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鄉村經濟產業現狀調查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今年以來,縣設施農業發展勢頭好,群眾由過去的認識不高、抵觸情緒較大,轉變為主動積極參與建設,群眾從調整農業結構、發展日光溫室中受益匪淺,這一點在鄉村和村近兩三年的發展變化中體現得尤為明顯。村和村因為一個發展日光溫室,一個不發展日光溫室,兩村農民收入和生活質量發生了質的變化。過去,村農民收入高、存款多,村農民收入低、存款少,但經過這兩年的發展,村農民的收入和存款卻遠遠超過了村。這兩個村幾年間的發展對比,充分說明設施農業是在水資源約束趨緊,人均農業資源減少的情況下,保持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的科學選擇。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火榮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盡快調研總結類似典型,推動結構調整、節水增收。本報今日刊發這個調查報告,希望各縣區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結合實際,大力調整農業結構,加快設施農業發展步伐,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一、村、村基本情況
村位于縣鄉政府南2.5公里處(和涼州區接壤),328戶,1479人,全村實有耕地4009畝,人均占有耕地2.7畝,年實際人均耕種2.5畝。
村位于鄉政府西3公里處(和永昌接壤),轄6個社,共287戶,1178人,全村實有耕地4267畝,人均占有耕地3.6畝,村集體農場有耕地5000畝,年后隨著重點治理措施的落實,實際耕種面積逐年縮小,人均耕地2.5畝。
二、村、村經濟實力演變情況
l、人均占有耕地情況。年以前,兩村都以傳統農業為主,所不同的是村全村的全部經濟來源都依靠全村僅有的4009畝耕地:村除了4267畝(人均占有3.6畝)承包地外,村集體農場另有耕地5000畝(人均占有4.4畝)。
2、人均存款情況。年底,村全村在信用社存款520萬元,人均3515元;村全村在信用社存款480萬元,人均4060元。村居民存款和生活水平略高于村。
年以后,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措施的逐步落實,尤其是日光溫室在村的健康強勢發展和關井壓田、水資源配置在村的明顯效應,使兩村經濟發展走向了欣欣向榮和舉步維艱兩種不同的境地。截至目前,村全村銀行存款達到1360萬元,人均占有9200元,與年相比增幅達到160%;村全村銀行存款920萬元,人均占有7800元,增幅92%,兩村增幅相差68個百分點。目前村村民與村村民在生活水平上與年以前相比正好相反,兩村相比,村戶戶擁有電動三輪車,村幾乎沒有;電腦入戶率村達到8%,村為4%,僅為村的一半。
三、村、村經濟收入來源情況
村、村兩村在年后逐步在耕地實際占有量上趨于平等,在此關鍵點和轉折點上,兩村選擇了不同的發展道路,使兩村經濟收入來源和收入水平上表現出了很大差異。
村在種植經營人均2.5畝耕地范圍內,于年建設日光溫室310座,戶均0.94座。每座日光溫室年均保守純收入1.5萬元(已扣除除勞動力以外包括農藥、化肥、折舊等4500元),僅日光溫室一項3年全村共創純收入1395萬元,戶均達到4.25萬元。
村在種植經營人均2.5畝耕地的基礎上,從年開始,由于村集體農場實施了關井壓田政策,在附近承包不到耕地,有1/3的農戶轉向周邊的永昌、武威等地以每畝300元———600元不等的承包費包地種,每戶平均承包20畝,畝平均純收入以800元計,三年可為全村創造純收入456萬元;有1/3的農戶按農時到永昌喇叭泉農場打工,人均每年可掙得2800元勞務收入,3年共為全村創造純收入160萬元。另有1/3的農戶思想更為保守,只能死守著2.5畝耕地勉強維持生計。該村此兩項純收入3年合計616萬元,戶均2.1萬元。
兩村相比,在其它基礎條件、家庭開支相當的情況下,僅因為村發展了日光溫室、村沒有發展日光溫室,使村民3年純收入戶均差別達到了2.15萬元。
四、村日光溫室產業發展情況
村年建設日光溫室310座,今年又新建148座,戶均達到1.4座,其中160戶每戶建日光溫室達到2座,個別農戶如五社時平德1戶建設日光溫室達到5座。該村三社人均建設1.5座日光溫室后,全社人均僅剩0.5畝耕地。該村2、4、7社明年仍有強烈的新建日光溫室愿望。
村日光溫室種植品種主要以西葫蘆和小乳瓜為主,每座日光溫室年均純收入在1.5萬元以上。年該村八社趙建虎1棚西葫蘆純收入達到2.6萬元,年該村八社謝宏德1棚小乳瓜l茬銷售收入達到43000元,成為村小乳瓜“狀元棚”。
以村八社為例,該社共58戶,總人口256人,60歲以下在家勞動力男女共72人,今年人均種植耕地2.5畝,年建設日光溫室54座,今年新建29座,共83座,戶均1.5座,建有兩座以上日光溫室的達到30戶,社員王全貴1戶達到4座,另有7戶因在本地無人生活屬于有地無人戶,因此沒有建日光溫室。目前,該社全社銀行存款在500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上存款戶達到半數以上,另有8戶因子女在城市工作,在不同城市購買了商品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