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編輯人員應對互聯網的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選題策劃實踐的創新
選題策劃是圖書出版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是后續工作順利進行的保障。在“互聯網+”時代,網絡資源可以為新項目的編輯工作提供一定的幫助。在選題策劃環節,圖書編輯人員需要借助互聯網平臺,對國家戰略和發展趨勢進行了解,在此基礎上對選題內容進行拓展。一些出版社打造的“一帶一路”重大出版項目就是建立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基礎之上。對政府機關、行業協會官方網站中的信息進行關注,可以讓編輯人員了解國家相關行業的方針政策和發展規劃,了解相關行業的前沿動態和最新技術標準,降低圖書出版的風險。在關注行業動態的基礎上,圖書編輯人員還可以發掘一些優秀選題。例如,低碳經濟發展問題就可以成為現階段環境科普類書籍的選題。在圖書選題策劃環節,市場調研也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在“互聯網+”時代,圖書出版人員也可以對傳統的書店調查、問卷調查和座談會等選題調研方式進行應用。在對傳統調查形式進行應用的同時,相關人員也可以讓網絡資源成為圖書調研的參考要素。在利用搜索引擎獲取選題相關信息以后,編輯人員可以從讀者關注的焦點問題及行業的前沿信息入手,開展選題策劃工作。如廊坊市環保局副局長李春元的長篇小說《霾來了》,就是根據作者在廊坊地區治理大氣污染工作的經歷虛構而成。小說中涉及到的霧霾問題就是讀者所關注的焦點問題。在“互聯網+”時代,圖書編輯人員也可以將門戶網站和一些閱讀量、轉發量相對較多的微博賬號或微信公眾號看作是選題來源。為了對作者人選進行確定,編輯人員除了要關注一些積極投稿的作者外,也可以從行業專業網站和綜合大學網站中,選擇合適的作者人選。
2.審稿加工工作的優化
在圖書的審稿環節和編輯加工環節,圖書編輯人員可以利用遠程編務系統提升辦公效率。在“互聯網+”時代,圖書編輯人員仍然需要對作品與出版要求之間的契合度進行關注。根據出版物的出版要求,學術類書籍既不能出現知識性差錯,又要對抄襲率進行嚴格控制。小說、散文集等作品中不能出現政治性差錯、淫穢色情描寫和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在網絡技術應用于圖書出版行業以后,編輯人員可以借助Word、黑馬等軟件對文稿中的一些明顯差錯進行處理。期刊和專業出版社所擁有的數據庫,可以對學術類稿件中存在的抄襲行為和一稿多投行為進行有效檢測。一些搜索引擎也可以在大眾化的書稿抄襲行為檢測中得到應用。對網絡信息資源的有效搜索,可以讓編輯人員對學術類稿件的架構安排進行評價,針對一些專業性較強的書稿,編輯人員需要通過邀請相關專業人士的方式,對書稿的專業價值進行分析。對于美術編輯人員,網上書店的試讀功能和網絡小說網站的免費閱讀功能可以讓他們對同類書的封面版式進行了解,例如在言情小說的版式設計中,工作人員就可以對一些已經與網站簽約的網絡小說的封面設計形式進行吸收借鑒。
3.營銷推廣體系的創新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傳統紙質圖書營銷推廣體系的創新提供了一定的幫助。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進步,傳統圖書的發行形態已經發生了變化。磁帶、光盤等配套產品的出現,可以讓出版社對讀者的信息進行進一步了解,進而通過對傳統圖書的吸引力進行強化的方式,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隨著電子商務技術的發展,網絡購物已經成為人們獲取圖書的重要渠道,一些大型圖書銷售企業也設立了自己的線上交易中心。在“互聯網+”時代,公眾號推廣、微博宣傳等線上宣傳形式與講座活動、簽售活動等傳統圖書營銷形式之間的綜合運用,可以讓圖書的營銷體系得到有效拓展。例如,出版社通過與小說網站合作的方式,出版一些優秀環保題材的小說作品,在這一過程中,編輯人員可以通過微博與讀者進行互動,讓讀者參與到書籍的編輯過程之中。在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圖書宣傳時,編輯人員需要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借助合適的時機擴大營銷效果。例如在《霾之殤》一書的營銷過程中,相關人員就可以充分發揮網絡營銷渠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