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期刊編輯終身學習的意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就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傳播速度飛快,知識的發展與更新可謂一日千里。有資料顯示,人類的科技知識,19世紀為每50年增加1倍,20世紀為每10年增加1倍,當前則是每3至5年增加1倍。另有資料指出,知識經濟時代,人們所掌握的知識,以每5至10年衰減一半的速度老化。這就要求人們必須樹立起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學習與掌握新的知識,不斷更新與完善自身知識結構,拓寬視野,提升技能,以與時展保持同步。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也給期刊編輯帶來了機遇與挑戰。期刊編輯必須順應時展要求,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接受終身教育,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研究新問題。期刊編輯積極提高自我學習力,主動做一個終身學習者,是更好地適應信息社會、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是建設學習型社會對每個社會成員提出的必然要求。
終身學習的內涵與意義
終身學習與終身教育、學習型社會是20世紀后半葉以來種種教育變革思潮中最具時代性、代表性與沖擊力的三大理念,是當今世界教育改革與發展乃至社會建設領域的重要指導思想之一。
終身學習概念由歐洲終身學習促進會提出:“終身學習是通過一個不斷的支持過程來發揮人類的潛能,它激勵并使人們有權利去獲得他們終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識、價值、技能與理解,并在任何任務、情況和環境中有信心、有創造性和愉快地應用它們。”
終身學習的概念肇自西方,但這一理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由來已久。“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學不可以已。”“活到老,學到老。”這些都是中國古代先哲對終身學習思想的樸素理解。
終身學習思想認為,學習應貫穿人的一生。終身學習框架應包含從嬰兒到生命終結前各種環境下的各種學習,即人的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學習。伊斯蘭教經典中有“人應當自搖籃起而學習到墳墓”的格言。我國儒家經典《論語》中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以年齡段為標尺闡述了學習對于各年齡段的不同意義。
終身學習是21世紀的生存概念。高志敏教授認為:“終身學習正在成為人的一種至關重要的生存責任,也正在成為人在未來社會中的一種生存方式———沒有終身學習就無所謂人的一生的社會存在,就無所謂人的一生的生存質量。”黨在許多教育政策與重要文件中都一再提出要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是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舉措,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生命的完善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