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半年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省農業廳:
今年,州縣農業部門緊緊圍繞省州農業工作的總體部署,以穩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核心,以“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為目標任務,著力加強“從生產到市場”質量安全的監管力度,確保了全州農產品質量安全,現將上半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強化組織領導,落實目標責任
按照省州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把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現代農業的關鍵環節,積極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并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副局長為副組長,各科室、站、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州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組織、協調各相關單位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的相關工作。同時,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作為農業部門的三大任務之一,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各項目標納入了對各縣農業部門的目標考核,逐縣簽定了責任書。各縣農業部門把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進一步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機構,落實專門人員,細化工作措施,切實履行屬地監管責任。
二、健全工作機構,夯實監管基礎
一是強化質檢體系建設。州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實驗室通過“雙認證”后,以不斷提高檢測技術為核心,采取外出培訓、技術練兵、技術探索等方式,加強自身建設,已完成省級監測任務2次,組織實施了元旦、春節重大節假日農產品質量專項監測。二是12個縣級農產品質檢站按下達的項目初步設計批復,已著手進行前期招投標等工作,我局將督促各縣抓緊落實建設資金,加強項目建設管理,推進項目建設進度,爭取早日建成,發揮作用。三是進一步推進鄉鎮一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站建設,在鄉鎮或區域農技站建設基礎上,在蔬菜生產重點縣瀘定各鄉鎮落實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10名(由鄉鎮農技人員兼任)。
三、強化專項治理,加強農業執法
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百日行動”方案,針對農產品易出問題和高風險環節,集中力量開展以農藥專項整治、蔬菜農殘超標、農資打假專項治理為主專項整治。一是在農業投入品的專項整治上,以康定、瀘定、海螺溝景區為重點區域,采取“橫向到底,縱向到邊”的拉網式的檢查,進一步嚴厲查處禁限用農業投入品,對已公告停止使用的高毒農藥、限用農藥加大了清繳力度,州縣組織執法人員518人次,清理整頓農資經營單位260個(次),責令整改23個,取締1戶無證經營戶,發放《推薦高毒殺蟲劑替代品種名單》等宣傳資料2.35萬份。宣傳畫冊100余本,光盤30張。對13戶種子經營戶銷售的主推品種玉米、水稻進行了抽樣,扦取樣品34個,其中:玉米31個、青稞1個、水稻2個,對樣品進行了凈度、發芽率和水分三項指標的檢測,經檢測,樣品合格率97%。二是在蔬菜農殘超標專項治理上,以農藥合理使用為重點,加強蔬菜生產基地、蔬菜種植大戶的培訓和指導,重點是本州的瀘定蔬菜重點縣以及各縣城市郊區生產基地的監管,向群眾廣泛宣傳農藥間隔期的相關知識。三是以強化農業投入品監管為突破口,廣泛開展送放心農資下鄉活動,將放心農資送到千家萬戶。并結合青稞、玉米、油菜、馬鈴薯、蔬菜等高產高效示范片的建設,實行了農用物資四統一服務(統購、統供、統配、統施),組織調運各類農作物良種3573噸,肥料4428噸,地膜353噸,農藥63噸,噴霧器1200臺。這些物資主要通過各縣農業部門,以無償或半有償的形式發放到農戶手中,滿足農戶生產所需。
四、強化技術創新,堅持生產過程標準化
圍繞本州的主導產業和特色農產品,在春耕生產期間,州縣農業部門把農業標準作為農技推廣的主要內容,制定青稞、春油菜、蔬菜、水果、食用菌生產技術操作規程28個,組織千名科技人員進村入戶,扎實開展農業科技大培訓、大示范、大推廣行動,引導農民集成運用優良品種、地膜覆蓋栽培、測土配方施肥、機耕、機播、綠色植保防控等農耕農藝技術,開展無公害農產品實用技術培訓13.1037萬人次,以鄉村為單位,整村、整鄉的培育優質糧油、綠色蔬菜、特色水果、生態食用菌、道地中藥材五大產業基地,全州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基地80萬畝,其中:集中連片建設標準化基地30.1萬畝,蔬菜標準化示范園建設2萬畝。
五、強化檢驗檢測,加強科學預警
積極開展例行檢測工作。一是配合省農業廳例行抽檢,協助瀘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完成對我州農產品質量安全交叉抽檢2次,抽檢樣品170個,其中:蔬菜150個(生產基地80個、農貿市場70個)、食用菌20個,第一次合格率為97.5%。二是利用快速檢測設備,將蔬菜種植基地列為監管的重點環節,將蔬菜、食用菌、水果等,作為重點的監管品種,積極開展檢測工作。并加大了抗震救災和節日期間食用農產品的檢查力度和抽檢頻次,先后在蔬菜生產基地和農貿市場開展抽檢工作,共計抽檢樣品3188個,其中生產基地806個,速測合格率99.7%;農貿市場2392個,速測合格率96%以上。
六、強化品牌監管,提升品牌形象
州縣農業部門按照建設大基地,培育大產業,打造大品牌,開拓大市場的思路,一手抓農業生產,一手抓品牌打造,以“三品一標”認證為載體,做大“川藏高原特色農產品”品牌。一是鼓勵企業、專業合作社積極注冊農產品商標和品牌創建,加大了“三品一標”認證登記力度,完成了康定紅皮蘿卜、瀘定紅櫻桃等1個農產品地理標志、4個綠色食品、7個無公害農產品復查換證的材料的審核上報工作。瀘定縣在瀘定紅櫻桃成功登記農產品地理標志之后,又向國家工商總局申請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二是開展“三品一標”標志使用專項整治,對“三品一標“獲證單位加大抽檢力度,督促獲證單位按規定對產品進行包裝標。引導康定紅葡萄酒、爐霍俄色茶等企業規范用標,提高用標率。三是強化“三品一標”的宣傳推介,積極開展了各項宣傳活動,如:瀘定縣在紅櫻桃盛產期,舉辦“瀘定紅櫻桃節”,積極打造“中國紅櫻桃之鄉”。康定紅葡萄酒、爐霍俄色茶在成都、廣州等地設立10多個專營門店,并318線交通要道設立多個廣告牌,對產品進行宣傳推介。
七、強化宣傳培訓,營造社會氛圍
為增強全社會農產品安全意識,營造農產品質量安全氛圍,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水平,結合“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百日行動’”、“送放心農資下鄉”、“食品安全宣傳周”等活動,通過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咨詢臺、懸掛宣傳橫幅、設置知識展板,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加大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標準、技術的宣傳、培訓。近期在康定舉辦的全州基層農技崗位培訓班上,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兩高出臺的《解釋》、“三品一標”農產品申報認證程序、農殘速測等相關知識進行了培訓。培訓咨詢達4985人次,懸掛宣傳標語32幅,印發宣傳資料4.2萬份,宣傳展板2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