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級管理人員培訓心得(2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篇
市農信社高級管理人員培訓已經結束了,在這N天的時間里,就農信社精細化管理、農信社風險管理和客戶營銷策略與技巧方面展開了學習,使我受益良多,讓我真正地感覺到,學習永無止境,且在以往工作中,有很多方面還是可以做得更好一些,更好地服務于客戶。
戰略文化統籌全局。在以往的工作中,我們只知道把工作做好,從沒有仔細地考量戰略文化的深刻內涵。今年是我市農信社發展提升年,全局戰略部署應圍繞業務發展提升展開。這給我們的工作提供了方向。一農村信用社是為“三農”服務,針對“三農”開展業務,就要把業務內容仔細地鋪在“三農”的領域上。二在開展業務的同時,也要不斷地提升業務的發展空間和服務范圍,業務的內容是固定的,我們在做業務時,卻給業務注入了生機與活力,所以,我們服務“三農”時,也是靈活開展業務最好的時機;三我們要仔細地鉆研業務的深刻意義,不斷地挖掘業務所具有的潛力。我們做業務,就是要履行自己的服務宗旨,就是讓服務對象了解我們業務的潛力,業務追跟溯源是為了他們服務,這樣只有他們在心里接受了我們的業務,我們才會依托于業務,給自己提供無限的發展空間。
精神文化樹立意識。我們農村信用社的精神是“勤奮、忠誠、嚴謹、開拓”,這是我們企業文化的精神內涵。一勤奮。就是說要我們勤于工作,全面地完成工作任務;勤于鉆研,對于業務知識要有“總問為什么”的精神,然后在“求證”、“總結”、“加以運用”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我們的處理業務能力。二忠誠,就是忠于農村信用社,忠于服務對象。農村信用社是我們工作的地方,對于我們來說,是我們的第二個家園,我們要像愛護自己的家庭一樣,來對待農村信用社,只有愛崗如家,才會把家園建設得更好。三嚴謹,就指我們在工作時,要具有一絲不茍的精神,不馬虎,堅持到底,用嚴謹的態度來完善各個工作的細節,使工作完成得更出色。四開拓,是指要求我們每位工作人員要有不斷開拓的精神,善于發現工作細節的點和工作方法,不斷地完善農村信用社的服務細節和服務領域,使農村信用社更具有發展空間。
制度文化規范操作。制度上貼在墻上的幾行字,要想把制度貫徹下來,就要把制度當作一種文化,加以規范化操作。才會使制度執行起來更輕松,使人人在制度的條框里,少了約束與束縛,多了樂趣和理解,這樣,制度才不僅僅是墻上的幾行字,更是農村信用社的一種象征。
行為文化提升服務。服務對象通過我們的行為能感知很多的內容,不僅僅是在營業廳里的感知溫暖與寒冷,而是把我們的服務帶到營業廳外更廣闊的天地里。所以,我們要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文化提升,這樣我們的服務就會更具有一種美感,能讓服務對象在我們的行為中感受到農村信用社是一個溫暖的地方,是值得他們托付的金融單位,是他們可信賴的朋友,是可以幫助他們走得更遠的一個支柱。
形象文化改善風貌。就是要求我們自覺維護辦公環境和辦公秩序,愛護公物、講究公德、文明禮貌、團結同事、勤儉節約、低碳生活、主動學習、高效工作,樹立單位良好形象,營造積極向上、和諧文明、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讓服務對象在我們形象的改善后,能感受到我們心里的誠意,就是為了他們在努力地工作,這樣,有了他們的理解和支持,我們農村信用社才會發展得更好。我們做到了以往我們曾忽略的行為,哪怕是一個微笑,我們也要讓服務對象感覺到我們今天的形象真和以前不一樣,那就要在服務的方式和方法上加以改進,不僅僅是微笑服務那么簡單。走進人心是第一步,只有根據客戶的需求有目的性地推銷產品,才會產生兩者的共鳴,按求所供,或是按潛在的求所供,才會把工作做好。
培訓是農信社就是為了提高工作人員工作素質和文化素質,對于參考培訓的人員來說,是一次成長的過程,更是一次充實的過程。只有把培訓的內容更好地運用在工作中,努力地做好工作才會不負于農信社的信任。
第二篇
近日,本人參加了為期XX天的市農信社高級管理人員培訓活動。雖然培訓學習現已劃上圓滿的句號,但回想起來仍然歷歷在目,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通過學習,我對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前景、市場營銷體系的基本構架,精細化管理以及風險防范體系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宏觀上的認識。現結合當前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和實際,談談自己的學習心得體會:
一、抓管理,實現精細化
精細化管理在企業的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的核心在于精、細二字。它是一種態度,即認真、精益求精的態度。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萬丈高樓平地起,任何大事業都離不開點點滴滴地積累。隨著農信社的改革和發展,農信社面臨著許多的機遇和挑戰,這就要求我們把管理工作做到位、做到家。因此,要在現有的管理機制上,以農信社的發展和客戶的需求為根本,不斷加強完善管理機制,明確工作流程,落實工作責任制,將精細化管理貫穿到每一個工作細節當中去,杜絕管理上的漏洞,力圖將每一件事都圓滿完成。
二、抓科學發展,轉變經營理念
過去信用社在資產負債比例管理下,按照存貸比發放貸款,通過粗放式、外延式的規模擴張來發展業務,實現利潤。在這樣的發展模式下,信用社積累了大量的不良貸款。隨著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堅持服務三農的方向,堅持市場化、商業化取向,逐步把信用社辦成產權明晰、經營有特色的社區性農村銀行業機構”總體原則的確立。這就要求我們切實轉變經營理念,建立健全以資本管理為核心的約束機制,樹立“成本可算、利潤可獲、風險可控”的科學發展觀。要變粗放經營為集約經營,堅持以規模為基礎,以質量為保障,以效益為中心,統籌兼顧,規模增長以效益的同步甚至更快增長為準則,把效益建立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促進規模、質量、效益協調發展,走質量效益型內涵式發展道路。持續增強農村信用社盈利能力,必須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強化成本效益觀念,把短期效益寓于長期效益之中。從而,推進業務規模擴大、資產質量優化、經營效益提高的協調穩健發展。
三、抓風險控制,加強市場營銷和風險管理
一是增強全員風險防范意識,進一步加強對合規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進行全面管理,積極探索、創新風險管理工具和方法,健全風險管理流程及持續改進機制,實施積極主動的風險管理,保持發展和風險控制的內在有機統一。二是加強合規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包括決策、執行、監督全過程,覆蓋所有風險點、重要崗位,主要風險環節相互制約、制衡的內控制度,并建立健全績效考核制度,嚴格落實問責制度,強調崗位聯保,責任連帶,嚴防出現人情代替制度現象,使每項業務環節都納入監控范圍。三是抓好稽核審計工作,建立嚴密有效的風險防范機制,大力推進合規文化建設,不斷增強全員合規合法經營意識。四是深入推進案件專項治理和行風廉政建設,建立風險防范長效機制。要加大力度,狠抓落實,真正把查防案件的各項責任落實到每一個工作崗位和每一個經辦人員,努力降低案件風險。重點對行為異常員工加強監督,要加強對員工特別是重要崗位人員的行為監督。加強重要業務環節和風險點的管理,看好案件集中發生的領域,嚴肅糾正有章不循、違規操作行為,同時對監督不力、管理失職的相關責任人員嚴肅追究責任。定期開展信貸、賬務審計檢查工作,及時發現、糾正違規經營行為。
四、抓隊伍建設,鍛造一支有戰斗力的隊伍
一方面要加強對領導班子的建設。加大對他們的考核力度,明確以業績考核為主。還要加大對他們的培訓力度,增強領導班子成員的風險意識和大局意識,提高他們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對信用社員工加強職業技能和風險意識的培訓教育力度。加上好的激勵約束機制,使員工主動、積極地參與到信用社的建設當中,切實增強農信社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總的來說,這次培訓時間雖短,但賦予了我新的視野、新的認知,這段難得的經歷,必將對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產生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