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完善村民自治權利村級民主自治機制心得體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們國家是一個農業大國,九億農民占全國人口的大多數,農村民主政治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組織
部分。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們結合自己的國情,以村民自治為我國農村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主要形式,為農村基層民主政治的發育和發展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1982年我國憲法確認了村民自治的做法,1987年《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試行)和1998年《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對村民自治進行了規范。村民自治對我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為進一步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提供了基礎和條件。
隨著農村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在村民自治實踐過程中,也逐漸暴露了一些問題,比如村級組織“兩委”班子矛盾突出,一些黨支部與村委會各自為政,分別強調自身的合法性、權威性和領導地位,在工作中缺少互相支持、協調和配合;有的農村地區雖然通過民主選舉出村干部,但由于缺少有效的民主管理、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機制,農民群眾不僅無法真正地參與管理和決策,導致“村官”腐敗現象屢見不鮮,造成干群關系緊張,造成黨組織的威信和戰斗力下降,黨在當地農村的執政基礎受到削弱,已經影響到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情況,將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真正地貫徹落實到農村基層,解決前進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障礙,保證我們黨帶領億萬農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唯一的選擇就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在總結包括河南鄧州“四議兩公開”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符合我國國情和適應新時期我國特點要求的農村基層治理機制,建立健全既保證黨的領導又保障村民自治權利的村級民主自治機制,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落實到農村基層,使之成為廣大農村干部群眾能夠實際運用和操作的制度和機制,成為理順和處理農村社會各種關系的關鍵性環節,進一步鞏固黨在農村的領導地位和執政能力,順利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效地維護我們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農村基層治理機制完善了,基層民主政治也就發展了。換句話說,基層民主政治發展了,農村基層治理機制也就完善了,這就象河南鄧州市農村基層干部和群眾評述“四議兩公開”工作法似的:“支部提議好,體現黨領導;‘兩委’商議到,決策科學了;黨員審議清,完善要補充;代表決議行,公正又透明;事事公布到,群眾不會鬧;‘四議兩公開’,和諧真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