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教師教育均衡心得體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實現教育公平是建立社會公平的前提,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為實現這一目標,蚌埠市教育局、蚌埠市財政局聯合印發了《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辦法》,對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得到了資金的保障,但要真正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筆者認為應加強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規劃,實現學校的合理布局
要按照小學就近入學、初中相對集中的要求,合理規劃和調整學校布局。在不影響普及程度的前提下,堅持“需增則增、宜并則并”的原則,撤并了人數較的村小和中學,撤消部分鄉(鎮)的學校建制,使教育資源得到合理配置,減少低效益重復投資。達到收縮戰線、優化資源、促進均衡發展的目的。同時,要進一步發展民辦教育,實施義務教育“兩條腿”走路,充分利用民間資本,舉辦優質學校,滿足一部分民眾期望享受優質教育的需要。
二、加強督查,全面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政策
政策是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發展的保障,長期以來,由于各地執行政策力度不一,從而造成教育發展失衡。首先,作為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有責任和義務做好教育政策的宣傳,要讓義務教育階段的各項保障機制做到全民知;其次,各級政府要建立教育督查機構,在加強對辦學質量督查的同時,要加大對教育政策落實程度的督查,一定要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第三,我積極協調新聞媒體參與到義務教育政策措施落實的監督中來。
三、統籌城鄉教育資源
實現城鄉教育資源統籌,是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內容,各級政府一定要堅持公共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傾斜,逐步縮小城鄉、區域教育發展差距。全面落實各項教育惠民政策,扎實開展教育惠民行動,關注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上學,注重解決貧困家庭學生、殘疾兒童就學難問題。改善農村和城區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加大對困難家庭和弱勢群體子女受教育的扶持力度,讓每個孩子都能上得起學、上得好學。
四、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
良好的辦學條件是學校工作的一項重要目標,也是實現學校其它各項管理目標的重要保證。進一步改善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使每一所學校都能達到基本辦學條件的標準,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舉措,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是推進教育均衡發展、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實際步驟。要充分認識改善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的重大意義,不斷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把改善學校辦學條件作為當前發展農村教育的一件大事,認真抓緊抓實抓好,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教育經費投入,逐步充實和改善學校辦學條件,促進了我縣基礎教育的健康快速發展。五、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教師素質
要樹立師資隊伍校本培訓意識,建立校本培訓激勵機制,引導教師積極參與自我提高。要為教師制定學歷提高規劃,采取獎勵措施,鼓勵教師參加自考、在職進修、離職進修,提高學歷層次。要充分發揮城鎮學校的師資優勢,為薄弱學校的薄弱學科培訓師資。一般來說,村小或一般完小在師資配備上學科不配套的現象較為普遍,尤其是體育、音樂、美術等學科的專業教師更是嚴重缺乏。要組織了中心小學、鎮初中的音樂、美術、體育專業的專科以上學歷的教師用了一年半的時間,采取每周五下午半天到鎮上集中培訓的辦法,對全鎮所村小、所一般完小、所一般初中的音樂、美術、體育三科共名兼職教師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培訓,全鎮藝體科教師素質得到了普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