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創新思維現狀調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5年第二期
一、創新思維的特征
創新思維之所以與其他思維方式不同,主要是因為其具有獨特性、繼承性和批判性等特征。獨特性就是指人類思維方式的標新立異特性,對于某一個問題的認識,常規思維往往存在著固有的思維定式,不會尋求新的想法和思路,而獨特性就是在面對事物和問題時的一種求異的心理狀態和思維方式。繼承性是指創新思維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也不是憑空產生的,所謂創新是在原有的知識積累和科學經驗的基礎上的一種創造和革新。批判性指創新是對舊事物的質疑和對新規律的探索,是一種敢于冒險敢于突破的精神,這種精神也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否定之否定的發展規律。除此之外,創新思維還有對多門學科的包容性和博學性、對事物發展規律的預見性和以靈感為依托的靈活性等特征。公安創新思維作為創新思維的一種,同樣具有創新思維的共性特征。
(一)犯罪智能化呼喚公安創新型人才公安機關在國家政權中占據重要地位,是國家機器能夠正常運轉的重要保障。在我國,公安機關擔負著維護社會治安和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的重任,因此,曾指出:“國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帶來科技成果的同時,也帶來許多與社會和諧相悖的消極因素,犯罪手段伴隨著科技發展不斷更新,計算機網絡詐騙犯罪、黑客犯罪、國際金融犯罪等新型智能化犯罪層出不窮。在許多犯罪、暴恐犯罪等大案要案中,越來越明顯地呈現出跨領域、跨地域、信息量龐雜等特點。面對新的犯罪形勢,公安部提出打擊刑事犯罪要打好“四戰”,即在當前和今后的一個時期,全國公安機關要重點打好“合成戰、科技戰、信息戰、證據戰”。而要想打好“四戰”,要求公安機關把技術創新擺在首要位置,加大投入建設公安科學技術隊伍。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唯有建設公安創新型人才,運用新型技術手段獲取犯罪信息,才能讓公安機關在同犯罪分子的戰斗中掌握主動權。
(二)培養創新思維是建設創新型公安隊伍的前提在知識經濟時代,互聯網技術發展迅猛并走進了千家萬戶,社會問題的多樣性和突發性越來越明顯,在計算機等高端領域內的犯罪現象不斷增多。這要求公安工作人員要掌握對高新技術設備的熟練掌握和應用能力,以及對突發性社會問題的分析研判能力。在傳統的公安工作中,已經形成對不同類型案件的偵查思路和偵防體系,案件發生后,往往遵循穩定的破案技巧和模式開展工作,同時在工作中嚴格遵守法紀,服從上級命令,聽從組織指揮。但是,服從命令不等于守舊主義,亞里士多德曾說過:“吾猶愛真理”,意思是說要突破現有的教學知識,不斷創新、追求真理。因此,激發公安系統內部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顯得尤為重要。公安院校作為培養國家預備警官力量的專業學府,是人民警察尤其是創新型警官人才誕生的“搖籃”,擔負著培養警察大學生創新思維的重任。因此公安院校要大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對新型知識、技術的領悟和應用能力,突破當前的教育體制、更新教育內容,為當代公安隊伍注入新鮮血液和創新能量。
三、公安院校大學生創新思維概況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曾這樣說過。要想提高公安機關工作人員的創新思維能力,就要從實際出發,以事實為依據,因此本文結合文獻資料法和問卷調查法,向不同專業、不同性別、不同年級的公安院校大學生發放調查問卷,并對其進行統計歸納,分析影響當代公安院校大學生創新思維的主要因素,并因人制宜地提出培養創新思維的有效對策,以期更好地為新時期公安隊伍注入新能量。在此次問卷調查中,問卷共設計了23個問題,題目包含創新思維能力現狀和影響自身創新能力等多方面要素,題型包括單選、多選和開放性題型等題型,以期更好地獲取被調查者的信息。問卷共發放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84份,有效率為92%。在專業選取上,我們面向公安院校的兩個主要專業方向:偵查學和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即法學和工科這兩個學科,其中專業背景為法學的占13%,專業背景為工科的占87%。從性別角度看,男生占85%,女生占15%。從年級角度看,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分別占總人數的10%、6%、78%、6%。由于客觀條件限制,公安院校大學生女生人數較少,因此被調查者中女生性別比例較小;而大三的同學正處于受學校教育較為系統、專業知識學習探究最為深入的階段,具有強烈的代表性,因此重點以大三同學的現狀為例進行分析和研究。
(一)公安院校大學生創新思維現狀分析本文采用圖表法和文字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調查問卷的結果進行分析和研究。公安院校大學生對自己創新思維能力的總體評價如表一所示。根據圖表可知,63%的同學認為自己的創新能力達到一般水平,24%的同學可以達到較好甚至是好的水平。總體來說,公安院校大多數同學的創新思維能力是一般和以上水平,但仍存在13%的同學認為自己的創新能力較差。其中,專業背景為工科的同學,大多數創新思維能力水平達到一般水平和以上水平,較好和較差的是少數,而法學專業背景的同學雖然不乏有一部分同學創新能力很好,但存在五分之一的同學,創新思維能力總體水平較差,根據相關同學反映,工科專業的同學平時實驗課較多,有更多的動手實踐、向老師提問與溝通的機會,經常深入挖掘和思考問題,因此創新思維水平相對較高。從性別上看,女生的創新能力總體水平低于男生,有四分之一的女生認為自己的創新能力較差。在公安類院校中,男生和女生的數量存在大約10∶1的性別比例,在集體研究創新項目與團隊合作溝通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劣勢,但是應該充分挖掘女生愛動手、勤思考的習慣和潛力,使男女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實現均衡式發展。從年級上看,大二只有極少數同學認為自己創新能力較差;大四同學所取樣本數較少,但仍可以看出,其創新思維能力稍微落后于其余年級,畢業班同學多忙于應付考試和面試,對于創新的想法相對較少;總體來看,各年級同學創新思維能力是存在著一定差距。在調查中還發現,公安院校大學生學習專業課和實驗課的出發點、平時訓練自己創造性思維的方式分別如圖一所示。通過對公安院校大學生學習專業課和實驗課的出發點進行調查分析,半數以上的同學以加強自身公安業務技能、為今后工作作準備為目的,同時,也有很多學生認為學習公安專業課和實驗課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或者并沒有明確目的,只有75名同學認為通過專業課的學習可以在學習實踐中學以致用、創新自己的學習方法,不難看出,大多數同學的創新意識亟待加強。在對公安院校大學生訓練自己創造性思維的方式調查中,我們發現,日常學習生活中,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訓練方式是在課堂上學習和思考,其次是看相關書籍和資訊等,也有部分同學愿意利用課余時間與同學交流、與老師共同完成創新型比賽或項目。可以說,課堂是學生訓練思維方式的最佳平臺之一,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挖掘有著很大的提升空間。
(二)公安院校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影響因素從圖三可以看出,影響學生創新思維的主要因素是社會實踐、學校活動和教師引導,大學生與中學生屬于不同類型的學生群體,大學生有著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可以投入到社會實踐當中去,可以參加多種活動來訓練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另一方面,對于學生最為直接的影響因素則是學校的教學方式和教師的影響因素,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能夠訓練同學們的創新思維方式、與同學教學相長,那么對大學生來說則是在最短的時間收獲了最大的財富,如果教師能向學生教授自己的創新研究與成果,那么將會起到良好的榜樣與示范效果。在對創新思維培養阻礙因素的調查中發現,最主要的因素是學校缺乏創新的氛圍與環境,很多同學表示,大多數同學都還不“舍得”花費時間來進行創新項目的研究。相比之下,大家更愿意對期末考試或英語四六級等考試付出時間和精力,加之平日學校教師對創新的意義強調較少,學校里缺乏創新氛圍,因而學校的創新氛圍亟待提高。其次是資金和硬件設施因素,此外,缺乏創新資訊、缺乏教師指導以及創新課程也成為重要的阻礙因素,有接近半數的同學認為這三個因素同樣需要改進和提高。
四、培養公安院校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對策
大學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環節,大學生有十多年的學習訓練經歷,掌握著極其豐富且綜合性較強的知識,具有極高的創造性潛力。公安院校要結合當代大學生創新思維的概況和培養創新思維面臨的瓶頸,充分發揮公安院校對公安科技創新的作用,為新時期公安隊伍提供更多高質量的人才。
(一)從內因的作用入手事物的發展受內因和外因兩方面因素的影響。然而內因的影響是決定性的,發揮內因的能動性作用,對于事物的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許多學生不知道創新的意義是什么,參加創新實踐的出發點多是為了學習知識或應付考試,因此,要想提高公安院校大學生的創新思維,首先要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樹立創新意識是提高創新思維能力的關鍵和起點,創新不應該只是“愛因斯坦”們的任務,更應該是具有扎實專業知識的大學生應該考慮的課題,小到一次課堂發言、一次論文的設計,大到對專業領域尚未破獲案件的深入思考探究,因而創新應該從學習生活中的每一次作業、每一節課做起。此外,要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將所學的知識與其他領域的知識、生活實踐進行融會貫通,不墨守成規,方能實現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如果能從思想上和觀念上激發學生的創新活力,提高創新思維能力總體水平將指日可待。
(二)充分發揮外因作用從調查中我們發現,影響公安院校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外因主要有社會實踐、學校活動和教師引導等,培養創新思維還存在缺乏濃厚的創新氛圍、資金和硬件設施、創新資訊、教師指導以及創新課程等重要的阻礙因素,因此發揮外因的作用主要從以下幾點入手。1.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在問卷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多數同學認為自己并不缺乏創新意識,只是公安業務知識專業性較強,許多同學不知道應該在什么活動中鍛煉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缺乏訓練平臺。對此,我們要為公安院校大學生設置良好的學習和溝通平臺:公安院校掌握著國家公安隊伍的高級專業人才,如公安部特邀刑偵專家等。因此,要充分利用公安院校的師資資源,拉近教授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指定教授定期與學生們進行交流,為學生們答疑;定期組織學生前往公安基層單位和實習基地進行學習和觀摩,參與到對案件的分析和研判當中去,切實體會公安工作的性質,同時邀請公安骨干人員對破案的實踐經驗進行講解,使學生能充分了解新時期的犯罪形勢和公安工作的任務,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創新思維能力;建立科研社團和課外科研興趣小組,在訓練中達到知識遷移和創新的目的,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將公安基礎知識與實戰經驗相結合,為日后步入公安工作崗位打下堅實基礎。2.改革期末考核模式,建立創新鼓勵機制。制度是對學生警務化管理的規范和硬性規定,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公安院校中,許多學生表示自己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順利通過期末考試和實驗課測試等,六十分萬歲的思想還存在于部分同學的落后觀念之中。為了鼓勵更多的同學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創新思維的培養中來,要從制度入手,改革考試體制,提高實踐活動分數在考試成績中的比重,對有創新想法和創新實踐成果的同學進行加分鼓勵,可以對參加創新項目和課題的同學頒發證書,并考慮將創新設計與畢業設計相替換;實現重理論向重實踐、重應試向重應用的轉型。3.提高教師隊伍水平,轉變教育觀念。教師是公安業務基礎知識的直接傳播者,更是大學階段學生創新思維的啟發者。首先要對教師進行定期考核,確保教師的業務知識的準確性和全面性。另外,教師在對學生的教學中,要轉變教育觀念,牢固樹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教學觀念,開展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啟發式教學,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多思考、敢質疑、勤動手,讓學生掌握知識不是教育的終極目的,讓學生掌握積極思考的學習能力并應用到生活當中才是教師教育的意義所在。在授課過程中合理增添創新方面的教學內容,并在期末由學生統一對課堂教學情況進行評估和反饋。4.充分發揮榜樣作用,營造創新氛圍。在調查中發現,許多同學認為學校的學習氣氛很好,但是創新氣氛并不濃厚,只要掌握了知識就是完成了學習的任務。為此要花力氣營造學校的創新氣氛,使得人人爭相創新成為一種氣候和潮流。首先要樹立典型人物。將在公安業務知識的創新領域有突出貢獻的教師和專家的事跡和榮譽等進行整理,總結出其科研成果和創新貢獻,并做成展板,在操場四周和圖書館走廊等進行展出,也可通過廣播站“紅人坊”采訪欄目對相關人員進行普及和宣傳,采用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形式,使創新事跡和創新成果的意義深入人心。學生有了學習的榜樣,也會有的放矢的為自己設置合理目標,積極參與到創新活動中去。唯有通過以上多種方法和手段進行改革,多管齊下,齊頭并進,因人制宜地實施提高公安院校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合理方案,才能迅速有效地提高公安院校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作者:丁思文 楊志秋 單位:中國刑事警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