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季度經濟運行現狀調查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今年來,區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市區一體”發展戰略,以“建設南經濟強區”為目標,以“四區一城一帶”建設為載體,加快融入“1+8”武漢城市核心圈,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新一輪開放開發和武漢新港建設,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區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的發展態勢,開局良好,為實現全年預期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經濟發展加快,總量提速增長。據初步測算,一季度區實現生產總值20.4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16.7%。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16億元,增長2.8%;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9.53億元,增長23.9%;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8.71億元,增長10.6%。
農業生產穩定增長,農民收入增加。抓好農業穩基礎。立足農業實際,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一是認真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加強對農業補貼對象、種類、資金結算的監督檢查,確保補貼政策落到實處,調動農民擴大農業生產的積極性。二是抓農業特色板塊基地建設。三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實施全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
四是進一步健全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能力,優化農業發展方式。
1、農業生產穩定增長,農業生產投入有所減少。一季度,實現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36414萬元(現價),比上年同期增長6.7%。其中:種植業產值8637萬元,增長12.2%;牧業產值20730萬元,增長9.5%;漁業產值6745萬元,下降6.7%;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02萬元,增長6.3%。
百戶調查資料顯示,一季度人均農業投入(農林牧漁)130.69元,減少8.87元,下降6.4%,其中人均種植業投入18.63元,增加1.64元,增長9.6%;林業人均投入21.94元,增加18.57元,增長4.5倍;牧業人均投入72.42元,增加2.64元,增長3.8%。
2、農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長。據對百戶調查,一季度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582.29元,同比增加235.10元,增長17.5%。一是工資性收入快速增長。一季度農民工資性收入人均562.78元,同比增加83.83元,增長17.5%;二是家庭經營現金收入穩步增長。一季度農民家庭經營現金收入人均834.51元,同比增加102.41元,增長14.0%;三是財產性收入大幅增長。一季度農民財產性收入人均76.38元,同比增加28.87元,增長60.8%;四是轉移性收入快速增長。一季度農民轉移性收入人均108.62元,同比增加19.99元,增長22.6%。
工業生產速度加快,運行質量有所提高。按照培育主導產業、壯大骨干企業、扶強中小企業的思路,推動精力向工業集中、資源向工業匯聚、政策向工業傾斜。
1、工業生產增長速度加快。一季度區15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04780萬元,同比增長34.0%。完成工業增加值90611萬元,增長28.3%。輕工業完成總產值138791萬元,增長26.0%,重工業完成總產值165989萬元,增長41.6%。各種經濟類型中的國有工業完成總產值1237萬元,增長6.5%;集體工業完成總產值3337萬元,下降15.0%;其他工業完成總產值300206萬元,增長35.1%。由于經濟回暖,部份行業和企業生產形勢明顯好于去年。一季度紡織業完成總產值72100萬元,同比增長23.5%,比同期提高7個百分點;機電制造業完成總產值17200萬元,同比增長50.5%,比同期提高31.3個百分點;玻璃制造業完成總產值12000萬元,同比增長112.4%,比同期提高104.8個百分點。華寧橡膠防腐設備有限公司完成總產值1455萬元,同比增長81.5%,比同期提高141.3個百分點;華博陽光電氣有限公司完成總產值3526萬元,同比增長123.5%,比同期提高119.3個百分點。
2、產銷率下降,產銷銜接需加強。區規模工業企業完成銷售產值294852萬元,同比增長31.7%,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6.74%,同比下降1.75個百分點。
3、工業經濟效益繼續改善,運行質量提高。一季度規模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2930萬元,同比增長32.2%;實現利潤12039萬元,增長47.4%;利稅總額21967萬元,增長51.7%;總資產貢獻率為25.11%,提高5.56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42.24%,下降4.62個百分點;資本保值增值率127.52%,下降2.12個百分點;流動資金周轉次數5.36次,加快0.76次;成本費用利潤率4.56%,提高0.57個百分點;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69.81%,提高41.2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步伐加快,項目開發初顯成效。把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第一抓手,千方百計擴大投資,以新一輪大投入推動發展大提速。
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一季度區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0583萬元,增長70.9%。其中:城鎮50萬元以上項目投資91978萬元,增長101.0%;房地產開發投資15095萬元,下降10.2%;農村50萬元以上項目投資6010萬元,增長71.2%;農村私人投資7500萬元,增長67.4%。
2、投資項目個數倍增。一季度區5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達209個,比去年同期的118個增加91個,增長77.1%。一季度新增億元項目4個。
3、項目建設塊頭偏小。在建的209個項目中,億元項目19個,占項目總數的9.1%;過3000萬元的項目21個,占項目總數的10.0%;過1000萬元的項目107個,占項目總數的51.2%;1000萬元以下的項目62個,占項目總數的29.7%。
消費品市場持續活躍,市場物價略有回升,外貿出口形勢喜人。多措并舉擴消費。一季度區實現消費品零售額90977萬元,同比增長21.1%。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額69400萬元,增長28.2%;農村消費品零售額21577萬元,增長2.6%。按行業分,其中:批發業11332萬元,增長93.4%;零售業69856萬元,增長13.5%;住宿業1056萬元,增長30.0%;餐飲業營業額8733萬元,增長26.2%。拉動消費品零售額較快增長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是春節黃金周拉動了消費市場的快速增長。今年春節黃金周,區消費品市場商品豐富,價格平穩,購銷兩旺。中百店、武商量販、銀泰百貨、白馬購物廣場和溫泉萬佳源購物中心等大型商場超市2月份共實現銷售額5076.5萬元,累計增長達69.2%;碧桂園酒店、疊水灣、三江等餐飲住宿業實現營業收入807.3萬元,累計增長達97.0%。數碼產品、家用電器等成為今年春節黃金周的消費熱點,在家電下鄉等優惠政策及各大賣場促銷活動的刺激下,家電市場銷售火爆;二是限上企業個數的增加,拉動了消費品零售額的增長。今年開年以來,區新增20家限上企業,其中限上批發零售業11家,住宿餐飲業9家。僅三月份,恒信南方、恒信路通、恒信通力和恒信南星等4家新增汽車零售企業實現銷售額2360萬元。一季度新增的20家限上企業實現零售額9258萬元,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10.2%。
市場物價略有回升。元—2月份,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101.6%,上升1.6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1.2%,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其中食品類上升2.7%,居住類上升4.8%;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96.8%,下降3.2個百分點。
外貿出口開局良好。元至2月份區外貿出口額662.1萬美元,比上年同期的283.8萬美元增加378.3萬美元,增長133.3%。
財政收入大幅增長,金融事業穩步發展。著力培植財源。加大對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扶持力度,培育新的稅收增長點。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壯大支柱財源。大力發展旅游業和現代服務業,推動第三產業繁榮發展,開辟新興財源。加強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按照保工資、保運轉、保穩定、保發展的原則,健全和完善財政預算體系。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不斷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著力打造服務型、支持型財政,為重點工作率先突破提供財力支持。一季度區實現地方財政總收入11774萬元,同比增長20.1%。其中國稅完成3832萬元,增長24.7%;地稅完成5569萬元,增長35.4%;財政部門完成2373萬元,下降9.5%。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7127萬元,同比增長16.5%,其中稅收收入4580萬元,增長36.0%。地方一般預算支出19190萬元,增長16.6%。
加快推進金融體制改革,力促經濟發展。當前,區正處于爬坡過坎、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對資本有著十分旺盛的需求。一是加快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二是加強了融資平臺建設,加大資金注入力度,搭建互動平臺,全力扶持中小企業成長。2月末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371893萬元,比年初增加143759萬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925591萬元,比年初增加94080萬元。
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高。一季度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582元,同比增加235元,增長17.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52元,同比增加391元,增長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