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匯報3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篇
根據縣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統一安排部署,按照《關于開展“同行比、百姓評”找問題活動的通知》文件要求,結合駐村工作實際,認真查找問題,現將查找問題階段工作匯報如下:
一、具體做法
1、開展宣傳教育,召開座談會。我們駐村工作組在組長田曉利的帶領下,利用一周的時間,在后城鎮常勝莊存進行了黨的十八大精神,省、市、縣關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有關內容的宣講活動,在村兩委班子的幫助下對群眾進行走訪調研,在走訪過程中認真傾聽群眾的真實想法,感受他們的生活難處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組織召開了一次由黨員、干部和村民參加的座談會。
2、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和建議。我們本著調查研究、實事求是的原則,廣泛征求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傾聽群眾呼聲。此次共入戶發放調查問卷20份,收集群眾意見和建議9條,查找突出問題5條,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是村無企業支柱,村民靠種地為生;二是大棚等設施農業匱乏;三是危房改造資金缺口大;四是外出打工人口多,村里的基本無年輕勞動力;五是村部資金缺口大,基礎設施建設無資金來源。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按照縣委群眾路線活動辦公室工作安排結合村里的實際,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二是對梳理出來的群眾建議和突出問題進行調研,吃透政策,發動群眾研究解決的辦法;三是積極爭取省、市、縣等有關部門的扶持資金為村里解決實際困難。
第二篇
按照縣委開展“回頭看”的安排部署,石窯子鄉圍繞中央、省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視頻會議、全市督導工作會、全市“查擺問題、開展批評”環節動員大會和冀群組發〔2014〕42號、43號關于對第一環節工作進行“回頭看”做好評估工作的通知精神,認真總結回顧前一階段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情況,深入開展“回頭看”活動,對照要求逐項逐條進行總結自查,客觀地進行了自我評估,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領導干部履職情況
在活動開展中,我鄉黨員領導干部,特別是黨委書記率先垂范,親力親為,帶領全鄉黨員干部推進了教育實踐活動健康有序開展。
一是鄉黨委成立了由黨委書記為組長的領導小組,明確黨委書記任組長,為活動第一責任人,親自安排部署,督導活動的開展。同時成立由紀委牽頭的督導檢查組,對活動的開展進行嚴格的督導檢查,推動了群眾路線健康快速的開展。二是黨委書記親自示范帶頭,認真參與學習,積極組織討論,扎實開展蹲點服務活動,有效帶動班子成員和黨員干部的學習積極性。全鄉黨政班子成員共聯系22名農村親戚和11名貧困學生,撰寫蹲點調研手記51篇,心得體會30篇,學習焦裕祿精體會文章11篇。同時多次到村里進行座談調研,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切實解決群眾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三是嚴格清理超標準占用辦公用房。黨委書記帶頭,對黨員領導干部辦公用房問題進行了重新調整,調整后書記和鄉長每人占用一間辦公用房,副科干部兩人占用一間辦公用房,現在全鄉上下不存在超標準占用辦公用房現象。
二、學習教育情況
活動領導小組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和學習方案,嚴格了學習紀律,明確了學習要求。學習方式采取集中學、科室學、個人學相結合的學習形式,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一是豐富學習內容。不僅學習了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同呼吸才能心相應》、《習在正定》等規定篇目和相關會議精神,還切合實際加入了冬奧會、群眾工作等知識。鄉服務窗口及各村還加入了一清四議兩公開、三三工作法、便民代辦服務等內容。全鄉黨員集中學習5次,班子成員集中學習8次,組織各村支部集中學習53次,送學下村28次。二是創新學習方式。組織黨員干部集中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和紀錄片《焦裕祿》、《孔繁森》、《任長霞》,觀看結束后,每個部門選派一名代表,結合工作實際和身邊典型人物進行交流探討,談心得體會。三是確保學習質量。鄉黨委統一征訂了學習書籍資料,發放了筆記本,要求每位黨員干部撰寫讀書筆記不少于1萬字,心得體會不少于3篇,下村蹲點調研不少于3次,并由紀委牽頭,隨時督導學習調研情況。四是學習和活動開展相結合。還開展了“讀原著、學紀實、看專輯、聽報告”、“六個一”、蹲點服務、“結對聯親”等各項活動,把學習和各項活動的開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通過學習教育,進一步明確了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了改進作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激發了黨員領導干部參與教育實踐活動的內在動力和緊迫感。
三、聽取意見情況
在學習教育的基礎上,我鄉班子成員入戶走訪,面對面征求意見建議。對兩委干部、“兩代表一委員”、種養大戶、退休干部、貧困戶、五保戶等進行了一對一座談,傾聽社會各界不同心聲,對走訪對象做到了耐心聽、仔細問、認真記。共入戶訪談180余戶,召開座談會22次,發放意見征求表600余份,入戶率達到100%。征集到意見建議84條,梳理出12大類,23個突出問題,排查出最需要幫助的人91人,群眾最盼望干的事59件,最不滿意的事22件,梳理出十件群眾最不滿意的事和十件最盼望干的事,理想信念、服務群眾、工作作風等五個方面的“四風”問題。
四、推進措施情況
在活動中,我鄉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工作活動同起頭并進,切實增強全鄉黨員干部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干部服務意識、服務能力的提升。
一是全面嚴格的對活動和工作進行督導。對照中央和省委列出的農村黨組織存在的問題,對全鄉15個行政村黨建工作和群眾路線開展情況進行全面督導,對于制度不完善、硬件不齊備、組織活動開展不及時、不規范等現象建立臺賬并限期整改。二是大力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針對扯旗溝村班子不健全,活動場所落后,組織生活無法正常開展,特下派農村經驗豐富的人大主席擔任該村黨支部書記,修繕了村辦公場所,配備了辦公桌椅,規范了各項制度;針對上耗沁村班子服務能力弱,號召力、影響力不強的問題,黨委書記親自任組長,包片副職和包村干部進行整頓轉化。積極與兩委班子成員交心談心、教育引導,開展有針對性的強化培訓,使班子整體素質明顯得到提高。同時采取“先進帶后進”結對幫扶辦法,在小西灣支部指導幫助下,今年上耗沁村發展蔬菜大棚38畝、露地架豆80畝,致富產業得到進一步凸顯。兩個基層黨組織的轉化工作在5月底全部完成。三是充分調動發揮無職黨員的積極性。以教育實踐互動為有力契機,在無職黨員中開展“三諾一爭”活動,把“一個黨員一面旗”崗位細化,“黨員聯系群眾”制度常態化,亮明黨員身份。全鄉132名黨員,認領公益崗位12類,132個,解決了黨員意識缺失、普通黨員無職無責問題,充分發揮黨員先進帶頭作用。四是培育壯大致富產業。把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活動開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重點在蔬菜產業鏈上做文章,結合我鄉外出務工人員多,務農人員少的實際,大力實施土地流轉,走種植產業化道路。目前實現土地流轉1800余畝,引進種植大戶7戶,并依托大戶李海星在北京新發地有固定攤位,對市場信息掌握及時的特點,引導菜農種植特色蔬菜,吸引商販進行收購,發展經紀人收發信息。2014年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0200畝,新增設施蔬菜種植面積150畝,新增架豆750畝,新增圓白菜2500畝。
五、立行立改情況
群眾教育路線活動的主要任務是聚焦“四風”問題,我鄉始終把學習對照焦裕祿精神貫穿活動始終,立整立改,取得初步成效。一是黨員干部“四風”得到明顯轉變。理想信念不斷堅定。努力爭讀提升正能量的書,積極參加組織生活,走出了小圈子,融入了大集體,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正在擰緊;公仆意識再強化。為使群眾辦事更方便,我鄉要求中午所有部門正常辦理業務,并要求班子成員每天輪流到便民服務大廳學習、監督。求實奮斗精神再加強。黨委班子擺脫短期顯示業績怪圈,謀劃低碳綠色發展之路。由“坐等服務”向實心、實地服務轉變,坐在辦公室拍腦門解決問題的少了,深入田間地頭、深入群眾的多了,以前酒桌上的“紅臉漢子”逐步成為田間地頭上的“知心朋友”。定制度,降標準,補漏洞,“三公”經費得到有效控制,今年比去年同期下降20%;精心打造試驗田,既節省食堂開支,又能體驗農活接地氣。二是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渠道。根據梳理出的“三最”臺賬,我鄉重點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目前已解決安全飲水、道路硬化等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民生問題46件,總投資18.8萬元,特別是由縣教育局幫扶的小西灣村,改造100戶自來水管道,硬化主街道600米,巷道2000平米;由縣市容市貌管理中心幫扶的堡東溝村組織機械車3輛,全面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完成新安裝變壓器安裝測試工程;已聯系縣水務局開展實施護村壩可行調查工程;定于5月中旬到沽源縣西辛營鄉參觀學習架豆種植技術。同時為其他各村辦實事好事活動也在有序進行。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薛亮和人大副主任王建勛親自到聯系村進行蹲點調研并對困難戶和困難學生進行了慰問。科技局、殘聯、教育局、市容市貌等單位也多次進村入戶進行調研幫扶。同時我們為扯旗溝村修繕活動場所、坑塘配水泵,為西納嶺村、石窯子村配水泵,為各村孤寡老人修繕房屋,為種植戶組織開展農業技術培訓等。
六、存在問題及下步打算
在活動的第一階段,我鄉雖走的扎實,規定動作已保質保量的完場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上級要求和群眾期盼相對照,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是學習還不夠,農村法律法規和自身的業務知識的學習有待進一步加強;二是把理論學習更好的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是全鄉黨員干部需要繼續努力的方面;三是作風轉變需要持久的堅持,轉變的力度要繼續加大。下一步,我鄉將依托學習焦裕祿精神這條紅線,找準各村教育實踐活動切入點,做實做細群眾工作,抓好查擺問題的整改,并召開一次真正達到出出汗、紅紅臉的民主生活會。
第三篇
按照縣委的統一部署,我局迅速組織召開動員大會,部署活動安排,明確活動要求。活動開展以來,我局以“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以補精神之鈣、除“四風”之害、立為民之制為重點,按照縣活動辦統一部署和要求,圍繞城建中心工作,認真查找和解決“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將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落到了實處,取得了實效。現將具體工作匯報如下:
一、領導重視,周密部署
為切實加強教育實踐活動的組織領導,確保活動扎實推進,一是成立機構。及時成立了以局一把手為組長,各分管副局長副組長,局屬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活動領導小組,成立個局活動辦,安排素質高的機關干部負責工作落實,確保活動順利開展。二是制定方案。制定并下發了《住建局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實施方案》、《住建局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學習方案》、《住建局關于開展三查三看三比三提升活動的實施方案》等,明確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范圍對象和方法步驟。
二、結合實際,扎實推進
按照活動的總體部署和要求,我局重點抓了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抓學習。制定并下發了《住建局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學習方案》,和《學習計劃表》,采取個人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主題發言與交流座談相結合等多種形式組織學習,全體黨員干部能對照學習計劃、學習內容和要求,積極參與、認真學習、深入思考、廣泛交流,深刻認識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重大意義和目標要求、基本內容和豐富內涵,為扎實開展好群眾路線主題教育活動打下思想基礎。目前,共組織集中學習3次,參加人次182人,學習筆記約24萬字,中層以上黨員干部撰寫心得體會19篇。
二是抓調研。一方面,采取民主評議、召開座談會和網絡征集等方式,開展為期一個月的“三查三看三比三提升”(查作風,看關注民生,比維護民利,提升服務群眾能力;查效能,看宗旨意識,比服務質量,提升工作標準;查紀律,看遵紀守法,比群眾口碑,提升精神狀態)為主題的活動,廣泛征求“兩代表一委員”、老干部、老黨員、派和無黨派人士、服務對象和群眾代表的意見建議,目前,已于2月19日就局領導班子及成員在“四風”方面是否存在問題進行民主評議召開民主評議會,下發評議表72張,收集到意見和建議6條。我局還在3月7日到市住建局就我局日常工作表現情況進行征求意見,針對征求到的這些意見建議,縣督導組與局領導班子、局領導班子與中層干部分別進行了談話。另一方面,按照縣“同行比、百姓評”活動要求,我局一把手和分管領導除了在局機關進行調研,還深入二道溝村、裕興路社區、縣建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進行走訪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目前已走訪農村和社區居民72戶,走訪企業1家,走訪局機關工作人員37人,發放調查問卷110份,同時,我局還開展“送技術到工地”活動,主動深入施工現場,上門為施工方、農民工提供質量安全生產等技術指導,發放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城鄉規劃等方面的宣傳單、明白卡200份,一次性告知單200份,下一步將繼續入戶走訪調研,并將對征求的意見建議進行匯總梳理,開展自查整改,并制定相應的措施。
三是抓宣傳。利用標語、展板、宣傳欄、網絡等宣傳工具營造活動氛圍,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調動大家參與調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吸引更多的群眾也能參與其中,并監督黨員干部的行動,自覺克服活動出現“一頭熱”現象。目前,我局已設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意見箱,公布監督舉報電話,建立信息反饋機制,廣泛征集群眾意見與建議。
三、下步打算
針對前一階段的工作,雖然有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不足。接下來,我局將通過采取多個層面的方法與措施,嚴格按照活動方案,全面、認真地推進教育實踐活動向縱深開展,爭取在做好規定動作的同時,積極地把自選動作做出特色,真正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確保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