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激勵機制下的班級管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通過全面了解學生狀況為激勵機制的建立打下基礎
孔子有云:“因材施教”。在一個小小的班集體里,學生的學習狀況、個體性格、家庭背景、班級人際關系等等差別較大。因此,班主任在進行機制激勵的建立前務必要對班級的整體情況和個體差異做詳盡的調查和了解,分析其中的勾稽關系,避免以損害一部分后進生的利益而保證優等生進步的不平等現象出現。在進行班級摸排了解過程中,一方面可以通過親自觀察或者直接與學生談話的方式進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被了解對象的同學、任課老師甚至家長那里進行溝通,力圖做到全面相近。當然筆者還要特別強調,由于小學生正處于心理健康發展階段,學生較為敏感脆弱,因此在調查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學生的感受,避免出現由于誤會而是學上產生抵觸心理,這樣反而適得其反得不償失。此外,調查方法也要盡量考慮周全,方式柔和,避免傷及學生自尊。筆者建議可以在學生考試成績比較理想的情況下與家長進行溝通;在與同學進行生活上的聊天過程中側面對學生的學習心態以及當下狀況進行了解;也可以在輕松的氛圍中采取一對一心理輔導的方式;等等。
二、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具體激勵方法
(一)目標促進法目標激勵法具體有以下內容:首先,作為班集體而言我們可以和同年級其他班級的成績或者其他活動的名次進行對比,制定追趕目標,在具體過程中培養同學們的集體意識,以班集體為單位共同努力,提高班級學習熱情;其次,針對班里的班干部、課代表等帶頭人,老師要專門找其談話,制定該職位的成績要求和行為準則,要求其以身作則;最后,針對每個個體學生,老師應該根據之前了解的情況分別與之談話,幫助其分析當下的優勢和劣勢,找到其追趕努力的目標同學或者名次,幫助其追趕目標。
(二)榜樣鼓勵法對于班級中表現優秀的同學可以給予適當的嘉獎,進而引發其他學生共鳴,激勵其他學生向其看齊。此外,班主任還可以舉辦分享會,讓班級里的優等生分享其學習或者某一特長的學習心得體會,這樣可以給其他同學提供借鑒和參考。最后,老師也要提醒班中的優等生,要戒驕戒躁,時刻感受來自后面同學的追趕壓力,實現自我激勵。
(三)精神獎勵法研究表明,相比于獎學金等物質獎勵,中小學生對于精神獎勵(榮譽稱號、優等評價、教師鼓勵、同學夸贊等等)更為看重,其激勵效果也更加明顯。筆者通過長期的一線教育和班級管理經驗發現諸如每學期期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勞動、紀律、衛生、思想品德等方面的評價學生會格外重視,私下里會相互比較,一些測評結果相近的同學往往會相互較勁,形成良性競爭循環。此外,對于一些后進生,老師的一句看似不經意的贊許和鼓勵,其激勵作用往往比優等生要明顯和持久很多。由此可見,任課老師和班主任不僅要重視對于精神獎勵的運用,還要針對不同學生群體采取不同方式的激勵手段。
(四)氛圍激推動法正如筆者前文所說,良好的班級氛圍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自律意識,達到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因此,班主任要注重培養良好的學風班風,有條件的還可以建立文化墻或讀書會,通過提升班級文化內涵進而提升同學學習欲望。
三、結語
班級管理是學生管理體系的基本單位,小學班級管理的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和發展培養。當然建立激勵機制要合理把握尺度和方式方法,多方關注學生的思想變化,準確把握小學生動態心理。本文通過探析小學班級管理規律,提出了構建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激勵機制的相關建議,希望我國小學教育質量更上一層樓。
作者:田海英李茂軍單位:湖北竹山張振武小學