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法教程自主學習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教學內容上,經管類經濟法突破專業部門法限制,泛指“與經濟有關的法律規范”,主要學習與經濟活動有關的一些重要法律制度,所以經管類經濟法教材一般至少包括了企業法、合同法、證券法、擔保法、破產法、票據法、銀行法、財稅法、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等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制度,內容橫跨民法、商法、經濟法、行政法、訴訟法等多個部門法,非常廣泛。目前,各高校開設的經濟法課程少則32學時,多也不過54學時,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既讓學生掌握多個部門法中與經濟有關的主要法律制度,又要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思維,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無法實現的,它必須重視課堂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調動,才能切實發揮經濟法課程開設的實效。
教學方法上,目前的經濟法教學只強調教師的教,幾乎所有的學習環節都是由教師設計完成的,從教學體系、教學重難點、作業練習到考核安排都是教師準備好的,不需要學生任何自主的想法和行動。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制約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生學習上的依賴性很大,不能很好地掌握學習方法或運用自身的能力去主動學習,也就無法將經濟法律知識掌握透徹。
而且,經濟法是財務管理、會計等經管類專業各類資格考試的主要科目,如會計師考試、注冊會計師考試等,經管類經濟法教學在淡化法學專業色彩的同時,更強調對經濟法律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它既要保證學生所學的知識在今后的工作和繼續學習中能用得上,又能滿足學生參加各類職業資格考試的需要,這種以應用能力培養為核心的課程教學體系,不能只通過教師的教來完成,它必須改革傳統教學方法,將教學過程的多個環節交給學生自己,激發、引導學生自主地去學習。
2經管類經濟法自主學習教學的實施策略
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要在經管類經濟法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揮,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1構建講學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自主學習的經濟法課程教學,首先要改變單向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將講與學有機結合。有些學生自己能夠掌握的內容可以“先學后講”,讓學生先通過自學、討論等方式自行解決,然后由老師進行總結,針對先學過程中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或指導,學生因此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有些需要鋪墊理論功底的內容,或者需要梳理知識結構的部分,則可以“先講后學”,先由教師對法律基礎理論知識講深講透,打牢學生的理論基礎,然后用引導的方式輔助學生自主學習,如針對性地安排一些思考題,布置一定量的課外閱讀,或者給學生幾個案例題,讓學生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掌握理論知識。
2.2細化課堂外學習安排與管理課堂教學只是一個引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關鍵是課堂外教學的實施與監管,要實現經管類經濟法的教學目標,必須落實課堂外的自主學習方案。對此,一方面是要細化并量化課堂外學習的內容、計劃和要求,這里不僅要有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還要有對應的強化訓練和及時的評價機制。學生自主學習的獨立性是相對的,它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它只是淡化教師知識傳授者的角色,并不意味著教師把一切教學內容都留給學生自己安排,所以,經濟法課外學習與課內教學的知識點要具有對應性,課外自主學習方案的設計與實施應圍繞課堂教學展開,教師要利用課堂教學平臺對課外自主學習給予全局的組織和引導。另一方面是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引導學生進行自學,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是建立專門的經濟法課程網站,在網站中設資源欄、任務欄、答疑欄等多個欄目,可以將豐富的經濟法學習資源充實其中,可以在其中自主學習方案,下達自主學習的任務,如練習、作業、測試等,還可以通過開放式討論、答疑和作業批改等方式對自主學習的成效進行評定和反饋。
2.3重視實踐應用能力的訓練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是經管類經濟法自主學習教學的一個落腳點,無論是經濟法課堂教學的講授還是課外自學的實施,都應該注重理論規范與法律實務的結合,注重學生自主分析思考、自主探索實踐能力的培養。對此,成本最低也是最具實效的途徑是案例教學的應用。經濟法案例教學是實現理論與實際結合,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最具操作性的教學方法。在經濟法案例教學的實施中,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來選擇案例素材,要盡可能選取貼近學生實際的,具有時效性的案例,要對案例材料的內容和難易度作必要的處理,要善于引導學生圍繞知識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對案例展開分析和討論,及時調控討論的方向和節奏,把零散的知識條理化,把隱藏在案例背后的理論予以總結闡釋,引導學生完成從具體到抽象的過渡,教會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此外,有條件的學??梢蚤_設一定量的經濟法實驗教學,如票據法知識的學習,通過具體的票據認知和交易實訓讓學生感受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還可以適當開展經濟法實踐教學活動,組織指導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進行法學實踐活動觀摩,把社會生活中的問題與書本內容結合起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4營造平等互動的教學氛圍寬松的教學環境,是自主學習的沃土,自主學習能力需要創造一種人人都能參與的學習氛圍。這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助合作,既能增進學生之間信息的溝通,又能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此可多布置一些集體合作式作業,如學習《公司法》時,可要求學生仿照現實中的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分組撰寫公司章程。還可以多開展課堂討論活動,針對教學中一些比較難解的問題,先讓學生分組準備,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開放自主地進行討論,做到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相互批判。二是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一定要清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教師與學生要像朋友一樣,這樣學生才不會覺得拘謹,真正參與到學習和課堂討論中,敢于大膽地求證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
3經管類經濟法自主學習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3.1課堂教學還需要加強經管類專業學生的法律基礎是比較薄弱的,他們在學習經濟法之前,與法有關的課程只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一門公共政治理論課程,其中與法律有關的知識僅有兩章,與經濟法課程學習有關的一些法學基礎知識,掌握得很少,甚至可以說是空白。而法學學科知識的關聯性很強,尤其是法學基礎理論和民法原理知識是學習所有部門法必要的知識儲備。因此,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僅離不開教師的“教”,而且要充分發揮“教”的引領作用,要通過“教”讓學生形成對整個課程知識的整體把握。這種教學對教師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它要求教師既要吃透教材,又要有深厚的知識功底,要求教師有能力靈活應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并且要求教師應當在課前作好充分的準備,包括資料的收集、內容的取舍、案例的選擇、活動方式的確定以及多媒體課件的制作等等;同時,也存在教師如何駕馭課堂的問題。
3.2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任務自主學習作為一種能力,其形成和發展要經歷一個漸進的、相對漫長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常態化進行,制訂計劃和要求,落實方案,教師需要創設一些環節讓學生實踐、練習自主學習,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調節,讓學生在實踐中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從而有效提升經濟法課程的學習效果。
3.3教師教學績效考核方法需要改進傳統的教學績效考核指標主要圍繞教師的課堂教學,一門經濟法課程的教學任務基本上由幾十學時的課堂教學和一次期末考試構成,從而導致教師不愿將更多的心思放在課堂外的教學管理上。而自主學習教學,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付出的長期過程,學生需要不斷地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和效果,以便于制定下一階段的學習目標,而教師則需要全程給予指導和幫助,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教師績效考核中,不但要重視教師課堂教學效果,還要結合教師在指導自主學習過程中的付出,包括自主教學管理、自主教學改革和自主教學研究等方面的內容進行綜合考核評定,不能只注重某一方面,要將形成性評估引入經濟法課程教學,將教師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投入量化進入考評體系。
作者:李之琳單位:黃山學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