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全媒體出版的定義與特征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4年6月23日,享有盛名的科技雜志《計算機世界》(ComputerWorld)宣布停刊,告別全球讀者,正式從各地報刊亭中消失了,整刊隨后完全轉型為電子出版形式,由紙質刊物變成了網絡刊物。這本創刊47年以來的雜志雖然心有不舍,但依舊做出了歷史的重大抉擇。當然,刊物本身的行業特點也是促成轉變的因素。雜志總編Scot表示,印刷版的《計算機世界》停刊,并不意味著讀者數量會減少,刊物的經濟效益也不會受到影響,編輯部堅持以內容為王,通過電子出版和期刊網站仍然會為讀者呈現最新的內容。全國發行量最大的雜志《特別關注》社長朱玉祥卻認為:紙質版雜志將一直堅守,任何電子、網絡、服務平臺的其他傳播手段都代替不了紙媒體,因為紙媒體創造著豐厚的利潤,帶來的可觀的經濟效益。其紙媒體銷售全年利潤可達到5000萬元,這遠遠超過了網絡渠道每年幾十萬到幾百萬利潤。朱玉祥強調,紙質媒體將是現代多元傳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以上兩個例子可以看出:新的出版方式勢在必行,與傳統出版相比,數字出版因其成本低廉,海量存儲,互動性強,搜索便捷,傳輸快捷,環保低碳等顯著優勢,代表了出版業的未來和方向;但另一方面,紙質媒體的傳統優勢也依然存在,紙質媒體除了傳播信息功能外,還具有其他媒體不具有的收藏價值、禮品等原始功能。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石長順教授認為①:全媒體是指利用傳統的出版印刷、報刊報紙、電影電視媒介的基礎上,以數字出版為介質,構建新的集文字、圖像、音頻、視頻、動漫等多種表現形式為一體的內容平臺,提供全時段全方位的多媒體滾動內容,從而實現不同媒體內容渠道的融合來探索出一種新的運營模式。
1.2全媒體出版的特征
1.2.1多元化形式
結合注釋①的觀點,可以認為全媒體出版的概念是隨著信息與通信技術的發展、應用和普及,從跨媒體出版逐步衍生而來的[1],其核心思想是:綜合運用文字、圖像、音頻、視頻、動漫等各種表現形式來全方位立體化展示傳播內容,并通過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手機等各種傳播工具與手段來傳播信息的一種新的多元的出版形態。
1.2.2互補性原則
全媒體之所以為“全”,是因為它并不排除傳統的紙質媒體,而是將其作為“全”的重要部分。不同媒體間的互相補充,不同媒體的綜合運用是全媒體出版的一個重要特征,因此,全媒體決不是同一內容在不同媒體間的翻版,而是全方位的融合;以追求最小投入、最優傳播來獲取最大的經濟收益。朱玉祥還形象地用了一個比喻:歸元寺等廟里的和尚主要的傳播形式是文字出現以前的口頭傳播,隨著各種傳播形式的發展,他們也許運用了印刷、網絡、手機等新的傳播方式,但這種口頭傳播形式至今依然流傳,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香客、信徒,使歸元寺香火不絕,延綿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