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土所干部年度述職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年以來,在市局、分局和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全會精神,嚴格執行國家、省、市關于國土資源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緊緊圍繞保護資源與保障發展并重,盡職盡責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現將我在這一年的學習、工作和廉政建設情況,述職、述廉如下:
一、加強學習,努力提高全所人員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
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理論文章,學習了文章,緊密聯系自身的工作和思想實際,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風,做到警鐘長鳴,筑牢拒腐防線,切實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認真組織學習有關國土資源方面的業務知識,努力做到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同步提高。認真學習了國土資源鄉鎮管理和法律知識教育培訓活動的教材,積極參加市局組織的各項培訓,切實提高工作業務水平。
二、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完成各項工作
(一)利用多種形式,認真開展國土資源宣傳教育活動。
充分發揮法制宣傳教育對于推動國土資源管理系統依法行政、構建國土資源管理新機制、提高資源對經濟社會的保障能力、服務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作用,結合本地實際,緊緊圍繞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中心工作,認真開展了國土資源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以“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災減災日、“6.25”全國土地日為契機,和鎮政府辦公室、司法、綜治、民調等部門密切配合,加大宣傳力度,懸掛橫幅,發放宣傳材料,開展專題咨詢活動。緊緊圍繞“五五”普法規劃,把《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作為普法的重點,堅持廣泛深入地宣傳,確保了“五五”普法工作的扎實有效推進。
其次,注意把普法宣傳與日常工作結合起來,在土地權屬糾紛調處、國土資源信訪案件的解決、土地執法動態巡查、土地登記預審、土地調查之中,一邊解決處理問題,一邊宣傳法律知識,收到了良好效果。另外,我們還有重點、有區別的加強普法宣傳工作,對于鄉鎮村社干部加強農村集體土地法律知識普及、對中小學師生加強了地質礦產科普知識的講解,對采礦業主加強了礦產資源法的宣傳普及,這種有針對性的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的舉措,受到了群眾的普遍好評。通過進一步開展國土資源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提高了全社會遵守和執行國土資源法律法規的自覺性和資源保護意識,為實現國土資源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轉變營造了良好的法制環境。
(二)建立制度,落實責任,認真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一是認真編制全鎮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明確了年度地質災害防治的主要任務、責任分工和保障措施。在主汛期來臨之前,各村和有關部門對本轄區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地質構造復雜的建筑物、交通線路、水利設施進行一次現場實地檢查,對各隱患點的現狀及發展趨勢作出分析評價,提出具體防范意見和可行的防災減災措施,落實群測群防責任制。
二是成立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由鎮政府鎮長任組長,分管副鎮長、國土所長任副組長,人武部、派出所、水管所、安監站、財政所、民政所、衛生院、電信所、供電所、黨政綜合辦公室、村鎮建設和環境衛生管理所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建立健全“統一管理、職責明確、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三是進一步健全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使之覆蓋到有災害隱患點的每一個行政村。各村均確定了一名地質災害群測群防信息聯絡員,建立健全橫向縱向完備的群測群防體系。對規模大、危害嚴重的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組織實施重點監測,發放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和避險明白卡,明確地質災害防災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確定監測責任人及日常監測措施,落實群測群防責任制。
四是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建立了汛期值班制度、災情險情速報制度、汛前調查制度、汛中巡查制度、汛后復查制度。對全年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做了認真細致的計劃和安排。規定了對轄區內地質災害點的監測情況進行定期不定期巡回檢查。在出現突發性地質災害時,迅速、準確、及時上報有關情況。與相關部門做好協調聯系,為組織搶險救災工作提供準確依據。
五是開展地質災害知識的科普教育,加強對群測群防工作的指導,提高群眾的防災水平和自救能力。重點加強了《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相關專業知識的宣傳普及。利用座談或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認真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公眾的地質災害防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加強耕地保護,確保耕地保有量指標的落實。
為切實維護全鎮農業基礎地位,加強耕地保護工作,今年,對基本農田數據和圖件進行了調整更新,結合第二次農村土地大調查,進一步明確了保護數量和地塊。按照“標準建立健全檔案資料,做好基本農田保護的各項基礎性工作。全鎮耕地保有面積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公頃,保護率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