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上半年畜牧業工作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5年是實施藏區跨越發展的關鍵一年,省委十屆黨代會勝利召開,確定了新的發展目標,即將迎來黨的八大召開的美好時光里,我縣畜牧業工作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高度重視動物疫病防控、畜產品安全、畜牧業行政執法、畜牧獸醫體制改革、牧業統計、國家惠農支農政策的落實等畜牧業常規工作,并堅持不斷研究和更新發展思路,以項目為載體、科技為支撐,不斷夯實畜牧業基礎,努力增加畜牧業生產的科技含量,更加明確了畜牧業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地位。半年來畜牧業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現總結如下:
一、畜牧業生產運行情況
1、半年各類牲畜存欄數12.81萬頭(只、匹),同比下降2.57%,其中:豬牛羊分別存欄8.1927萬頭、1.3775萬頭、2.9331萬只。家禽存欄14.7972萬只。
2、半年各類牲出欄3.9904萬頭(只),同比增加4%,出欄率31.04%。其中豬牛羊出欄分別是2.6284萬頭、0.19萬頭、1.1718萬只。家禽出欄6.3799萬只。
3、半年各類牲畜商品3.4231萬頭,同比增加3.75%,商品率26.63%。其中豬牛羊商品分別為2.1456萬頭、0.1849萬頭、1.0929萬只。
4、半年各類牲畜總增3.9712萬頭(只、匹),同比增1.09%,總增率30.89%。
5、肉類總產量2561.62噸,同比增加3.74%。
6、產仔成活4.0778萬頭(只匹),成活率97.23%,同比增加0.35%。各類牲畜損失1060頭(只匹),死亡率0.08%。
7、計生三結合:落實聯系戶2戶,幫帶戶1戶。
總體生產運行平穩,綜合價格因素,養殖肉豬處于虧本狀態,每出售一頭肉豬虧本200-300元;土雞、仔豬有贏余,草飼牲畜處于較大的利潤空間。農戶養豬積極性嚴重受挫。
二、畜牧業重大項目開展情況
(一)草原生態補助獎勵機制政策落實情況及存在的難點情況
政策落實情況——按照省、州下達任務規劃我縣2011年實施草地禁牧18萬畝;實施草畜平衡60萬畝;完成超載減畜0.9萬羊單位;實施牧草良種補貼1.7萬畝,其中:建植一年生人工草地1.7萬畝;實施畜牧品種良種補貼牦牛種公牛35頭;落實8423戶牧戶生產資料綜合補貼。
2011年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資金補貼內容有三項,分別是:生產資料綜合補貼,共涉及受益牧戶8423戶,按500元/戶的標準,共計兌現資金421.15萬元(按照國家有關政策,省、州相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在落實2011年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時,將我縣8423戶牧戶的生產資綜合料補貼讓20431戶根據各村的情況按人或戶進行了平分。);禁牧補助獎勵,18萬畝(共涉及受益牧戶18938戶),按6元/畝的標準,108萬元;草畜平衡獎勵,60萬畝(共涉及受益牧戶20431戶),按1.5元/畝的標準,90萬元。以上三項共計補貼資金總額為619.15萬元。我縣經請示縣長按照州政府批復的實施方案將資金下撥到縣信用聯社再下撥到各鄉(鎮),各鄉(鎮)隨后以“一折通”全部下發至農牧戶手中。
在州政府的主持下開展了草種詢價采購,共采購阿伯德多花黑麥草草種8947.37公斤,并及時送發12個鄉鎮,全部播種實施。牲畜良種補貼全部到位。
檔案資料齊備,草補績效考核全面進行。
存在的難點—一是工作量大,技術人員缺乏。項目涉及部門多,牽涉范圍廣,程序復雜,工作量大,技術人員不足阻障了我縣草補工作的順利推進;二是牧民思想觀念還未能完全轉變,對政策理解不夠全面,鄉(鎮)黨委、政府調解困難,導致在開展工作時有一定難度;三是草補項目工作量大,實施時間緊,任務重,技術力量薄弱,地方財政拮據(配套跟不上),導致實施進度緩慢,影響建設任務順利完成。
(二)草原確權及深化草原承包工作進展情況
一是我縣《草原確權及深化草原承包實施方案》已經上報。二是兩證一合同已全部下發,縣鄉正組織工作人員按照“連片承包,共同擁有、共同管理”的方式對草場邊界及小地名進行確定。在杵坭鄉開展草原確權試點工作。
(三)退牧還草工程建設情況
2011年我縣退牧還草任務為建設圍欄草場10萬畝、退化草原補播3萬畝。經縣政府研究決定在項目建設地點選擇在田壩、得妥、磨西、新興四個鄉鎮的上松村、下松村、何家山村、灣東村、龍壩尾村、蔡陽坪村、南門關村7個村822戶農戶、3188人中進行實施。
按照州退牧還草辦相關安排,我縣退牧還草工作正有序進行:一是于2015年5月18日在日報比選網隨機抽取出了中介公司—興誠信工程造價事務所有限公司,與其完成了合同的簽訂,制作標書、掛網,原定于7月5日開標,后因各標段報名企業不足3家被招投標網站駁回,現正在重新制作標書,準備二次掛網;二是2011年退牧還草工程的作業設計編制完畢,并通過了州級部門的審批,已經印制完成。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縣一定按照省、州相關要求全力完成退牧還草工程建設任務。
項目總投資325萬元,其中中央投資265萬元,地方配套60萬元。項目資金未到位,地方配套經請示未配套。
(四)科技促進年行動實施方案的制定及落實情況
根據甘州畜(2015)45號文件精神,我縣于4月下旬制定了《縣畜牧科技促進年行動實施方案》,并以瀘農牧〔2015〕79號(關于印發《縣畜牧科技促進年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下發各鄉(鎮),明確了工作目標,落實了工作責任,積極推動我縣畜牧科技促進年行動順利實施。
(五)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項目
2007年、2008年、2009年項目是按照省下達的年度投資計劃任務全面完成,并按照驗收程序組織了縣級相關部門的驗收和州級相關部門的驗收,驗收合格。
2010年項目組織實施,全面完成建設任務,并組織縣級相關部門進行了初步檢查驗收,等待州級相關部門的驗收。
2011年項目兩批,在加郡鄉劉河壩村順發生豬飼養基地、嵐安鄉微生態養殖場、田壩鄉杵壩養殖場、興隆鎮海子桂德玲養殖場、新興鄉高廟子村養殖小區改擴建年出欄500—999頭的規模養殖場4戶、年出欄500—999的養殖小區1個。項目總投資155.555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投資125萬元,農戶自籌30.555萬元;按照發改部門的批復,要求進行招投標工作,我局已完成招投標的前期相關工作(文件的報送、工作量清單和控制價的編制等)。經縣府5月15日重大項目推進會的要求,不進行招投標工作改由農戶和養殖場自建,我局及時上報文件到發改局,并專門召開會議研究建設方案,與建設農戶簽訂建設合同,與6月18日全部開工建設。資金未到位。
2015年項目,實施方案已批復,資金計劃未到位,未實施。
(六)鄉鎮獸醫站建設項目
2009年鄉鎮獸醫站建設項目,已完成田壩鄉獸醫站建設、興隆鎮獸醫站建設正在進行主體施工,預計10月完成;得妥鄉正在進行選址,擬定10月動工;烹壩鄉待安置規劃確定后抓緊組織實施。
三、畜牧業常規工作開展情況
(一)防疫工作
1、春防工作進展情況
強化組織領導,周密安排部署。認真貫徹落實“預防為主,依法治牧”的方針,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門保質量”的要求,建立健全“政府負總則、畜牧部門具體負責,相關部門協作配合”的動物防疫機制,切實加強對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一是健全領導機構。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相關技術人員為成員的縣農牧和科技局2015年春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2015年春防工作各項技術措施的落實,確保保質保量完成春防目標任務。二是確立工作方案。按照省州春防工作安排精神,以《縣農牧和科技局關于加強春季動物防疫工作的通知》(瀘農牧[2015]34號)下發到各鄉(鎮),本著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確保不出現動物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的目標,從3月15日至5月15月集中60天時間,全縣統一開展春季動物重大疫病防疫工作。同時要求各鄉鎮本著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充分認識春防工作的重要性,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和僥幸心理,把春季重大疫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工作的一項重點,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及早部署,確保重大動物疫病的有效防控。三是加強技術培訓。以加強“三項建設”活動為契機,轉變以往請上來集中培訓方式,變為到基層生產一線實際操作,手把手指導的培訓方式。于3月20日至4月9日,在全縣10個鄉鎮采取以會代訓的方式,總結了2011年重大動物疫病防制工作,安排部署2015年春防工作。春防期間共培訓鄉、村兩級防疫員140人次。四是加強督查。將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納入了鄉鎮年度工作目標考核,與各鄉鎮、各有關部門簽訂了動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責任書,嚴格動物防疫責任追究制,定期不定期開展督查,確保防疫措施落到實處。
防疫物資保障情況——今年春防工作共組織到位各類畜禽疫苗80.5萬頭羽毫升,已向各鄉鎮送發各類畜禽疫苗56.4萬頭羽毫升,庫存19.5萬頭羽毫升。縣鄉兩級均建立了嚴格的防疫物資管理臺帳,春防期間全縣共發放消毒劑1300公斤,儲備300公斤。
重大動物疫病免疫進展情況——今年春防工作由于領導重視,措施得力,截止目前已免疫豬、牛、羊口蹄疫各為7.186萬頭、1.286萬頭、2.354萬只;禽流感10.9853萬羽、禽+新4.328萬羽;豬瘟7.25萬頭,豬藍耳病4.684萬頭。消毒圈舍24.8萬平方米。
按照溯源體系建設要求,認真加強標識管理,嚴格出入庫臺帳。截止目前共佩戴免疫標識8.4319萬頭(只),其中豬5.9356萬頭、牛0.8563萬頭、羊1.864萬只。
強化監督檢查,完善監測手段――建立了由縣、鄉、村各級干部組成的督查小組,對村級動物防疫人員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全過程的監督,加大了對規模養殖場的督促檢查力度,及時發現和糾正工作中出現的具體問題。縣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加大了防控工作的檢查督促力度,不定期地抽查各鄉鎮的工作進展情況,嚴格落實了養殖戶申報檢疫和經營者收購前的報檢制度,強化產地、運輸、屠宰等環節的檢疫工作,依法規范引種行為,從源頭上杜絕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不斷提高和完善動物免疫效價評定機制,改變傳統的主要依靠查驗免疫檔案來判定動物免疫情況的方法,并推行了金標試紙快速檢測免疫抗體評定。對打假針、失效針等行為實行從重查處,形成了自上而下抓防疫工作的良好機制,保證了防疫質量。
動物疫病監測開展工作――我縣為強化動物疫病監測,將動物疫病監測分為實驗室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兩種方式進行。對重點疫病、地區、畜群進行監測,及時準確掌握和預報疫情。每年結合動物防疫工作的開展,對禽流感、口蹄疫、豬瘟、藍耳病等重大疫病實行定時、定點持續監測。
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應急管理――為強化疫病防控,加強應急隊伍建設,我縣制定和完善了《縣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成立了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領導小組,由分管副縣長任組長,縣農牧、財政、物價、公安、交通、衛生、工商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堅持統一指揮、各司其責、密切配合,確保快速反應、果斷處置。實現有疫不成災、有疫不流行,使全縣重大動物疫情形勢總體趨于平穩狀態。
2、動物衛生監督--一是加強了違禁獸藥特別是“瘦肉精”的查處力度。截止目前已對飼料獸藥市場和規模養豬場進行了6批次的清查,出動車輛18臺次,人員90人次,未發現銷售禁用、過期和劣質獸藥行為。對40戶規模養豬場和屠宰場進行了抽樣檢測,均未檢測出使用“瘦肉精”。二是加強公路動物衛生監督檢查力度,防堵外疫進入我州,保障了入境畜產品安全。1-6月檢查站共檢查運畜禽及其產品車輛614輛,豬25093頭、禽92470羽、畜產品69.25噸。三是加強了生豬屠宰管理,保障了放心肉工程的實施。截止6月,屠宰上市生豬11371頭,產地檢疫4319頭。
3、動物防疫經費的落實情況
積極爭取縣新農辦動物疫病防控經費10萬元,主要用于注射器和碘酒等防疫物資的購置、免疫反應處理補助、免疫反應死亡補償等。同時將村級防疫員補助納入了財政預算,由縣財政給予每人每月200元的補貼,全縣124個村防員年補助29.76萬元。
(二)草原建設
1、草原防火
在縣政府的統一安排下,我縣成立了森林和草原防火指揮部,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共同協作,共同開展防火工作。由于同設立指揮部,縣府未解決草原防火經費,所以工作只有簡單的應付。今年氣候干燥,草原火災發生多起,損失不大。草原防火形勢依然嚴峻。
2、草原建設
完成人工種草19640畝,以多花黑麥草為主。
3、草原植被恢復費征收前期工作進展情況
一是加強宣傳工作。結合我縣草補和退牧還草工作,將文件精神傳達到各鄉鎮;二是縣政府目前正統籌安排草原植被恢復費的征收工作。
(三)家畜改良
1、良種推廣與引進:豬162頭;
2、改良:牦牛改良100頭、黃牛改良282頭,山羊改良1725頭,生豬改良26452頭,
3、本品種選育:山羊本選825頭。
(四)牧業科技培訓:切實加大畜牧科技創新和培訓力度,半年完成培訓業務骨干16人、村防疫員140人、農牧民2185人。
四、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農牧業總量小、投入嚴重不足。由于我縣草原面積小、牲畜總量少,難以爭取到國家的大項目,屬于全州畜牧業的弱勢群體。投入不足,規模效益難以體現。
2、草原防火物資奇缺,防火形勢十分嚴峻。我縣屬典型的干熱河谷氣候,草原與森林緊密相連,高火險警戒期長達7個多月,防火形勢十分嚴峻。但是,由于地方經濟十分困難,長期以來卻沒有任何防火設施設備的有效配置,防火工作難以落到實處。
3、特色畜牧業建設壓力較大。結合草補政策的落實,我縣加大了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的力度,重點打造我縣成為全州生豬養殖大縣,以納入十二五規劃。但由于縣級財政困難,近年來,縣財政增收的大部分主要投入基礎和民生建設,所以進展有所緩慢。
4、畜產品質量安全源頭監管難度大。由于我縣畜產品質量監管基層服務站新成立,存在辦公地點、辦公設備、技術人員等多方面的缺乏,加之是州的東大門有兩個邊境口岸入境道路四通八達,監管難度大。。
5、畜牧技術人員斷層現象非常突出。縣局設立了畜牧業務站4個,核定編制39,實有人員19人(技術人員17人,工勤人員2人),鄉鎮畜牧獸醫站編制人數24人,實有技術人員16人。總體呈現技術人員引不進、留不住、難扎根、斷層現象非常突出。6、體系不健全。去年草補工作的啟動,為建立草原監理站奠定了政策基礎。通過上級部門的艱苦努力,州編委同意設立草原監理站,編制3人。但到現在也未見文件和相關批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