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土部擬出嚴密土地管理制度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保經濟、保耕地“兩手都要硬”
據悉,通知“將落實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該通知強調要著力加強部門協作和溝通,形成合力,促進地方有關部門和建設用地單位在國家和省級重點項目建設用地管理和利用中切實履行職責,落實獎懲措施,實現保經濟發展與保耕地紅線,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二、國土資源行政處罰將有新規
對于《國土資源行政處罰辦法(征求意見稿)》,據了解,早在1993年和1995年,原地質礦產部和原國家土地管理局分別了《違反礦產資源法規行政處罰辦法》、《土地違法案件查處辦法》。國土部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隨著中國城鎮化、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國土資源管理形式不斷變化,特別是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等法律、法規的頒布和實施,兩個辦法已經不適應國土資源管理的新形勢和新要求。
征求意見稿對該辦法的適用范圍進行了明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國土資源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實施行政處罰,適用本辦法。
上述負責人解釋,辦法除了適用于實施國土資源行政處罰以外,其中有些規定如管轄、立案、調查取證、審理、決定處理意見等還適用于以下三種類型的國土資源違法案件:一是非法批準征收、占用土地,或者非法批準勘查、開采礦產資源的案件;二是違反國土資源法律法規應當追究黨紀政紀責任的案件;三是違反國土資源法律法規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
征求意見稿還新增加了審理的程序。該負責人表示,設置審理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國土資源違法案件調查處理的公平、公正,加強內部監督,防止調查人員濫用職權、枉法裁判。此外,征求意見稿還對國土資源行政處罰的執行、結案、監督等問題予以了明確規定。
三、加大與銀監會、證監會協同合作
24日,國土部部長徐紹史在通報清查整改“未報即用”違法用地情況會議上表示,要積極參與房地產調控,重點做好三件事,其一是確保住房用地,特別是保障性住房用地計劃的落實;其二是清查房地產企業的閑置用地,促其開發;其三是堅持和完善招牌掛制度。
徐紹史表示,4月中旬,國土部已經公布了有關住房用地供應計劃,近日住建部又與各地政府簽訂了保障性住房建設責任狀,在這種背景下,“各地要抓緊供地,要確保落實,盡可能使供地轉化為有效的住房用地。”
徐紹史還指出,今年還要清查房地產企業的閑置用地,促使其盡早投入開發,“不具備開發條件的,該收回的要堅決收回。”并且,徐紹史表示要進一步加大與銀監會、證監會的協同合作,把土地抵押信息與銀監會共享,以便銀監會更好地把握土地抵押貸款。
“我們與證監會建立了協同聯合機制,地產公司上市、增發擴股,國土部要幫助證監會就地產公司的資產質量進行先期審核。”徐紹史說。
四、“未報即用”違法用地勢頭基本遏制
針對全國“未報即用”違法用地清查整改情況,徐紹史表示,現在31個省市中有17個省清理出來的“未報即用”立案率已經達到96%,15個省的結案率也達到了90%,基本上遏制了“未報即用”的勢頭,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他同時強調指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立案率只有77%,所以要抓緊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立案,既要查處事,又要查處人。
據統計,2007年10月到2009年10月這兩年間,“未報即用”宗數達到3.6萬宗,涉及土地面積61萬畝。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不同程度存在“未報即用”違法用地。徐紹史表示,“未報即用”性質惡劣,要堅決予以遏制。
他進一步表示,今年一季度,國土部查處的違法違規用地的案件宗數下降了19%,但土地的面積上升了23%。“這還是一季度,
二、三季度是施工建設的黃金季節,反彈壓力很大,因此各地必須加以重視”。
據透露,國土部正在修改限制供地目錄和禁止供地目錄,旨在把國務院關于節能減排的工作要求落到實處。
五、相關閱讀
重慶開發商拿地4年不開發土地將“過期”或逆市推樓
天原化工廠地塊開發商面臨一道難題
新政之下,國家開始計劃收緊房地產商購地及融資監管,房地產商的處境變得越來越嚴峻,“囤地”數年預備趕今年熱潮推出項目的中小開發商或更感受到濃濃寒意。在連續“踏空”2007、2009年樓市火熱后,姍姍來遲的天原化工廠地塊項目,正趕上這波地產調控高峰。
“錯的開發節點、銷售節點、融資節點,對的地塊。”天原化工廠開發商國興地產所遭遇的,其實是新政下房地產商的一個普遍案例。
拿地4年開工遭遇新政
“運氣不好,錯過了今年這一波猛漲。”最近,重慶北部新區高新園一開發商向記者抱怨道。新政出臺前,他的樓盤正在緊鑼密鼓地動工,計劃在10月推出,本想快馬加鞭分享地產高速增長的盛宴,不料正撞上新政槍口。
與該開發商相比,“囤地”4年延期開工數次的重慶天原化工廠地塊開發商或許覺得更“冤”——受制于該地塊的“限期開發令”,該地塊的動工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按照多數地產業內人士估計,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將是樓市的一個低谷期,而這也恰恰是天原化工廠地塊一期項目推出市場的時期。
“即使是遭遇新政下這個最壞的開發和銷售時代,該地塊也不得不開工。”重慶業內人士分析稱。
據了解,天原化工廠地塊屬于上市地產公司國興地產(000838)。資料顯示,2006年4月,國興地產旗下重慶國興置業有限責任公司從重慶市土地交易中心競得重慶天原化工廠退出主城后地塊總面積28.5638萬平方米(約361畝)的開發權,折合下來,每畝單價為244萬元。
彼時,重慶的土地均價81萬元/畝。為了開發該地塊,開發商特地注冊了重慶首家一人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
4次延期“踏空”2波高峰新晨
天原化工廠地塊,經歷了4年主動被動“囤地”,動工日期多次更改,從年報上看,其推遲開發節點至少4次,并“踏空”了2007年、2009年兩波樓市火熱。
2006年,國興地產剛拿下該地塊,江北區政府方面曾估計,如果順利,2006年年內即可開工建設。2008年,國興地產又樂觀預計,能在當年11月取得《商品房銷售許可證》。
同年,由于房地產市場巨變,國興地產決定延遲地塊開工。2009年3月19日,國興地產取得《重慶市江北區國土資源管理分局關于重慶國興置業有限公司天原廠項目再次延期建設有關問題的復函》,同意延期至2009年12月底前動工建設。2009年6月,國興地產拿到了天原化工廠項目的開工許可證。
國興地產2009年年報披露,2009年經營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重慶公司項目開發工作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
去年12月,該項目仍未如期動工,動工的“最后通牒”延長到今年年底。隨即,新政出臺,地產前景充滿變數。
根據年報顯示,在今年12月前,即《出讓合同》所約定的動工建設日期滿一年前(即2010年12月底前),國興地產必須對天原化工廠項目第一期土地進行開發建設。如果超過該日期未開發,從明年起,該宗土地將會因土地閑置而被征收土地閑置費。
“其實現在國興地產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把項目停下來,等這波調整高峰期過了再從容入市。”重慶容磁地產經紀老總王雪松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