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全市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匯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領導高度重視,親自參與安全檢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書記、市長分別就加強安全生產、做好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導全市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市政府常務會定期聽取安全生產工作尤其是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匯報,各位常委、分管市長按照“一崗雙責”的要求帶頭開展安全檢查和督查,各縣(市、區)、市各有關部門(單位)領導帶頭開展隱患排查治理,有力地推動了隱患排查治理的深入開展。
二、加強制度建設,落實隱患排查治理責任。出臺了《市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監督管理實施辦法》,明確了隱患排查治理主體化、職能化、制度化、規范化的工作原則和政府、部門、生產經營單位隱患排查治理職責,建立周報、月分析、季總結的隱患排查機制,推動隱患排查治理的定期化、長效化。同時,加大對隱患排查治理不力的責任追究,對掛牌督辦隱患未整改到位、打非不力、非法生產經營建設現象嚴重的地區、部門和單位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增強隱患排查治理的剛性要求。大豐、東臺、等地和市交通、教育、糧食、農委、供銷社、文廣新局、上電八菱集團等單位定期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并及時上報工作信息。
三、探索有效形式,提高隱患排查治理效果。突出企業主體責任的落實,督促企業定期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加快“1+3”安全監控體系建設,發動職工進行廣泛的隱患排查治理,積極探索園區互查、集中排查、行業檢查、聯合檢查、專家檢查、政府督查等多種形式,提高隱患排查治理的深度和廣度,逐步建立自下而上的隱患排查機制。、等地在化工生產企業開展每日隱患排查,等地和交通、建設系統以及悅達集團等單位加快推進“1+3”安全監控體系,、都等地開展安全生產設施“三同時”專項檢查,等分別開展夜間突擊檢查,、市開發區等地對規模骨干企業和重點項目開展綜合檢查;市安監局開展了全市化工集中區的安全互查和執法檢查,市水利局等部門組織直屬單位之間進行交叉互查,市消防支隊開展“網格化”巡查,市城管局實行分塊包干檢查,安監、消防、旅游、文廣新、衛生、質監、農委、公安交巡、治安等部門和單位分別開展了防火、農機、特種設備、危化品、煙花爆竹等聯合檢查等,提高了隱患排查治理的實效性。
四、突出重點行業領域,開展專項整治。在道路交通、氣瓶、消防、漁業、化工、建筑施工、職業衛生、煙花爆竹等8個重點行業(領域)開展專項整治,進一步排查治理安全隱患。道路交通方面,突出抓好新、改建道路安全隱患的整治,整改了新建國、省道事故隱患59處;消防方面,開展了“清剿火患”專項行動,實行“網格化”排查整改火災隱患2700余處,整治了329家非法經營施工單位;化工方面,推動涉及光氣、氯化、硝化等15種高危工藝生產裝置的148家企業完成了自動控制的技術改造;建筑施工方面,檢查項目576項次,查出安全隱患1362條,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211份,局部停工通知書67份;氣瓶專項整治方面,實施“自動連鎖控制”和信息化管理,排查整改安全隱患26個,立案查處28起,罰款36.6萬元;煙花爆竹方面,發現并整改事故隱患2500個,取締煙花爆竹零售點108個,收繳非法銷售煙花爆竹制品近萬箱(件),行政拘留15人;漁業方面,拆解“三無”船舶76艘,轉產或核銷的208艘;職業衛生方面,對化工、皮革制造、冶煉等職業危害重點企業300多家進行監督檢查,整改職業危害隱患483條,落實整改資金644萬元,責令限期整改4家企業。
五、突出重大隱患和“打非”行動,進行集中整治。把握安全生產規律,針對各個季度的特點,圍繞重點時段,在全市集中開展元旦春節安全大檢查、夏季安全生產大檢查、國慶安全大檢查和安全生產百日大檢查,并在6月份集中開展“事故隱患集中整治月”活動,發動全市上下集中排查治理事故隱患。對重大事故隱患實行市、縣掛牌督辦,做到整改責任、措施、經費、時間、預案“五落實”。市政府安委會掛牌督辦的10個重大事故隱患已全部整改到位。持續開展打擊安全生產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專項行動,打擊非法違法行為起,取締或關閉無證經營戶593戶,行政罰款569萬元。
雖然今年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部分地區、部門和單位未能堅持定期開展隱患排查治理的要求,未能及時上報工作信息;有的單位對隱患排視不夠,排查隱患流于形式,全年沒有排查出事故隱患;企業主動排查治理隱患的自覺性還不高,有的地方、部門和單位不愿上報已排查的重大事故隱患等,隱患排查的深度和廣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希望各地、各部門和單位認真總結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查找不足,對尚未整改到位的隱患要嚴格按照“五落實”的要求,落實整改責任人、整改期限、整改措施、防范措施和整改資金,督促責任單位抓緊整改到位,并將整改情況及時報市政府安委辦;要進一步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力度,創新隱患排查治理手段,努力實現隱患排查治理的制度化、經常化,夯實安全生產的基礎,遏制較大以上事故,推動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的根本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