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縣政出臺藥物制度運行補償辦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貫徹落實《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積極穩妥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改革,制定本辦法。
一、補償方式
(一)補償范圍
1、對政府舉辦的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嚴格界定功能和任務、核定人員編制、核定收支范圍和標準,轉變運行機制的同時,政府負責按國家規定核定基本建設經費,設備購置經費,人員經費和其承擔公共衛生服務的業務經費,使其正常運行。
2、對村級衛生室根據其承擔的職能和醫改進程按政策進行補償,同時在衛生室改擴建和基本檢測及診療設備上給予支持。
(二)補償渠道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人員支出和業務支出運行成本以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償方式解決。
1、基本醫療服務主要通過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付費和個人付費補償。
2、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通過政府建立的城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保障機制補償。
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經費由政府按照服務成本核定補償。
4、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等發展建設支出由政府根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展規劃統籌安排。
5、經常性收支差額由政府按照“核定任務,核定收支,績效考核補助”辦法補助。
二、核定任務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主要提供符合規定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
(一)基本醫療服務
主要包括:提供常見病、多發病的初級診治以及診療明確的慢性病、傳染病的護理,提供急診搶救及轉診轉院服務等。基本醫療服務任務根據機構服務能力、服務人數、近三年門(急)診量和出院人次變動情況核定。
(二)公共衛生服務
主要包括: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治,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老年人保健等,協助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承擔對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的人員培訓,技術指導等。公共衛生服務任務根據服務人數和國家及省市確定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內容和數量、質量要求核定。
三、核定收支
(一)經常性收入核定
經常性收入包括:醫療收入、藥品收入、公共衛生服務收入、其他收入。
1、醫療收入根據近3年醫療服務平均收入情況,綜合考慮取消藥品加成、限制藥品使用范圍、新農合等醫療保障制度調整標準、服務任務變化等,分析物價、社會平均收入水平等因素核定。
2、藥品收入根據藥品采購價格和合理用藥數量核定。
3、公共衛生服務收入包括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收入和經常性重大公共衛生服務收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收入根據服務人口、單位綜合服務成本及確定的公共衛生服務的數量、質量核定;經常性重大公共衛生服務收入來自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核定的專項補助。
4、其他收入根據近3年平均水平扣除特殊因素核定。
(二)經常性支出核定
經常性支出包括人員、業務運轉、藥品、公共衛生服務和其他支出。
1、人員支出按照定員定額的方式核定,核定的醫務人員工資水平與當地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平均水平相銜接,其中績效工資按國家規定執行。離退休人員費用按有關規定核定補助。
2、業務運轉支出根據核定的基本醫療服務任務數量、質量和成本定額等因素核定。成本定額按照近三年支出水平的變動情況核定。
3、藥品支出根據藥品采購價格和合理用藥數量核定。
4、基本公共衛生和經常性重大公共衛生服務支出根據服務任務數量、質量和單位綜合服務成本等綜合核定。
5、其他支出根據近三年支出水平的變動情況扣除特殊因素核定。
6、按業務收入的1%提取風險基金專項用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事故賠償,防范債務風險。
經常性收支數額由財政部門會同衛生行政部門核定,逐步研究制定支出標準和定額。因政策性調整而引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收支變化時將及時調整核定補助。
四、績效考核補助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核定的經常性收入不足以彌補核定的經常性支出時差額部分由政府補助,并在對其管理績效、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的數量和質量、服務對象滿意度、居民健康狀況改善等指標進行綜合量化考核的基礎上,根據核定的經常性收支差額,拿出70%按月預撥,其余30%待年底時結合績效考核結果予以結算。
五、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監督管理
(一)縣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收支監管,會同發展改革、衛生、編辦等部門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評制度,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二)縣衛生局要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的監管,督促其嚴格執行財務會計制度,按規定完成核定的收支計劃;會同有關部門建立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組織實施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績效考核工作。
(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加強和完善內部管理,建立以服務質量為核心、以崗位責任與績效為基礎的考核激勵制度。依法組織收入,正確歸集各項費用,切實加強支出管理,嚴格開支范圍和標準,確保全面完成收支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