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救助貧困母親情況匯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4年“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項目在我縣實施,得到了省、州領導的關心和支持。在縣委、縣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下,積極探索新形勢下人口與計生工作的新途經,發揮群眾組織的優勢,依靠社會的力量,緊緊圍繞“三結合、五關愛”這個主題,認真實施“幸福工程”幫助貧困母親和計生幫扶戶脫貧致富,結合我縣的實際,現將我縣目前為止開展“幸福工程”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確保工作落到實處
組織召開專題會研究幸福工程項目工作,成立了“縣幸福工程領導小組”和“縣幸福工程項目辦公室”。對項目實施點進行了實地考察,對項目實施作出具體安排部署,并就工作要求、工作任務對鄉(鎮)、村干部進行了具體的部署安排。
二、深入了解、詳細調查,努力做好各項工作
為更好的開展幸福工程項目工作,保障項目順利進行,嚴格執行“幸福工程”救助工作的有關政策和規定。按照“小額資助、直接到人、滾動發展、良性循環”的模式,認真組織實施救助活動,加強資金管理,采取資金直接發放到人的方法,保證專款專用,搞好跟蹤服務。安排計生協干部下村對各計生家庭貧困母親進行了詳細的調查、摸底。重點調查被救助人的生產項目、生產能力、償還能力、守誠信度、擔保代償能力等內容。掌握了詳細資料,為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資金發放后,定期組織人員跟蹤服務指導,縣、鄉、村真正形成了齊抓共管、嚴格管理、優質服務的良好格局。為了擴大“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的影響力,加強了宣傳報道力度,聯系了晨報及縣電視臺民生頻道,做了多期的專題報道,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三、項目點的基本情況
“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項目點——亮兵鎮,位于縣北部,距縣城15公里。南北長30公里,東西寬18公里,幅員面積331.7平方公里。鎮轄13個行政村,30個自然屯。總人口8877,耕地面積2854公頃。主要優勢產業馬鈴薯生產及加工,食用菌生產,曬煙和畜牧業發展。全鎮農村計劃生育家庭435戶,其中貧困家庭153戶。
四、明確工作目標
幸福工程項目在我縣運周期為三年,項目資金由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撥付共計30萬元,其中28萬元用于治窮資金,2萬元用于治愚、治病資金。
2014年為亮兵鎮楓棲村、新城村、會財村的35位貧困母親發放了28萬元治窮救助金,幫助她們發展養豬、曬煙、馬鈴薯種植等項目,使109人受益,年人均純收入達到3600元左右,并于年末回收了全部的救助款。
今年又為亮兵鎮4個村的44位貧困母親發放了28萬元治窮救助金,用于馬鈴薯種植、養殖等項目,在實施項目的過程中村,計劃發展家庭經濟,致富興業。但沒有足夠的資金,致富愿望一直難以實現。了解到他們的困境,幫助他們申請了“幸福工程”資助金5000元,并為其聯系種植,幫助她與馬鈴薯加工廠簽訂合同,產出的馬鈴薯加工廠全部回收,減輕了種植戶的后顧之憂。
為了確保幸福工程取得實效,協調縣農業局及鎮農技推廣站的專業技術人員定期為貧困母親進行勞動技能、農業技術等培訓,兩年來舉辦培訓班4期,使近300人次受益。為參訓人員發放了100份《農業知識手冊》,同時還免費發放了價值2000元的農藥。充分利用縣計劃生育服務陣地,對“幸福工程項目點”亮兵鎮貧困母親及家屬做了健康檢查。檢查項目主要有肝、膽、脾、腎彩超、血常規、尿常規、婦科常見病等,并為貧困母親免費發放了治療藥物,累計免費金額達到2萬余元。
通過兩年來項目的實施,使亮兵鎮的部分貧困母親得到有效的幫助,走上了脫貧致富的路子。用事實使人們看到實行計劃生育的好處,引導人們的觀念向著自覺自愿實行計劃生育的方向轉變,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