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強化行政法案例教學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案例教學是提高高職高專教學方法的重要手段
(一)推動課堂教學改革,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一貫的行政法課堂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單一,法條講解枯燥無味,課堂效果欠佳。而在法律中占有重要角色的案例卻成了配角。這使得學生在實際應用中的能力欠缺,缺乏法律邏輯思維和嚴密的法律術語表達能力,缺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想提升行政法課堂教學效果,突顯教學特色,可以帶領學生去法院旁聽,在行政法課堂組織學生自己開展模擬法庭或者去法院開展法庭教學,請法院的資深法官為學生講解真實案例,以增強學生對實踐性應用法律知識的掌握,通過討論、辯論等形式激發學生內心對行政法律課程的濃厚興趣,讓行政法課堂成為充滿活力的多維教學空間,展現豐富多彩的行政法,讓學生從生活中、實踐經驗中渴求行政法所帶來的無處不在的生命活力。
(二)如何突顯實踐教學作用,構建實踐育人長效機制
實踐教學是與理論課程內容相聯系的,在理論教學之外,以學生實踐性為主體,教師主動引導學生直接參與理論內容所涉及的社會實踐的教學活動。它是與理論教學相對應的概念,是開闊學生思維,鍛煉學生動手和動腦能力相協調的教學活動。《行政法》的實踐教學形式多種多樣,讓學生走出去,參與社會實踐,進行模擬演練,以及案例教學法都是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深入了解法律所帶給實踐的真實制約,而不是僅僅局限于課堂中的死板記憶。實踐課程雖能增長學生思維動手能力,但同時運用不當也會適得其反,因此在實踐中把握以下幾點:
1.實踐教學內容必須是與課程內容相關聯的活動。實踐教學著眼于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既反映社會現實又突顯了理論在實踐運用中的重要性,讓學生在真實體驗中感悟理論知識。
2.實踐教學活動必須以教師為主導。實踐教學以參與社會實踐為主,具有社會性,但其目的是為了通過實踐環節增強學生們對理論內容的深刻體會,因此在實踐中教師應是主要引導者,從理論入手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深刻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
3.實踐教學的過程把握。實踐教學是理論課程以外的教學活動,既可以在課程進行,也可以在課堂之外進行,可以彰顯實踐的無窮魅力,讓學生拓寬視野,開闊思維,最大限度的發揮實踐教學的作用,構建實踐育人的長效機制。
(三)選擇特色案例,調控課堂案例進程
案例教學法的核心是案例。因此,要選取具典型意義的、能夠有效應用所學知識點的案例,以鞏固消化行政法理論知識,實現教學目的。在案例教學中,應當讓學生充分闡述自己對案例的看法、觀點、理由和依據,使學生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運用所學知識加強對案例實踐的探討,在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主張后,教師根據所學法學理論知識進一步引導,使學生深入思考和理解案例所體現的法律依據。在實踐教學中,最常用的也當屬案例教學法。
二、優化案例教學,提升《行政法》課程教學質量
(一)優化案例教學,課程內容專題化
將課程分成行政法理論基礎和行政法法治專題兩部分。可將行政法劃分為幾大模塊和幾大專題,比如行政行為模塊,行政救濟模塊,其中行政行為模塊可分為行政許可專題、行政處罰專題、行政強制專題。行政救濟模塊可分為行政復議專題、行政訴訟專題。實踐中,教師根據授課專業對象不同,選擇基礎專題為各個專業學生的必修專題,再選擇能體現學生專業話的其他專題進行實踐教學,在不斷修正自身知識結構、累積法律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認真慎重的選取、設計兼具專門性、典型性和實效性的案例加以教學,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行政法》教學效益。
(二)優化案例教學,選取針對性強的小案例
結合高職院校學生初學法律,基礎薄弱的現狀,經過多年摸索,筆者認為小案例教學對《行政法》改善教學質量方面優勢明顯。小案例,知識點少、針對性強,篇幅在100字左右,用生動的故事情節調動學生積極性,案例情節清晰、層次突出,較好把握重點難點。
(三)優化案例教學,上演“今日說法”
在每次上課的開始預留8-10分鐘,讓幾名學生在講臺進行“今日說法”取代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案例教學教學。學生講授的內容不予限制,可以是案例,也可以是當前的時事熱點、焦點,更可以是親身經歷、身邊、網絡、書籍、報紙等多種渠道的來的法律趣聞,讓學生學會關注,學會思考,更懂得用法律思維去思考、去求證。這樣的現身說法,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分析能力,還能讓學生發自內心的貼近《行政法》,走進《行政法》。
作者:寧博單位: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應用法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