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我國開放存取期刊的統計與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0引言
目前,開放存取的全球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其檢索平臺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國外的知名開放存取檢索平臺有:HighWirePress、DirectoryofOpenAccessJournals(DOAJ)、日本科學技術信息集成系統(J-STAGE)、巴西科學在線圖書館(SciELO)、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PLOS)、arXiv.org預印本系統等。國內的有Socolar、中國科技論文在線、中國預印本服務系統等。其中DOAJ是由瑞典隆德大學圖書館創建和維護的一份開放存取期刊目錄,其目標是建成一個無任何限制的綜合性學術期刊系統,以方便科研人員使用。DOAJ數據庫不定期更新,截止到2016年11月21日,已收錄9290種開放存取期刊和2339017篇文獻,基本涵蓋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大大提升了開放存取期刊的使用率和影響力。但是,國內研究DOAJ的文獻不足100篇,主要是對DOAJ基本情況的介紹和DOAJ收錄的期刊、文獻的統計和分析[1-2],如譚從容等[3]研究了DOAJ的概況、使用和影響,劉雅軒等[4]研究了開放存取期刊的出版費用,此外不少文獻對DOAJ收錄的化學、經濟學、醫學、語言與文學、建筑與藝術等學科的開放存取期刊進行了統計分析[5-9]。嚴紅云等[10]對DOAJ收錄的我國開放存取期刊的時間分布、學科分類、學術影響力、語言和付費模式等進行了相關研究。造成相關研究文獻不足的原因之一主要在于我國開放存取運動起步較晚,與國際開放存取期刊的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基于此,本文對DOAJ收錄的我國期刊進行統計與分析,從政府、期刊、科研人員三方面討論提高我國開放存取期刊發展水平的切實有效措施,以期經過共同努力,改變我國開放存取期刊落后的狀況,提升開放存取期刊的質量與水平。
1數據統計和分析
DOAJ收錄的開放存取期刊國家分布如圖1所示,其中我國大陸地區收錄的開放存取期刊55種,香港地區36種,臺灣地區24種,合計115種,排在全球第21名。排名前列的國家有巴西、英國、美國、埃及、西班牙、印度尼西亞、波蘭、德國、印度、伊朗等國。英國、美國、西班牙、波蘭、德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開放存取期刊出版量均超過300種,這些國家的開放存取運動和理論研究起步早,并建立和完善了相應的政策法規,因而開放存取期刊的數量多。此外,巴西、埃及、印尼、印度、伊朗等發展中國家的開放存取期刊也排名前列,其中巴西出版的開放存取期刊高達887種,是出版開放存取期刊數量最多的國家,由此可見開放存取期刊在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相對而言,我國大陸地區開放存取運動發展緩慢,尚處于起步階段,雖然期刊數量超過一萬種,但是DOAJ收錄的期刊僅有55種,包括漁業科學進展、紅外與毫米波學報、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高技術通訊等20種中文期刊,PetroleumScience、ProgressinNaturalScience:MaterialsInternational、Protein&Cell、CurrentZoology等35種英語期刊。DOAJ將其收錄的開放存取期刊劃分為20個主題,每個主題收錄的期刊數量如表1所示。從表1可以看出,開放存取期刊學科分布并不均衡。醫學、科學、社會科學、技術等學科領域收錄的開放存取期刊數量較多,而美術、音樂、歷史、軍事等學科收錄的開放存取期刊偏少。具體到DOAJ收錄的55種大陸地區期刊,從學科領域劃分來看,均屬于理工科、醫學類等自然科學領域,學科領域覆蓋面窄,學科發展極不均衡。從收錄的期刊質量方面來看,有11種期刊被SCI收錄,其中1種為中文期刊,其余10種為英文期刊。另外有6種期刊被EI收錄。將DOAJ收錄的開放存取期刊按照年份進行統計,如圖2所示。DOAJ從2002年起開始收錄23種開放存取期刊,布達佩斯開放存取計劃(BudapestOpenAccessInitiative)后,開放存取理念得到快速傳播。此后,DOAJ收錄的開放存取期刊的數量快速增長,年均期刊增長量達800多種,截至2016年11月份已接近8200多種。而DOAJ從2004年才開始收錄我國大陸地區的開放存取期刊,此后十年一直保持緩慢增長的狀態,從2013年開始收錄的期刊數量快速增長,但是相對于全球開放存取運動十幾年來的發展,我國開放存取期刊數量大幅落后。目前DOAJ收錄的中文開放存取期刊,共有46種,其中大陸地區20種,臺灣地區11種,美國出版的中文開放存取期刊10種,英國、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埃及、丹麥等國家也出版了中文開放存取期刊。這些期刊大部分屬于語言、教育、圖書情報等人文社科類期刊,說明中文的影響力在不斷提高。總之,雖然近幾年來DOAJ收錄的我國開放存取期刊的數量和質量有明顯增長,但依然存在數量少、學科覆蓋面窄、學科發展不平衡等不足之處。
2討論
雖然開放存取運動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普及,但是我國大陸地區的開放存取運動尚未得到很好的發展,因此,參照西方發達國家和巴西、埃及、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成功經驗,需要從政府、期刊和科研人員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提高我國開放存取期刊的發展水平。
2.1政策扶持
開放存取期刊打破了期刊使用權限的障礙,使得科研成果能夠廣泛傳播和高效利用。但從開放存取期刊的國家分布可以看出,開放存取期刊的發展和壯大離不開政策的支持。美、英等西方發達國家是開放存取政策較早的制定者和實施者。從國外的成功經驗可以看出,政府的政策引導可以有力地推動開放存取運動的發展。在世界各國相繼制定開放存取政策的大趨勢下,我國開放存取政策方面卻一直滯后。除了2004年簽署了柏林宣言外,還沒有出現政府層面的政策[11],這也是我國開放存取運動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大力推動開放存取運動的發展,建議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著手推進。在宏觀方面,借鑒國外已有的成熟政策,制定一系列宏觀的開放存取政策,為開放存取運動的發展提供法律法規依據。微觀方面需要加大宣傳,增強科研人員對開放存取的認知度和參與度;同時加大科研經費使用;鼓勵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機構倉儲庫,以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將開放存取期刊納入科研績效考核。
2.2期刊建設
目前我國的開放存取期刊數量非常可觀,據陳雨杏等[12]的統計表明,截至2015年3月,在533種CSSCI哲學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多達62.48%的期刊均實現開放存取;另有秦小川等[13]對2008年版中國期刊引證報告中的6082種期刊統計,發現12.4%的期刊實現了開放存取。如此眾多的開放存取期刊中,只有55種期刊被DOAJ收錄,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和反思。DOAJ在遴選規則、流程和收費等方面都有著嚴格的質量控制和標準。賀郝鈺等[14]詳細介紹了DOAJ的選刊標準和運作模式,例如發表的文章必須經過同行評議,并及時向用戶免費開放;有ISSN號;有專門的期刊網站,并提供編委會名單、電子郵件地址、投稿指南、學術不端聲明等必要信息等。以期刊網站為例,DOAJ對開放存取期刊網站的建設要求較高,而中國開放存取期刊網站的建設大多存在頁面布局不合理,信息更新不及時、缺少有效維護、鏈接速度慢、網頁可達性錯誤多等共性問題[15-16],與DOAJ的收錄標準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我國期刊應該從DOAJ的選刊標準出發,完善內容和服務,與國際期刊接軌,擴大期刊的國際影響力。質量控制是開放存取期刊面臨的主要問題,我國開放存取期刊的質量和影響力雖然在不斷提高[17],但是相對于傳統學術期刊來說,開放存取期刊論文整體水平不一致,質量有較大的變異性[18],甚至存在一些低質量的開放存取期刊。2013年,Science雜志發表了一篇“Who’sAfraidofPeerReview?”的文章,這是一篇只要具有高中以上化學知識的讀者就能輕易發現的造假論文,居然有高達52%的開放存取期刊接受了該論文,文章發表后引起廣泛熱議。DOAJ隨后發表聲明,表示將采取更加嚴格的措施,保證收錄期刊的質量。總之,開放存取期刊想要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更廣泛的認可,就必須從稿源、編輯、審稿人等多方面做起,對論文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19]。
2.3科研人員重視
我國科研人員的開放存取意識淡薄,很多科研人員對開放存取不了解,接受程度低[20],使用和支持開放存取期刊的積極性不高,因而造成我國的開放存取發展相對滯后。科研人員應該樹立正確的開放存取觀念,在思想上認同開放存取,在行動上參與開放存取,積極向開放存取期刊投稿,為開放存取期刊輸送優質稿源,多引用開放存取期刊刊登的文章。
3結語
綜觀全球開放存取期刊的發展,西方發達國家成績斐然,巴西、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也取得可觀的成績。相較之下,中國開放存取期刊的研究和出版進展緩慢,尚處于起步階段。因此我國政府需要借鑒和吸收西方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有效經驗,通過政府引導、制定政策法規、經費扶持、加大宣傳等措施推動開放存取的良性發展。開放存取期刊出版機構也需要從自身做起,提高期刊的質量和規范。最后,廣大的科研人員應該樹立正確的開放存取觀念,從思想和行動上積極支持開放存取期刊。相信通過政府、期刊和科研人員三方的共同努力,必能促進我國開放存取期刊快速、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