷提升患兒家長的滿意度。
關鍵詞:兒科;護理糾紛;原因;干預
0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文明程度不斷提升,人們對醫療護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其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護理工作與治療工作同樣重要,在患者的疾病恢復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護理質量的高低不但直接影響著患者疾病治療的效果,還直接影響患者對醫院工作的滿意度。在當前醫患、護患關系比較緊張的今天,護理人員在工作中若稍有不慎,則會出現護理糾紛,產生較為不利的影響[1]。在諸多的臨床科室中,兒科是一類性質比較特殊的科室,對小兒實施的護理工作難度較高,因此更加容易產生護理糾紛。小兒年齡較小,身體各項機能還沒有發育成熟,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細菌侵襲而患病,在接受治療與護理的過程中,由于患兒不配合,容易哭鬧,表達能力較低,給醫療工作帶來較大的困難,患兒家屬對患兒十分關心,看見患兒患病自己也十分痛苦,情緒控制不佳,再加上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態度不佳、操作不利等,使得護理糾紛頻發,這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不但影響對患兒的治療效果,還會影響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由此,本文對兒科常見的護理糾紛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以提升護理質量。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本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間收治的兒科產生護理糾紛的病例共計5例作為研究資料,其中患兒的年齡分布為:1歲以下患兒有1例,1-3歲患兒有1例,4-6歲患兒有1例,7-9歲患兒有1例,超過9歲的患兒有1例;其中,1例護理過程中存在失誤;1例服務質量低下,1例護士的態度不佳,不能尊重和平等對待患者的1例,1例患者單方面不滿意的。
1.2方法
對產生的全部護理糾紛事件進行分析,用統計學方法進行總結。
2結果
經過統計分析,3歲及3歲以下患兒家屬發生護理糾紛占所有護理糾紛的40.00%,4-6歲患兒占20.00%,7-9歲患兒占20.00%,9歲以上患兒占20.00%。1例護理過程中存在失誤,占20.00%;1例服務質量低下占20.00%,1例護士的態度不佳占20.00%,不能尊重和平等對待患者的1例占20.00%,1例患者單方面不滿意的占20.00%。
3討論
依據不同的因素對其實施有效的干預措施后,本院護理糾紛的發生率顯著降低。我們對全部的案件進行認真分析,之后對護理糾紛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首先,兒科患者的年齡較小,小兒體質相對較虛弱,兒科疾病相對復雜多樣,發病通常較為急驟,病情變化較快、有些疾病死亡率較高。所以,在兒科護理過程中,糾紛多發并且發生率相對較高,尤其是年齡太小的兒童,他們的敘述能力很差,與醫護人員進行溝通的時候很欠缺,詳細情況分析如下:兒科護士比例相對不足:兒科每天就診的患兒數量很多,患兒的病情有多種多樣,一些患兒的病情來得突然,患兒表現的十分痛苦,這樣給護理人員的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壓力,這就使得護理糾紛的發生率顯著提高,并且由于環境非常復雜,致使兒科護理人員選擇其他的科室,使兒科護士的數量顯著減少,這給兒科護理環境造成了不利的影響[2]。護士的原因:患兒由于年齡比較小,容易哭鬧,配合的積極性很低,一些護士的責任心不強,在工作中態度很差,工作積極性差,表現為不尊重人。護士對于一些患兒家長的頻繁詢問缺乏耐心,不能站在患兒家長的角度去想問題,由此導致患兒家長的不滿,導致護理糾紛的發生。護士的專業性不高,專業護理知識缺乏,護理質量低下使得糾紛的發生率升高,導致患兒和患兒家屬的不滿,對于一些突發的事件,護士不能做出正確的反應,對患兒處理不利,由此導致患兒和患兒家長的不滿[3]。醫院方面管理的原因:兒科護士的編制十分缺乏、素養不高、實踐能力低,安全管理缺乏。護士的繼續教育缺乏,專業知識和操作水平低,對于無禮家長無法保持冷靜、理解、平等的態度。對于兒科容易發生的安全隱患,沒有充分做好預防措施[4]。患兒和家屬的因素:患兒年齡較小,語言能力不佳,表達能力欠缺,并且患兒多數為獨生子女,這就給護理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醫院作為特殊的服務行業,現實情況是護理人員缺乏,不能滿足患兒家長隨叫隨到的條件,患兒家屬對于護理專業知識缺乏,對于一些專業方面的情況不了解,極大地誘發了兒科護理糾紛的發生[5]。對于上述原因,本院總結后提出相應的對于糾紛的干預措施,針對兒科護理糾紛常見的因素,必須實施有效的、科學的措施減少護理糾紛的出現。增加對于低齡患兒護理工作人員的數量,定時輪換,每班都要有經驗豐富的高年資護士,要有高年資護士帶著低年資護士工作,以便及時發現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6-8];要不斷提高護士的人文素質與技能操作水平,鼓勵護士參加繼續教育與各種培訓,不斷提高護士的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水平,注意合理排班,減輕護士的工作壓力,為護士與患兒構建良好的氛圍,提高兒科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以減輕安全隱患。增加護士的專業素質,培養護士的工作責任心與護理服務理念,明確自己的本職工作,充分理解并尊重患兒家屬的咨詢,多站在患者和家長的角度思考問題,給其合理、平易近人的解釋,不斷提高患兒及家屬的滿意度,提升護理質量[9-11]。
參考文獻
[1]李柔曼.兒科醫患糾紛的倫理歸因與對策研究[D].錦州醫科大學,2017:1-61.
[2]高孟翠,李靜,亓媛媛.小兒臨床護理中的常見問題及護理干預策略[J].社區醫學雜志,2013,11(10):73-74.
[3]鄧子平.兒科護理糾紛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措施探討[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2,10(10):373
.[4]趙春蘭.兒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干預對策[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34(4):267-268.
[5]朱岸清,丁麗嫦,黃玉霞,等.兒科常見護理糾紛的原因分析及干預[J].北方藥學,2011,8(7):123-123.
[6]王明霞,崔文萍.兒科常見護理糾紛的原因及干預[J].醫藥前沿,2015(14):280-281.
[7]胡芳莉.兒科護理糾紛的原因分析及防范與干預措施[J].醫學信息,2014(27):271-271.
[8]吳美華.兒科護理糾紛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探討[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10(4):346-346.
[9]霍影麗.兒科護理糾紛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措施[J].醫學信息,2015(z2):116-116.
[10]范文靜,隋勇,肖錚錚.兒科護理糾紛的原因分析與對策[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4(29):465-465.
[11]楊立群.兒科常見護理糾紛原因及防范措施的研究現狀[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60):43-44,47
作者:李軍霞 單位: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