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技全球化背景下安全教育維度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人類需要共同面對氣候變暖、能源危機、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挑戰,需要共同面對重大疾病、糧食安全、人口變化的挑戰??梢韵胂?,如果沒有全球共同的政治意愿、經濟運作和科技創新,解決以上問題幾乎沒有任何可能。單個國家無法應對的挑戰,只能由全人類共同應對。地球人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需要圍靠在一起,對人類的未來進行共同的思考。正如2011年5月召開的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式上美國財長蓋特納所言:“當前沒有任何一國能夠單獨應對21世紀的挑戰?!比蚩萍己献髡窃诖吮尘跋碌桥R國際舞臺并逐漸走到了舞臺中央。世界看到了面臨的危險,而擺脫險境的一項重大對策就是科技合作,就是科技全球化。它是應對挑戰的利器,它是走出困境的正道。可見,對當代大學進行國家科技安全教育意義重大、刻不容緩。面對科技全球化的大背景,這種教育的維度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進行。
一是認識維度。我們必須清醒地體認到,以國家主權、國家利益、國家尊嚴和國家安全意識為主的國家安全教育并不是一時一事的突擊性活動,也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知識傳授和情況通報,而是一種政治性、戰略性和現實性很強的思想政治教育。國家科技安全教育作為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如此。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具有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提升對大學生進行國家科技安全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筆者曾經看過《環球時報》上一篇題為“中國人缺乏支撐海洋大國的精神品質”的文章,作者坦陳道:“在作為中國國民精英的大學生都不知道毗鄰區、專屬經濟區、大陸架等法律概念為何物,而對中日東海爭端僅僅訴諸非理性的宣泄時,就可以斷定,今日的中國國民尚無法構筑和支撐起一個海洋大國應有的精神品質。”[5]真可謂一語中的。
二是情感維度。側重于對當代大學生進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愛國主義是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感情,是一個國家民族意識和民族覺悟的集中反映。民族精神則是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社會實踐中形成的民族意識、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氣質的總和[5]260。當代大學生作為國家和社會的希望,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既是走向現代化、實現繁榮強盛的過程,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過程。通過這個維度,使大學生明白一個道理:沒有國家科技安全這個基礎,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國家的完全統一將無從談起。
三是知識維度。側重于對當代大學生進行科技安全知識的普及教育,使他們洞悉國家科技安全與國家政治安全、經濟安全、軍事安全、文化安全、生態安全等的密切關系,客觀真實地了解西方國家在維系國家科技安全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嘗試,正視我們同發達國家在科技發展方面的差距,以及我國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的不足;了解保障我國國家科技安全重點努力的方向主要在高技術領域、工業領域和農業領域。我們不僅要通過大力發展高技術,包括航空航天技術、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和新材料技術等,加快我國經濟發展的步伐和競爭力,而且要通過加強重大關鍵技術與裝備的開發與研制,提高我國產業核心競爭能力,保障產業發展的安全,尤其是鋼鐵、煤炭、電力、機械、交通、鐵路、建材、石油石化和化工、輕工、紡織等重點行業的安全。農業一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穩定器,當代大學生對于以農業基因工程、農業生物資源、動植物品種選育及改良、生態環境技術等的研究也是涉及國家科技安全的重要層面應該有清醒的體認。
四是責任維度。這種責任既涉及到大學生的國家科技安全意識和保密意識,又涉及到大學生努力學習精神的養成和創新意識的培育。《保守國家秘密法》和《國家安全法》作為國家意志,當代大學生負有率先遵守的垂范責任。鄧小平曾語重心長地指出:“國家的主權、國家的安全要始終放在第一位,對這一點我們比過去更清楚了?!保?]348尤其是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后,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挫折,陷入低潮。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已經處在兩種社會制度斗爭的最前沿。我們將長期面臨西方某些敵對勢力分化和和平演變的巨大壓力。滲透與反滲透、分裂與反分裂、顛覆與反顛覆的斗爭會長期存在并且異常復雜,正如鄧小平在“南巡”講話中所說:“帝國主義搞和平演變,把希望寄托在我們以后的幾代人身上”[6]380。Google、Twitter、Facebook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地球人的交流與溝通方式,所以,要對大學生進行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教育,進行隱蔽戰線保密工作意識教育和自尊自愛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樹立“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的觀念。正所謂科學技術可以沒有國界,但科學家不能沒有自己的祖國。
五是法律維度。這種維度著重強調的是大學生的學法精神和守法意識教育,引領大學生認真學習和掌握有關國家安全的法律知識,懂得什么是合法、什么是非法,應該怎樣做、不能怎么做,從而把自己的行為建立在自覺維護國家利益的基礎上。當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出國進修深造,我們的教育應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憲法、國家安全法、保密法、刑法、刑事訴訟法、科學技術保密規定、出國留學人員守則等教育。大學生本人對遇到的法律界線不清的問題,也要肯學、勤問、慎行。惟其如此,大學生才能提高守法意識、防范意識、分辨能力,才不會有意無意地做出危害國家科技安全的事來。兩年前,一篇題為《外國間諜偷竊中國軍校教材》的文章披露,近幾年各地頻頻在軍校附近的廢品回收站破獲了間諜案。這些受雇于外國間諜機構的人員,打著“收購廢紙”作遮掩到軍校尋找有價值的信息,其中包括各種軍事教材和內部期刊。這些教材要么詳細介紹中國現役主戰裝備的性能參數、優缺點,要么介紹軍隊戰役戰術,涉密程度都不低;有些內部期刊甚至還能發現中國在研武器的蛛絲馬跡[7]??梢娢鞣綌硨萘骋曋袊恼邚膩砭蜎]有改變,他們利用我國日益開放的政策,企圖對我國進行分化和西化,在此背景下保守國家秘密和維護國家科技安全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世界各國尤其是西方大國普遍重視大學生的國家科技安全教育。近日,一份名為“美國教育改革和國家安全”的報告出爐。總撰稿人美國前教育部長瑪格麗特•斯佩林斯認為,美國教育體制的失敗使國家安全面臨明顯威脅,分別會對在經濟增長與競爭、美國物理安全、知識產權、美國全球意識、美國團結及凝聚力等五個方面造成威脅;其中一項改革建議就是對廣大的小學生和中學生開設維護國家安全類的課程[8]。這更從一個側面凸顯了我國大學生國家科技安全教育的緊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作者:張淑明單位:廣東第二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