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少數民族學生安全教育管理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少數民族學生是內蒙古地區獨立學院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準確把握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特點,并實施有效的安全教育,是關系少數民族大學生健康發展和校園安全穩定的關鍵。針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特點、生活習慣及在安全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結合獨立學院的實際情況,通過實踐探索出諸如正面引導、因材施教和有效預防解決群體性意外事件發生等適宜于在獨立學院推行的新思路新方法。
關鍵詞:獨立學院;少數民族學生;安全教育管理策略
新時期以來,我國高校的數量和規模突飛猛進的發展,進入高校學習的少數民族學生人數逐年遞增,獨立學院也招收了大量的少數民族學生。少數民族學生大多生活在農牧區,受教育不均衡現象影響,部分學生文化基礎較差,有民族性較強的傳統宗教信仰,有易于滋生小團體思想的環境條件,由于在農牧區開展普法教育存在困難,導致部分學生法律意識模糊,甚至出現一些酒后滋事、挑釁他人的情況,這些現象給學院的學生安全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難度。所以對于獨立學院來說,一定要把如何完善少數民族學生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僅要把它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來對待,更是落實民族政策,促進民族團結的重要體現。根據少數民族學生的民族特點,并用有效的方法加以引導、幫扶教育,有針對性地改進學生安全管理模式,進一步踐行高校學生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
1學院少數民族學生特點
內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坐落于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從2008年開始招收本科學生,招生對象是自全國各地的學生,該區蒙古族族學生占比很大,生源來自全區12盟市,外省有河北、山西、寧夏、貴州等。以2018年為例,全院共有在校生9139人,少數民族學生有1219人,(其中蒙古族972人,回族76人,達斡爾族30人、滿族51人)占到全院學生總數的13.33%。截至2019年5月1日,全院共有在校生10234人,少數民族人數為1386人,占全學院學生總數的13.54%。
1.1才能突出,性格耿直
受少數民族地區風俗習慣影響、少數民族學生多才多藝,能歌善舞、愛好球類運動。淳樸好爽,感情表達直接,也導致處理人際關系時應對能力較差,存在人際關系方面的危機。從而有小團體、小圈子的出現。
1.2文化基礎較差,自學能力較弱
少數民族學生生活在本民族的聚居地,跟外界接觸比較少,日常溝通主要使用本民族語言,漢語交流能力比較差。另外高考中國家民族政策對于少數民族學生的照顧,也錄取了部分文化課比較低的學生,在他們進入大學后,無法按教學要求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知識面比較狹窄,語言的障礙也容易使他們排斥學習,甚至會產生厭學的心理。結果導致學習存在很大困難,成績不理想,占全校掛科、重修學生的主體。
1.3民族自尊心強,敏感性較強
受原生態環境、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少數民族學生民族自尊心強和敏感性在民族意識上成為其突出特征。生活學習中,很多少數民族學生有著自己特有的習慣和風俗,對自己的民族習慣、風俗、宗教信仰甚至政治地位等一些問題比較敏感,和漢族學生缺乏充分的溝通,因而融入集體需要一定時間。
1.4貧困生較多
獨立學院教育的成本比較高。學生一年學費加生活費均在2萬元以上,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少數民族學生家庭收入單一,以放牧、農作物收入為主,并且大多數家庭子女眾多,少數民族學生群體中貧困生占了很大比例。
1.5自我管理能力較差
因少數民族學生與漢生在文化課基礎、經濟條件等方面的差距,較易滋生自卑心理。如果不能及時加以調整,就會在思想上有退縮情緒,可能會導致行動上的懶散,長此以往,后果不堪設想。
1.6部分學生紀律性不強
少數民族學生團結、感性、講義氣,但部分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較易感情用事,處理事情缺乏冷靜思考。在一些沖突與事件中輕則違反校規校紀,重則觸犯法律法規,致使事件進一步惡化,給自己、家庭、學校都造成無法逆轉、無法估量的影響。
1.7部分學生集體意識不強,有小團體現象
在少數民族學生中有一部分學生,時常沉浸在自己的小圈子,不積極參加學院班級組織的集體活動,集體觀念較差,在學習和生活方面自控能力也有待提高。此外少數民族學生相互之間交流比較多,沒有語言障礙,生活習慣一樣,很容易形成小團體,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觀念。
2少數民族學生安全問題現狀及安全隱患原因分析
基于以上少數民族學生特點,他們在同一個校園環境里要生活4年,必然有一些矛盾分歧,進而產生安全隱患。
2.1酗酒現象嚴重
少數民族學生絕大部分來自經濟欠發達的邊遠山區,交通不暢,信息不靈,受特定生活環境的影響,酒在少數民族地區是不可缺少的,那么在少數民族酒文化熏陶下長大的少數民族學生喝酒的現象比較普遍。但酒精可以麻痹人的神經系統,對大腦產生影響,喝多了導致學生的行為不受其控制,在酒桌上喝多了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平時性格比較溫和的學生,也會因為喝了酒而與人發生矛盾和糾紛,甚至會打架斗毆,特別是在一些重要的節日中,或者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節點中尤為常見,比如說元旦假日、畢業季等,甚至發生了酒后尋釁滋事打架事件。
2.2群體性事件易發
少數民族的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較團結的,團結一方面是比較好的事情,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有些學生接觸面小,易滋生狹隘團體主義思想,如團體中有一人受到委屈,團體中的其他人都會為其“講義氣”,本來一個學生的小問題,因抱團現象便會演化成較大的群體事件,甚至會上升到與其他民族學生之間的矛盾和糾紛,有時還聚在一起找老師和校領導討要說法,如果處理不當、處理的不及時,也會釀成群體事件。
2.3易引發情緒失控
由于鴻德學院校園周邊環境相對來說比較復雜,鴻德學院離呼和浩特市火車東站、飛機場近,導致校園內會有偷盜現象。少數民族學生有一大部分都是來自牧區和農村,他們中間大多數人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很好,在宿舍,如進出不關門或晚上睡覺不關窗戶,一旦發生電腦、手機、錢包等財物被盜,對其造成較大經濟損失,這時他們的情緒會變得暴躁,極易失控。校內人口密度大,機動車輛較多,有的學生麻痹大意,心理脆弱,容易出現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心理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隱患。
3少數民族學生安全教育管理策略
3.1加大對少數民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抓好民族政策的落實工作,認真分析少數民族學生的特點,少數民族學生的優點還是比較多的,他們內心赤城熱情、想法單純直接、懂得知恩圖報,而且他們還能歌善舞、熱愛運動等。針對少數民族學生的性格特點,找到適合他們的途徑,做好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導他們積極投入學習,培養他們為民族振興努力、為改變家鄉貧困面貌奮進的責任感。加強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也要注重榜樣的力量。如從少數民族學生中選拔并培養一批學生干部,重點加強對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讓他們在少數民族學生中做出榜樣,并以此來引導其他同學不斷進步,并讓少數民族的學生正確認識國家的民族政策。如某學院的學生會主席、副主席均是少數民族學生,發現他們能更好地與少數民族學生交流,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與服務,少數民族學生打架、酗酒現象大量減少,而且少數民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開展得很順利。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在少數民族學生中樹立榜樣之外,同時也要對漢族學生進行民族政策等方面的教育,鴻德學院學生在大學一年級的時候都要學習《民族理論》課程,這樣的課程和教育使得漢族的學生充分認識少數民族是大家庭中的一員,使得漢族學生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能夠在學習和生活中與少數民族學生互尊互助,共同進步。
3.2關心少數民族學生并加強民族文化交流
關心少數民族學生的成長,以民族文化交流等活動增進學生的團結友愛。學院每年要調查了解少數民族學生的情況,包括民族、籍貫及宗教信仰的調查與統計工作,做到對少數民族學生的情況比較清楚和熟悉,每年在新生入學時召開一次少數民族學生見面交流會,在以后不定期召開少數民族學生座談會,及時了解他們的想法和建議,積極引導他們盡快適應新環境,遵紀守法并遵守校紀校規。在民族文化交流方面,為更好地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民風民俗,該校每年撥出一定經費舉辦少數民族的民族歌舞表演和歌舞晚會,學校相關領導參與,效果較好。在這方面其實還可以做得更好,用現在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比如快閃、短視頻拍攝等方式,讓少數民族的學生進行新形勢的表演,并和漢族的學生一起進行民族舞蹈、文化的交流,使得他們更加團結,為學校的安全打下牢固的基礎。此外在針對少數民族學生的飲食服務方面,也要加強對他們的關心,對學校餐廳的服務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讓他們知道并熟悉少數民族學生的飲食特點,該校的清真食堂還需要進一步改進,飯菜的種類還可以再多一些,并嚴格遵循清真食堂的相關標準和要求,盡量滿足不同少數民族學生的需要。另外在安排少數民族學生住宿方面,以往都是按照報到的順序隨機分配宿舍,可以考慮將同一民族學生安排在同一間宿舍,這樣可避免因生活習慣不同而與其他民族學生發生矛盾。
3.3建立健全突發事件處置預案
加強對少數民族學生突發事件的處置預案工作。貫徹“校園安全,預防為主”的方針,在日常教育中,不斷增強對少數民族學生的安全教育,學校可以通過把外校相關工作做得出色的安全處、相關負責人請進來給全院教職工座談或講座,借鑒這方面優秀的學校民族學生的管理方法,也可以組織相關人員去實地考察或者是學習,扎實的了解少數民族的民風民俗,積累更多的對于少數民族學生管理經驗。預防為主的要求,就是要把相關工作做到前面,做到細節之處,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要求同時對少數民族學生交心談心,談心的負責人可以是班主任、輔導員,或者是黨員領導小組的負責人,了解少數民族學生的想法,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針對個別少數民族學生酗酒后容易打架鬧事,學校各部門要密切關注,嚴格管理,學院早就實行了“禁酒令”,對違規學生應該嚴肅處理,對不同民族學生間發生的沖突,學校要制定專門的處置預案,做到反應快速、妥善進行處理,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
3.4針對性開展法治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樹立“人人安全,和諧校園”的新理念,扎實做好工作,不走過場,不流于表面形式,不拘泥教育方式,將安全教育貫穿于少數民族學生大學生涯。為提高民族學生的安全法治意識,每年新生入學除保衛處結合典型案例對每位新生進行消防、交通、治安、防盜、防騙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外,平時在全國大學生中發生的誤入傳銷、溺水、女大學生失蹤、校園貸等相關校園安全的真實案例,可以及時通過《平安校園》簡報向師生宣傳,使得少數民族學生提高防范意識,杜絕類似案件在該院發生;學校還可以請市、區法院進學校現場庭審犯罪嫌疑人或組織學生到法庭參加旁聽,增強法律意識;同時思政老師讓法律進課堂,針對學生的違紀案例具體分析,增強自覺性;選拔優秀的少數民族學生參加學校的護校隊,通過在實際的工作中進行鍛煉來接受教育;對違紀學生進行耐心教育外,仍要堅持原則,對于違法的予以追究,對于違紀的給予其紀律處分;重要時段和重要時期安全處和學生處要開展專項整治夜不歸宿、酗酒、打架和晚歸等不良行為和危險因素。
3.5實現“三統一”管理模式
在管理少數民族學生時,根據他們的特點,該院探索出“三統一”的工作模式,即:思想統一、興趣統一、行為統一。思想統一。現在的學生思想獨立、開放,有很多的老管理辦法在他們的身上沒有效果,只有少數民族學生認為老師的想法和他們的想法之間有共鳴時,他們才會聽取你的建議。所以我們在做少數民族學生工作時,要多從他們的角度出發,在自己與學生之間找到共鳴,達到思想統一。興趣統一。為了與少數民族同學充分溝通,我們要抓住每一個機會,加入這些學生的行列,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跟他們找共同語言,做到興趣統一,才能夠為我們的管理工作降低難度。行為統一。就是要就我們學生管理人員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通俗點講就是讓學生做什么事,首先自己要做到,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要用自己的行為去教育感化少數民族學生,讓這些學生對你產生信任感并愿意聽你的話,這才是最終的目的。
3.6發揮學生黨建在少數民族學生管理中的帶頭作用
學生黨員既是學生中的先進代表,又是學生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少數民族學生的教育和管理中,要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和先鋒作用,讓他們以學生的身份去引導、接觸少數民族學生,會起到很好的引領效果。學生黨員要用自己的行動和工作影響、帶動少數民族同學們共同前進。作為一名中共黨員,不僅要保持自己的先進性,同時,要用先進性來帶動并作為開展工作的基礎,要在自己不斷進取的同時,堅持與同學共勉,互幫互學,共同進步。
4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安全管理工作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該院民族學生安全管理壓力大,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孫光輝.關于新時期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幾點思考[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68-70.
[2]王建輝,李麗輝,白亮,等.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實踐模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5):69-71.
[3]郭園.淺析我國普通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工作[J].現代交際,2014(5):196,195.
[4]張志俊.內地民族學生安全教育與服務管理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16(15):212-213.
[5]劉前貴.對內蒙古少數民族大學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4):108-109.
作者:白曉童 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