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居委目標建設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按照市通知要求,現將我縣城市社區建設工作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基本情況
我縣街道辦事處為正科級單位,下轄8個社區居委會,現有正式工作人員21人,公益崗位51人,管理居民16428戶、近46000人,管理面積15萬平方米。街道辦設黨委,下設1個機關支部、8個社區支部,共有黨員512名。具體負責縣城穩定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人口與計劃生育、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下崗職工再就業與各項優惠政策落實、社區治安巡邏與衛生保潔等工作。
《意見》貫徹落實情況
市《關于推進“四有一創”加強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下發后,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及時召開專題會議對我縣社區建設工作進行研究,明確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制訂了《興隆縣委興隆縣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四有一創”加強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并按照《意見》要求,狠抓各項工作落實。
1、加強城市社區工作隊伍建設。按照文化高、作風正、能力強、情況熟、有經驗、有活力的要求,全縣社區配備正式工作人員6名,同時,在大中專畢業生、離退休干部、下崗失業人員、復員轉業軍人中聘用23人充實到社區工作者隊伍。制定了《2012年社區領導班子和社區干部實績考核辦法》,以“百分制”,結合民主測評考核社區干部,實行了問責制,杜絕了社區干部工作隨意性,使社區工作制度化,有章可循。通過召開全街道社區大會、發放時事小冊子等多種方式,定期對社區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了其熟悉掌握黨和國家政策的水平,使其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2、加大城市社區工作專項投入。為增強社區服務能力,我縣多方籌措資金,配備圖書、健身器材、電腦、音箱、桌椅等,改善了部分社區辦公條件;成立秧歌隊、舞蹈隊、藝術團等共8支,豐富了居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
3、加強城市社區基礎建設。為進一步緩解社區辦公及活動用房困難,我縣采取與興隆鎮城關村合屬辦公、借用政府職能部門閑置房屋等多種手段,解決了3個社區的活動用房問題。同時,明確規定在房地產開發中預留出社區活動用房(包括辦公室、警務室、服務站、計生站、活動室等)。
4、改善城市社區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優化城市社區設置。我縣現有城鎮居民1.6萬戶,按照市文件要求,重新劃定的社區原則上不超過1000戶,需重新劃分16個社區。目前,我縣重新劃定社區困難較大,條件尚未成熟,主要原因是城中村改造及戶籍交叉問題。為此,我縣創新舉措,擬定采取社區與城關村合屬辦公,一處辦公兩塊牌子、兩套班子的辦法,既解決了社區辦公用房難題,又為今后社區改革摸清底數打好基礎,待條件成熟后按要求重新劃定社區。
扎實有效地推進黨建工作。進一步健全社區黨組織,創新黨組織設置形式,擴大黨組織覆蓋面,實現了“一社區一支部”,不在崗的社區黨員,黨組織關系基本上轉接到居住地支部。同時,把黨建工作向流動黨員延伸,派遣8名黨建聯絡員,在樓宇間成立黨小組,從而基本實現有群眾的地方就有黨的工作,有黨員的地方就有黨組織,有黨組織的地方就有黨的活動。
建立健全各項體制、機制。建立了社區崗位責任體系,初步形成黨支部、居委會、服務站“三位一體”的管理構架。制訂了社區議事制、物業企業管理監督協調機制、社區與駐區單位聯建聯創機制等3項工作制度,進一步規范了工作程序,提高工作了效率。
5、爭創文明和諧社區。積極開展“綜治宣傳月”、“創建平安社區”等活動,通過標語、展板、宣傳單等多種途徑,大力宣傳邪教危害、安全防范等有關知識,結合“五五普法”活動扎實開展了社會主義法治教育活動。同時,通過教育培訓、糾紛摸排、治安巡邏、監督檢查等多種手段,消除轄區內不穩定因素,及時處理突發事件,打造文明和諧社區。
存在問題及下步打算
雖然我縣城市社區建設工作有了一定提高,但距離市委“四有一創”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如:社區正式工作人員配備不足,專項投入、工作經費少,部分辦公設備老化,社區辦公及活動用房緊張,社區設置不盡合理等。下一步,我縣嚴格按照市《意見》要求,認真抓好以下工作:
1、充實社區工作者隊伍。擬從鄉鎮、縣直部門的年輕干部中招錄10人,達到每個社區有2名以上國家正式工作人員的標準,同時,建立社區工作者生活補貼動態增長機制,以當年度最低工資標準為基數逐年增長,力爭到2012年達到全縣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標準。
2、加大專項投入。進一步加大對對社區工作專項投入,力爭2011年縣財政預算安排每個社區辦公經費達到3萬元,實現社區有電視、電話、電腦,到2012年實現社區有傳真機、照相機、攝像機。
3、加強基礎建設。按照《意見》要求,逐步解決社區活動用房問題,力爭2012年底達到每個社區具備500平方米活動用房、100平方米室外活動場所的標準。
4、完善工作機制。逐步規范社區設置,進一步健全社區黨組織,完善各項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力爭到2012年底前實現全縣80%以上的社區成為文明和諧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